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评书单田芳免费完整版,口开金声玉振舌动百年风云

人气:285 ℃/2024-03-31 13:54:22

记“永不消失的电波”著名评书大师单田芳先生

单田芳

一、单田芳出生在书曲世家,一家三代十一位书曲艺人。

单田芳是中国最伟大的说书家,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说书家,拥有海内外“粉丝”十几亿,遍布海峡三地以及东南亚、美国等地,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单田芳的声音。

众多影视明星也都是单田芳的忠实粉丝,都是听着单田芳富有磁性的声音读过了快乐童年、少年、青年……可以说是能听懂中国话的人都或多或少的听过单田芳的声音。

以至于单田芳成了“评书”的代言人。笔者(评书演员王寿成)多次在外联系演出业务时,有的人不明白“评书”的概念,一时不明白评书具体指的是什么,很多人会想到文学的“书评”;但是你只要说出“单田芳”三个字,对方立马恍然大悟,哦,听过听过,单田芳啊,这就是评书!

评书就是单田芳,单田芳就是评书。

单田芳童年

单田芳出生在一个真正的书曲世家,祖籍山东德平人(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北部),其祖父为讨生活往来于京津两地,后招赘到了河北省涞水县杨氏家族,杨氏(单田芳的奶奶)生了三个儿子,老大叫单永生,单田芳的父亲是老二叫单永魁,老三叫单永槐。

为了生活,单永生跟随民间艺人学唱西河大鼓书,人称“八岁红”,八岁就是小有名气的说书神童了,后来到了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可以独当一面了,为了省钱让二弟单永魁(单田芳的父亲)学习弹弦,给大哥伴奏,后来老三单永槐学说了评书(省一个弹弦的人),在天津专说《三侠剑》,称为当时的名家之一。

后来单永魁结识了同样是书曲艺人家庭的女艺人王香桂,结为伉俪。王家是河北竹板书世家,单田芳的外祖父叫王福义,是著名的竹板书艺人,也是第一个把竹板书带到东三省的老艺人。单田芳的伯父、父母亲、三叔和三个舅舅都是当时的著名说书艺人,特别是母亲王香桂,更是誉满京津以及东三省,最后是哈尔滨市曲艺团的业务团长,笔者(评书演员王寿成)当年听已故评书泰斗袁阔成先生说起过单田芳先生的母亲王香桂,对王香桂的说书艺术赞叹有嘉。袁先生说,“当初香桂嫂子说书,两点开书,一点锁门”。为什么锁门,不能再允许进人了,书场都要挤得爆炸了,就那么火。因为袁阔成先生跟单田芳的三叔单永槐是磕头的把兄弟,所以喊单田芳的母亲“香桂嫂子”。王香桂是唐山老艺人刘福轩的徒弟,刘福轩跟王香桂的父亲(单田芳的姥爷)王福义是师兄弟;刘福轩编创了西河大鼓的《东汉演义》一书,现在唐山曲艺团档案室还保留着刘福轩之子刘起先记录整理的西河大鼓《东汉演义》书稿。也是王香桂的拿手书目之一,另外还有《隋唐演义》《大明英烈》《薛家将》《呼家将》等等。单田芳五岁就跟随母亲学会了《隋唐演义》“宫门挂玉带”的片段。单田芳的两个妹妹单临荣、单临玉也都是哈尔滨著名的女鼓书演员。

一家三代十一位书曲艺人。

青年单田芳

二、单田芳曾经的理想是做工程师,不想再说评书。

单田芳是家里的唯一男孩,单永魁、王香桂夫妻一共养育了八个孩子,老大是单田芳,也是唯一的男孩,原名单传忠。下面有七个妹妹,只有三妹、四妹单临荣、单临玉从事了鼓书工作,其他的妹妹并没有学习艺术方面。大妹妹在成都,二妹妹在沈阳,其他五个妹妹都在哈尔滨。

虽然单田芳五岁就跟随母亲学会了《隋唐演义》“宫门挂玉带”的片段书目,但是他确不想再跟父母长辈一样去说书了。有人说,搞书曲这一行的就像吉普赛人一样,居无定所,四海漂流。 是的,单家从京津两地到唐山、山海关,再到东三省,到处搬家。

所以家里长辈也想让单田芳(当时学名叫单传忠)好好的上学读书,以后改换门庭,不在说书了。可是阴差阳错的,单田芳先生还是在上了十几年学之后,都读到了东北理工大学了,还是因为家庭变故,父母离异,而不得不走回了父母的老路,开始了说书生涯,同时也娶了大自己九岁的师姐王全桂为妻,如此算来单爷一共是十二位书曲艺人了。

单田芳夫妻与其妹妹

虽然父母是说书的,全家三代都是说书的,艺人的子女要说书,还得要另外拜师学艺,于是十九岁的单传忠就拜在了五十年代轰动一时的著名说书大家李庆海先生的门下,改艺名单田芳。(庆字的徒弟都是“田”字的。)

1954年拜师,从1955年开始,单田芳先生正式开始了说书生涯。从鞍山的小茶馆开始说家传的《明英烈》,然后是《童林传》(雍正剑侠图),两年的时间在鞍山爆红,成了著名的青年评书演员。后来在老艺人杨田荣的指导下艺业大进,学会了《三侠五义》,又得到了当时的西河泰斗赵玉峰的指点,开始说《隋唐演义》。《隋唐演义》是赵玉峰跟北京流派的评书名家梁殿元学来的。都说单田芳会的书多,并不是自己瞎说的,每部书都有传承和来源的。单田芳一遍说书一遍观摩学习,利用说书之余的时间跑遍了全鞍山市大小二十一家书馆,又学会了《水浒传》、《水浒后传》等传统书,并且演说了《林海雪原》、《平原枪声》、《红岩》、《红色保险箱》包括苏联侦探小说《看不见的战线》等三十多套(部)新评书。

单田芳

三、单田芳的评书:继承传统,开拓创新

说起单田芳,历数先生说过得书目,林林总总,有人说一百一十多部,其实不然,这只是按目录算的,其实单田芳先生很多部书在不同的电台电视台录制过多个版本,这样算来不算现场书馆的现场,只算保留下来的音像资料就多达200多部了。出版各类评书文本上百部,当年没有打字机电脑,可都是先生亲手书写出来的,几千万的文字书稿。

对于单田芳评书系列作品,王寿成认为要分成两大部分来看待,就是“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先说继承传统,单田芳先生自80年代初期开始在各电台录制评书,以《隋唐演义》《明英烈》《童林传》《三侠五义》《白眉大侠》为代表的传统作品,是他继承家学、杨田荣、赵玉峰等前辈的艺术技巧的代表作品。当然了,在讲演传统书目的时候,单田芳先生也进行了很大的改革和创新,老书新说,长书短说,使其更加适应广播的节奏。单田芳的评书紧凑、简介,人物形象突出,语言明快富有感染力。 咱们很多听书的观众都有这个感觉,不管是走路还是逛街,只要耳边“飘”来一句单田芳的录音,立马就会被这种富有磁性的浑厚声音所感染,耳朵立马被“揪”了过去,非要听个爽快不可。笔者就曾多次驻足街头聆听出租车里传出来的单田芳的评书,或者遛弯儿的时候在公园“跟踪”听收音机的老大爷,就为了多听一段单田芳的评书。

单田芳

单田芳的评书“虎头、豹尾”,就是开书的时候极具张力,渲染夸张,让你非听不可;临到结尾,如同豹子尾巴一样短促有力,是人欲罢不能。干脆有力,借用一句单田芳先生评书里常用的语句,那就是“胡萝卜就酒——嘎嘣脆!”记得当年小时候听书,说书先生还是习惯书馆的程式,一上来几句定场诗,“上回书说到……”简短回顾一下前文,才再接着往下说;临到一回书的结尾,总要有句“欲知后事如何,咱们明天再讲。”记得还是从单田芳先生的评书开始,全部去掉了这些个“零碎儿”,后来其他说书先生也跟单先生学的不说这几句话了。可以说对于当今职业说书人和业余爱好者来说,大多数人都是受到过单田芳评书的影响。以至于很多爱好者和观众认为只有像单田芳先生那样的沙哑嗓子才是说书的嗓子,仿学者趋之若鹜。其实单田芳先生早年的嗓子又明又亮的,即使后来嗓子坏了之后,单田芳的嗓子还是极具张力的,单田芳的高音儿是很多人没有的,又宽又厚,各种声部都有,你听单田芳的书男女老少各种声音呢分辨率极高,就证明单田芳的嗓子是一条好嗓子,当然这也是单田芳跟随老艺人会说的运气的科学发声方法。

单田芳 录音

说书首先要学会发声,王寿成以前有专门的论述,这里简单说,就是丹田气鼓荡,腹腔、胸腔、口腔、脑腔共鸣。单单的声带振动会充血嘶哑,要用丹田气冲撞声带,连续说书两个小时,声带不累。同时通过唇舌控制气流来仿学男女老少各种人物的声音,评书里还要有战鼓、响炮、马跑、马嘶、兵器打斗各种声响,都需要利用说书人的嗓子模仿出来,老先生总结为“说书八技”,共分八大类,几十条小类,这不是听录音呢就能掌握的,必须拜师,跟明白老师下苦功学习才能掌握的,还同时得具有一条好嗓子。

单田芳先生就有一条好嗓子,还有几十年的苦功夫。

这才成就了四十年来单田芳连续几百部评书上万集录音录像“永不消失的电波”。

这是说的继承和发展,那么再说创新,以及提高。

一开始听早期的单田芳先生的传统评书,都不觉得单先生是五十年代的老大学生,还是理工科的。因为单田芳的评书语言淳朴、生动,甚至很多大白话和方言、土语。

甚至不如一些只有小学文化的说书人语言华丽。

这就要说到单田芳评书作品的第二部分,就是改编和创作的新评书。那就是以《百年风云》《乱世枭雄》《天京血泪》《民国英烈》等为代表的近代史评书。

那么说起来《隋唐》《薛家将》《大五义》等传统书的技巧,有很多位老艺人在说书技巧上足可以与单田芳并肩,甚至于在某些方面要超越单田芳的。这也是一些老艺人和其拥趸所津津乐道的。但是放眼近代史评书的话,其他人立马被单田芳甩出几条街去了。

这就体现出来单田芳作为一个老大学生的实力,单田芳后来修的是历史专业,对于历史的解读绝对高于任何一个说书人了。同时单田芳一生历尽磨难,尝遍人情冷暖,在数次历史运动中劫后余生,他对于“说头人情方是书”比任何人理解的都透彻。你光知道这句话不行,你得理解透彻!

晚年单田芳

看透人世既为仙啊,单田芳先生绝对是老神仙级别的了。所以他的评书作品大巧若拙。

高手不出手,敌人自伤身啊!

单田芳的评书是一种气功,有一股魔力,好像一瓶毒药,不要尝试,一旦接触,你的灵魂必被他俘虏。

王寿成听书四十年,七岁以前是孙敬修,七岁以后是单田芳,三十三年不辍,永爱单田芳。

单田芳的近代史评书,以及后期改编的很多小说作品,包括《曾国藩》《大唐贵妃》以及《丰泽园与栾蒲包》等等,很多学者、商人、教授都表示听后受益匪浅。这就不仅仅是说书技巧的问题了,这是说书、做人的“格局”问题。

评书还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评书不但是表现技巧(当然这是基础)的问题,还要说书人具有超越观众的智慧和人格,要感染观众要引导观众。

所以,王寿成常说“听书,是最奢侈的生活方式”。 一般人真的听不了书,听不懂书的。热爱上单田芳的人,起码都是具有高尚情操的人,最基本的是一个热血沸腾的人,他才喜欢听单田芳。

单田芳的评书正如他的评书里所说,就是“大碗酒、大块肉”。听多了会醉!会上瘾,会有依赖感,不听单田芳,难受! 跟吃肉一样,不来一段单田芳,不过瘾!

建议很多喜欢听书的朋友,一定要认真听一听单田芳中后期的作品。以《百年风云》《乱世枭雄》《天京血泪》《民国英烈》等为代表的近代史评书。还有部分新小说改编的作品,你会发现另一个高度的单田芳。

王寿成教给你的,一定要会听书!

单田芳的近现代史评书,是评书史上一块里程碑,也是今后评书演员的宝贵财富,单田芳是一座宝矿,留待后来人挖掘。

先生功德圆满,已登极乐,希望评书自有后来人!

搜索更多有关“评书单田芳免费完整版,口开金声玉振舌动百年风云”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