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明代淮安府地图图文:董树华,明清时期淮安山阳

人气:341 ℃/2023-09-28 01:52:14

明天启《淮安府志﹒建制志》对淮安所属各州县乡镇区域作了详细记载。其中:淮安(山阳)县城外有9个集,即:汊河集、涧河集、潭头集、南店集、北店集、杨家庙集、陆家集、黄家集、丹城集。而汊河集为第一大集。

清《乾隆淮安府志》卷5《城池》记载,淮安(山阳)城外六大镇即:平河桥镇、车家桥镇、板闸镇、清江浦镇、汊河镇、河北镇 。

清《光绪淮安府志》对淮安(山阳)城外六大镇排列顺序有变,即:车家桥镇、板闸镇、清江浦镇、平河桥镇、汊河镇、河北镇。

综上,汊(岔)河,明天启年间,列为淮安(山阳)城外第一大集。在清乾隆、光绪年间,淮安(山阳)城外六大镇中,汊(岔)河镇,均列为第五。

一、浔河穿镇而过,有“小南京”称号

汊(岔)河镇,清《光绪淮安府志》记载:“城西南八十里,水路由泾河西诸家沟,陆路由黄家集,古名柘(zhè)塘,水乡也”。 历史上,汊(岔)河境内河道属白马湖水系。主要有浔河、大荡河、往良河、后朱河、四十里河、十里长河等。最大河流为浔河,西连洪泽湖,东接白马湖。清《同治山阳县志》卷3记载,“汊(岔)河本是一条河,即浔河支流。南有柘塘河,北有龙尾小河,合闵家荡,俱东注白马湖。二百步内,河势三分,以此得名”,其名从一开始,就与河流有关,与港汊相连 。

浔河古称“青州涧”,北宋《舆地广记》又称“青州泾”。为唐长庆年间(821—824),发青州、扬州民工开凿青州泾、棠梨泾(今周桥)等水道泄洪灌溉。清《光绪淮安府志》记载:“浔河又称巡河,在山阳县治西南八十里。上接高良涧二河渗水东下,经龙王庙、马篷庄、汊河镇,注入白马湖。河长四十里,阔十一二丈”。

汊(岔)河镇地处山阳、清河、宝应、盱眙四县交界的地方,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镇,古名“柘塘”。相传因白马湖堤塘多柘树而得名,至清代时柘树仍属岔河当地一种物产。清《乾隆淮安府志》曰“柘,桑属”,也就是说,柘树属于桑科类树种。

岔河之所以称为汊河,是因其河道纵横交错,水路四通八达。有10里浔河和10里长河等6条河流在此交汇,而集镇就建在河网交汇点上,成为淮安(山阳)西南乡一个名副其实的水上小镇,形成岔河“三街六市五圈门,两河七桥九寺庙”的繁华景象。

有东滩连接东北乡的太平桥,有东街通往三角城的虹桥,有南街上的姊妹桥和有眺望东南乡的张家桥,有西街奶奶庙附近的奶奶桥,还有街北头连接西北乡的李家桥,再有就是端坐在浔河中段,连接中街与北街的淮安(山阳)第一石桥。沿街青石板路面,两旁青砖黛瓦民居或二层木板房小楼,错落有致,高高的马头墙非常气派。商业繁荣,店铺林立,促进了岔河的文化兴盛,尤以宗教文化十分浓厚,香火十分旺盛。岔河镇上寺庙有:东滩寺庙群共有房屋93间,分别为三元宫、节孝祠、城隍庙、河神庙,北街北庵与福音堂、西街奶奶庙与西庵、东街百子堂、南街火星庵等。建有五道璇门(也有牌坊式),石桥南头也有城门式的建筑,从南向北走上石桥穿过门洞,上面镌刻着“柘塘故里”,一直保留至今。

岔河镇虽僻居于湖河港汊之中,由于风光秀丽,成为宜居的好地方,与南乡车家桥镇和北乡钦工镇之并立。所以明末清初淮安人有俗语云:“一车(桥),二岔(河),三钦工”,这是后来崛起的三大镇。其中岔河河网纵横,人烟稠密,物产丰富,商贾云集,素有“小南京”之称号。在“以船为车、以楫为马”的时代,浔河从古镇穿街而过,是沟通南北、连接东西的重要一处漕运节点,终日里码头热火朝天, 到了清末民初之时,更有着“岔河小南京,不到不死心 ”的美誉。《乾隆山阳县志》记载,岔河在山阳八大乡中,分别属于泰安乡之第12乡至第15乡。以乡领坊,分为一至四坊。第12乡为岔河一坊,额田129顷31亩1分7厘8毫;第13乡为岔河二坊,额田185顷5亩3分8厘5毫;第14乡为岔河三坊,额田115顷25亩5分5厘;第15乡为岔河四坊,额田81顷51亩7分6厘7亳。合计共有良田511顷58亩8分8厘。

二、 柘塘建有城堡,船坞风光优美

在明清诸多版本《淮安府志》或《山阳县志》等地方志书上,“岔”绝大多数写作“汊”,清后期皆作“岔”,柘塘则是别名。故城在其东北十余里,位于往良河与白马湖交汇处。据说是隋炀帝杨广游江都(扬州)时聚粮之地,唐代时造柘塘城,后移治岔河镇,至清乾隆时期城堡“四门依然”。明《天启淮安府志》载有淮安府同知方尚祖一首排律,计138韵,题为《淮郡志古》,其中有: 元王存祀庙,公冶吊荒阡。 城列柘塘坞,碑珍娑罗镌。 伶台谁载酒,丽泽待衔鳣。 水教军容盛,球抛殿曲阗。 西辽曾跸驻,光孝布檀旃。这10句诗说了山阳10处古迹,依次是:楚元王庙在上坂街,公冶长墓在城东,柘塘坞在岔河,娑罗树碑在府衙,刘伶台在古淮河边,丽泽亭在府学泮池水上,水教亭在西门外;梦中水殿中观宫女戏球,山阳蔡绳有抛球曲;西辽城在城东二里,相传唐太宗征辽驻兵于此;光孝禅寺在淮安府署东,正统四年朝廷敕赐藏经、宝鼎。唐王维《荐福寺光师房花药诗序》:“焚香不俟于旃檀,散花奚取于优钵”。“ 城列柘塘坞 ”,就是指在岔河的柘塘坞,由于浔河在汊河镇分为柘塘河、龙尾小河而形成的坞,坞当时主要为运粮的船坞。通常用于船只避风的港湾和停泊停靠的码头。淮安府同知方尚祖,将柘塘坞与娑罗树碑、刘伶台、陆羽茶坡并列为淮安十大古迹之一。山阳城内人丁晏《淮阴说》上云:“仆游于淮久矣,乐其土风,柘塘秔稻之饶,射阳鱼蟹之美。丹台王乔之宅,茶陂陆羽之神”。再次突出柘塘坞与其它几个主要古迹并列。

柘塘历史很悠久,还曾建有土城堡。《乾隆山阳县志》卷4《建置•镇集》:“从泗州至梧桥,有墩阜十余,迤逦往北五里至镇。其西二十里通高良涧、洪泽湖。又一小河,往南通草子河,故名汊河。其大河东去十余里下白马湖。东北十余里,有大墩三,有土城,四门依然,相传唐时所建”。可见岔河早在唐朝曾建有土城堡,周围有四城门。山阳车桥人卢福臻《咏淮纪略》卷下曾有一首《柘塘城》,诗云:“锦帆蔽日下扬州,两岸垂杨帝子舟。空费柘塘储玉食,游踪胡不越邗沟”,就是介绍柘塘土城的美景。 清《乾隆山阳县志》卷4载:“水乡也,稻蟹肥美,居人茂密,有桃源、谷口之意”,卷5也载:“宜于隐居,有桃源谷口之意”。桃源,是与世隔绝的美好地方,说明岔河风景优美,与外界隔绝,是一个适于隐居的好地方。清《乾隆山阳志遗》卷1 也得到印证:“汊河……,有禾亢稻鱼蟹之利。环绕皆水,墟烟相望。山阳诸村落中,惟此地饶有胜趣”。均叙述了岔河河网密布,水陆方便,美丽田园风光和优美环境。

清康熙年间,每到雨季淮河发洪水,由高家堰泄洪直下宝应湖,又倒流进入白马湖,柘塘城深受其害,常遭受湖水淹没,使其走向衰落,并逐渐移治浔河岸边汊河。柘塘城历尽世间兴衰,阅遍天地沧桑,于1942年又遭淮河洪水而坍塌而不复存在。

三、设立征稽巡口,严查往来船只

明清时期,岔河成为四通八达的水路中心地带,各路军务船、商货船、民船,在此往来频繁,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淮安钞关(板闸)监督杜琳向皇帝奏报,淮安关税额多年未能完成,究其原因:一是周家桥闸收税点筑起了拦河坝,河南来淮的商货船不能通过。二是盱眙涧溪进行人为拦截,此处地棍(地痞)、奸牙(奸诈),将由水上来淮安的货船,引诱他们改转为陆运,或使这些货船不能正常通行,而绕道通过岔河境内等处河道走漏逃税。

清乾隆年间,由内务府郎中衔兼任淮安钞关监督董椿(汉军正黄旗人),也为此事呈文给山阳县令,认为周家桥从南方陆路来由蒋坝经过的钱粮,及本地出产豆麦杂粮贩往南方的,均应在周家桥闸口报关纳税。如在本地销售,以补充民食均可不纳税,以体恤民情,为老百姓着想。但是最近访得万家集雷永和等9家商户,岔河镇上十几家牙行(中间商),他们将本地产的豆麦杂粮等,零收积聚起来,偷偷地用船运至仁和集,然后由宝应湖运往南方去。当值秋收季节,正是豆麦杂粮贩运往来高峰,这些牙行乃因离淮安钞关(板闸)距离较远,不遵守清查规则,将应缴的货物关税,企图有意偷漏,混行过坝,使赋税减少,朝廷吃了大亏。要求山阳县立即出示告示,严查万家集、岔河和周家桥闸口偷漏关税行为。

《淮关统志》卷6《令甲》记载:清嘉庆十六年(1811)十月三十日,两江督院百龄上奏说:淮关“税务,全仗北来豆船。而各商由河南等处贩买南来从洪湖行走者,俱应由运河下达淮关纳税。”意思是说,税收全靠从北方来的运豆船,而从河南贩运来去南方,从洪泽湖行走的船,均应由河道总督下达给淮安钞关进行征收纳税。要求朝廷应在此设立征稽巡口,成为板闸钞关的下属机构,专门负责岔河境内缉私稽查和征税点。

两江督院百龄上奏朝廷时还认为,周家桥属山阳县管辖、草泽河归岔河镇,为进入高宝湖必经之路。因考虑各商货船南下贸易需要,虽然此路有盘坝之艰辛,而路程较为近捷。唯有奸牙勾引绕越正关,各商户惟利是图,企图偷逃漏税。应在清河、盱眙县之交界的二山子及山阳县之岔河,设立稽查税口二处,以防止船只绕越税口,偷逃缴税行为。同年十一月十四日,淮安钞关接到皇上朱批后,立即前往察看二处形势,决定于二山子、岔河最冲之处设立征稽巡口,所需房租、经费,均由淮安钞关直接拨付。《淮关统志卷》5《关口》记载,嘉庆十七年(1812)在岔河镇三元宫庙旁,建立官房三间,作为收税点,土地系该庙僧人租给的。五月初九日建成后,当日便举行升旗仪式,旗上写“奉旨淮安关稽巡口”字样。这个稽征巡口的兵丁、劳役住宿、伙食都在庙内。从当年五月十二日开始,派遣家人一名,每日经费饭食银为六分四厘,每班共纹银一两一钱八分六厘;巡役二名,每名每日经费饭银三分二厘,每班共纹银一两一钱八分六厘。外有找补岔河饭食、三元宫香火、升旗、人夫、船费等项,每班仍发色银八两八钱,饭食项目不纳入经费之中,在于以下支出开销。以上所有经费,均由淮安(板闸)钞关予以拔付。

四、岔河水患严重,赈灾贪污案惊动全国

岔河虽然地理位置优越,水陆四通八达,风光美好,宜人宜居。但也有令人十分伤痛心的事,那就是岔河处于淮河下游,是淮河泄洪主要通道之一,因而十年就有九年灾。据《明史》卷87《河渠五•淮河》记载:“万历十九年(1591)九月,淮水溢泗州,高於城壕,城中积水不泄,居民十九淹没,侵及祖陵”。也就是说,淮河水漫过泗州城,水位高过城墙外壕沟,城中积水排不出去,居民十户有九户被淹没,洪水已侵入到明祖陵。明神宗帝派遗张贞观前往勘察,会同总理河道尚书舒应龙与张企程,而请求分黄导淮。在武家墩建闸,泄淮河水由永济河至泾河,下射阳湖入海。又建高良涧及周桥减水石闸,同时泄淮河水,一由岔河入泾河,一由草子湖、宝应湖下子婴沟,再下广洋湖入海。尽管这样,淮河治理仍然效果不大。

据曹镳《淮城信今录》卷6《纪事•毙官之狱》记载:嘉庆十三年(1808),淮安河西一带发生大洪水,岔河正是重灾区。朝廷发放赈银救济灾民时,却发生一起特大贪污救灾款案。山阳知县王伸汉与省里派来查办放赈款的相互勾结、狼狈为奸,胆大妄为,将领到的9万两赈灾银,足足贪污了2万5千两,购住宅3处,还包养2个女人。他恐怕事情败露,便行贿查办大员,10名官员中有9人接受贿赂。唯有淮安府查赈大员李毓昌(山东即墨人,进士,以知县派江苏),亲自深入到岔河等四乡,经过3个多月细心查访,掌握了知县王伸汉与省里派来查办放赈款的贪污罪行。王伸汉心知不妙,偷偷送上四枚金錠,若能为其掩饰事后愿赠白银万两。李毓昌拍案而起、当面训斥道:“你我都是朝廷命官,岂能为一己私利,作伤天害民之事!”王后随即买通李的随从李祥,将李毓昌毒死。此案惊动全国,朝廷处理了两江总督以下一大批涉案官员。李毓昌清正廉洁的行动,为岔河人民赈灾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值得永远纪念。

据程钟《淮雨丛谈》卷10记载,清道光四年(1824)十一月,淮河流域连遭暴雨,导致洪水倾泻而下泛滥成灾,淮安运河以西受害最为惨重。洪泽湖大堤在十三堡周家桥段发生决堤,时任礼部尚书汪廷珍(山阳人)与大臣文孚奉朝廷旨意来淮安督查灾情,并查办江南河道总督张文浩失职。阮钟瑗(山阳人)给汪廷珍写信反映:“堡与山盱六堡同日决。决时,河西受害最惨,岔河、花、黄、邵、范、万诸集,水深丈余,居民溺死无算”。也就是说,十三堡周家桥段与山盱六堡段同日发生决堤,损失惨重,岔河、花集、黄家集、邵集、范集、万集等,水深达一丈多,居民淹死无法计算。后经总核算,这次洪灾运河以西的世美、泰安、人庆三乡,四十多个坊在册住户,合计人口五万多,受灾被洪水冲走达四之一,以一万人计算,逃散者十之七,死亡者十之三。

由于岔河是山阳县西南防汛要地之一。而防汛是属于河道总督署负责的,设立若干区域,称之为“汛”,由派驻官兵防护。《续纂山阳县志》卷9《军政》记载,山阳县下面设有千总(相当于团营级)、把总(相当于连级)分别驻防板闸、河下、南角楼、平桥、黄浦等6个汛。另设有外委(武官),分驻6个副汛,其中一个设在岔河镇,主要职能有战备训练、检查往来货船、参与地方管理以及河道疏浚等。

五、名人读书人隐居岔河

由于岔河风光景色柔和美好,适宜于隐居,山阳城里有许多名人读书人到这里观光或寄住定居。《乾隆山阳县志》叙述了当年从运河东边平桥、泾河和从西边到岔河镇的路径:“水路由泾河西褚家沟,陆路由黄家集”。程鸣凤去岔河是从平桥出发的,他写了一首诗叫《春夜,赴柘塘舟中作》、《山阳诗征续编》卷17记载,有诗云:才舍清淮棹,旋登汶水舟。一帆悬皓月,双桨拨春流。樯影冲飞燕,闲情狎野鸥。谁知篷底客,独卧发清讴。作者星夜乘舟经河下至平桥走汶水河,过白马湖抵岔河。借湖中夜航抒发了自已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也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归隐乡村的愿望和超凡脱俗佃生活态度。程鸣凤,字友篁,号梧轩,嘉庆年间山阳名士,程景乔之子,清嘉庆年间,取得国子监读书资格的监生和候补巡检。著有《梧轩诗稿》。是河下义贞祠裔《淮雨丛谈》作者程钟的祖父。

《乾隆淮安府志》卷30《艺文·历朝诗下》,收有李挺蕃,字升庵,明崇祯5年在学读书的学生。他的诗题为《柘塘述怀》。诗云:“幽居足素愿,自觉市城疏。俯仰此天地,寒温只草庐。园蔬因客剪,酒秫倩人锄。竟日宜匡坐,还观种植书”。又一首云:“结茅成小隐,乐志憩湖滨。鸡犬欢新节,林皋爱早春。昼天长若古,水意澹于人。绿野堪怡悦,悠然脱角巾”。诗中作者描绘了自已隐居岔河,是他向来的愿望,大千世界、一方天地,冷暖起居只有茅草屋,从早到晚仔细观察自已种的植物。诗中还描写岔河的“鸡犬”、“林皋”,这些都类似于桃花源的风光。 在这里已与茅屋结成小隐,书中音乐休息在湖滨。俯仰此般天地,寒温冷热只与草屋为伴,十分乐观。 李挺蕃的弟弟李挺秀旧宅在河下镇湖嘴大街,其七世孙李元庚对昔日所见所闻,认真考辨、核实,广泛收集资料,走访镇上老人,征求乡绅名士意见,著有《河下园亭记》一书,以寄托怀古之幽情。李氏有一定的田产在岔河,故能常在这儿居住。

六、开辟淮宝抗日根据地,建立县政府

1940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提议开辟淮宝抗日根据地。8月,罗炳辉、张劲夫率领新四军和八路军先遣部队在岔河会师,在此成功开辟淮宝抗日根据地。不久,遵照淮南区党委决定,共产党以宝应、淮安、淮阴各一部分地区建立淮宝县,成立淮宝县委,由周爱民任书记,将淮安运河以西的八、九、十3个区划归淮宝县。1940年9月,新四军第五支队、第四支队七团和八路军第五纵六七八团相继挺进运西地区,建立淮宝参议会,由邱同樵为会长,抗日民主政权—淮淮宝泗边区联防办事处,由李斌任主任。1941年7月,将淮宝办事处改称为淮宝县政府。1941年8月,由著名抗日将领、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和邓子恢、张震、吴芝圃等组建骑兵团在淮宝县诞生,这是华中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一支著名的快速主力部队。

民国三年(1914)废除清代的乡坊制,建立乡市制,淮安县设立23个乡市,岔河为柘塘乡。民国十七年(1928)实行保甲制,改并为12个乡市,民国二十二年(1933)建立闾年制,不久改为12个区,岔河为第10区。1950年5月8日,江苏省苏北人民行政公署训令,撤销淮宝县制,原淮安县运河以西地区的岔河、林集、黄集、盐南、盐北5个区仍划归淮安县管辖。1956年7月建立洪泽县,1957年7月,岔河区伟光、管魏两乡划给洪泽县。1958年公社化前夕为岔河乡,同年12月,与仁和乡合并为岔河人民公社。1961年7月,原仁和乡划出,单独为仁和人民公社。 1964年11月16日,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发文批复,岔河与仁和、黄集一并从淮安县划归洪泽县管辖。但由于历史渊源,长期以来一直同淮安人员往来频繁、经济交流密切。

作者近照

董树华:淮安市淮安区政协特邀文史委员、淮安市淮安区文史研究会理事、淮安市淮安区老年科技者协会会员。

编辑:文风

运营:文艺先锋

搜索更多有关“明代淮安府地图图文:董树华,明清时期淮安山阳”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