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创业论文范文

人气:405 ℃/2022-08-28 22:56:25
【导读】 残疾人创业论文范文,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对于残疾人了解较少,不知如何写关于残疾人创业的内容?看看下面的2篇范文,或许有所帮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文章。案例1:残疾人网络创业就业现状、问题及建议[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残疾人网络创...

对于残疾人了解较少,不知如何写关于残疾人创业的内容?看看下面的2篇范文,或许有所帮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文章。

案例1:残疾人网络创业就业现状、问题及建议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残疾人网络创业就业逐渐增多,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国19个省市残疾人网络创业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创业现状、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从政策、就业服务、职业培训等多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以期提升残疾人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残疾人;网络创业就业;创业培训;服务需求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2-0071-03

网络创业是以互联网及其他电子网络通信设备为基础,发现和捕捉新的市场机会,通过提供新的商品或服务以创造价值的过程,它具有虚拟性、创新性、网络企业的快速成长性以及其创业者的年轻化等特征。近些年来,电子商务的普及、创业型经济的发展、就业形势的严峻以及政府政策的鼓励,促使残疾人群体网络创业的观念日益增强,网络创业人数急剧增加,创业带动就业的效果日益明显,成为残疾人创业就业发展的新趋势。

1残疾人网络创业就业的基本状况

2013年7月,中国残联就业服务指导中心组织在全国残联系统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范围内,开展了残疾人网络创业就业的问卷调查,共收到19个省市有效问卷335份,其中个人网店317份,企业网店18份,基本情况分析如下:

11残疾人网络创业的基本背景

被调查的残疾人店主中,男性175人,占578%,女性128人,占422%,平均年龄为34岁;从残疾类型看,肢体残疾有219人,占799%,听力言语残疾有31人,占104%其中听力残疾有27人,占99%,言语残疾有4人,占15%,视力残疾有16人,占58%,智力残疾有3人,占14%,多重残疾有4人,占15%;从学历状况看,大专及以上学历有122人,占387%,高中学历有91人,占289%,初中学历有80人,占254%,小学及以下有22人,占70%,绝大多数店主学历层次偏低;从地域分布看,中东部发达地区所占比重较大,有301人,占952%,西部欠发达地区有16人,占48%。

12残疾人网络创业的运营状况

被调查的残疾人网店的营业额由于地理位置、经营范围、成本的不同体现了较大的差异。被调查者中,有242人,即763%的店主在家中开网店,有184人,即58%的店主有意扩大规模,有154人,即486%的店主用个人储蓄作为网店的启动资金,平均投入资金为12341元,中位数为4000元。网店的平均营业额为8877元,但是中位数为1500元。说明店主的营业收入差距很大,并且有15%的店主46人同时进行实体店的经营。有超过一半的店主154人,519%在开网店的同时有其他收入来源,平均收入为2109元中位数为1300元。

13残疾人网络创业的社会保障状况

被调查者中,有112名参加了各类社会保险,其中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有102人,占322%,居民养老保险有29人,占91%,农村养老保险有38人,占120%,职工医疗保险有89人,占281%,居民医疗保险有41人,占129%,公费医疗有2人,占06%,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有43人,占136%,失业保险有43人,占136%,工伤保险有41人,占129%,生育保险有36人,占114%见图1。

图1网络创业残疾人参保情况

被调查者中,有205人未参加社会保险,不参加社会保险的主要原因有:①不了解有51人,占161%;②嫌参保费用太高有56人,占177%;③店主不知道如何参加社会保险的有15人,占47%;④店主不想参加社会保险的有9人,占28%;⑤店主认为手续太复杂的有8人,占25%;⑥有9人,即28%的店主由于社保不能连续转移而不参加社保,此外有1人,即03%的店主由于其他原因不参加社保。此外,65%206人的店主不了解有关的残疾人创业政策,543%172人的店主没有享受任何优惠政策。

14企业网店的基本情况

企业网店相比个人网店具有更多的交易量平均786笔和更高的月营业额平均55325元以及更多地雇用员工平均83人,其中737%的企业网店雇用了残疾人,说明残疾人企业网店对吸纳残疾人就业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参加社会保险,企业负责人主要认为费用过高556%见图2。

图2残疾人个人网店与企业网店对比情况

2残疾人网络就业创业面临的问题

21政府扶持不足,缺少残疾人网络创业的专项扶持政策目前,各地残联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如残疾人个体开业开办费补贴、残疾人个体业主及其帮工社会保险费补贴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其扶持的主要对象是实体经济,网络创业基本上还未被纳入到创业扶持优惠政策体系中。

在所调查的网络创业人群中,只有112家网店享受到了“社会保险补贴”;有206名被访者表示“不知道”有相应的扶持政策,因此难以得到相应的扶持帮助。此外,有些国家政策落实也不到位,比如中残联多次号召各地开展残疾人网络创业培训,但是培训效果不理想,能掌握网络创业技能的残疾人比例不高。

22残疾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网络营销技能亟待加强

残疾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对于互联网的认识、了解和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管理经营和市场营销能力差,开网店主要还是以个体零售为主,技术含量普遍较低,产品利润不高。调查结果显示,54家的网店月营业额不超过500元,105家507%的网店月营业额不超过1500元,月营业额在5000元以上的网店只有51家。此外,“网站推广难度大”是被访者反映最多的问题之一。

23由于身体条件的限制,物流配送环节存在困难

物流是网站经营的一个重要环节,货物的提取、发送、拣货、验货等工作,对残疾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调研中发现,网络创业的被调查者中,903%以上的是肢体和言语残疾,在接收订单后与物流公司沟通和协调方面存在不小的困难,从而导致发货延迟,甚至无法发货的情况,造成网上顾客给予差评的后果,最终无法正常经营下去。此外,调查结果也显示,60%的残疾人提到了货物运送的困难。24由于资金不足,限制了残疾人网络创业的规模

网络创业的启动资金虽然较少,但进货款项、库存资金、消费者保证金、网店租金和推广保证金等后续资金投入逐步增多,网络创业项目的稳定发展需要足够的周转资金加以保障。残疾人由于收入水平偏低、医疗保健费用高、社会保障不足等多重原因导致家庭负担较重,主要通过向家人或朋友的借贷或投资来维持网店的正常运营,大部分残疾人开设的网店经营规模较小,能够周转的资金有限,不能大批量进货就难以拿到价格低廉的产品,商品没有价格优势,很多网店经营困难。此外,狭窄的融资渠道严重地制约了网络创业项目的持续健康发展。

25由于地区经济条件的差异,残疾人网络创业发展很不平衡残疾人网络创业就业项目的发展程度与当地经济发达程度、政策执行力度、受重视程度和就业观念等因素密切相关,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比如广东、江苏、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由于当地经济发展的优势,也促进了残疾人网络创业的较好发展;而一些偏远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残疾人网络创业还存在一些困难。

3推动残疾人网络创业就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3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残疾人网络创业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中国残联要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税务等部门,对现有就业政策进行充实完善,将现行残疾人实体经济创业就业的扶持政策进一步向网络创业就业领域延伸,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落实税费减免、项目补贴和信贷支持等优惠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政策的覆盖范围,为残疾人网络创业提供公共服务保障。同时,综合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通过多种渠道,加大残疾人就业政策和法规宣传力度。改善残疾人网络创业环境,建立统一、高效、有序的网络创业服务体系。各地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要会同当地人社、财政、税务等部门对残疾人自主网络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利用开办费补贴、税收减免、社会保险费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在资金、场地、技术等方面积极扶持残疾人网络创业。

32进一步加强残疾人网络创业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创业素质,弥补残疾人网络创业的不足各地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要加大残疾人网络创业教育培训,提高网络创业人员素质能力。加大对残疾人网络创业教育培训经费投入,充分利用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加强残疾人网络创业培训方面的课程开发,鼓励有条件的社会培训机构积极参与,采取残联和社会组织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举办各种类型的专业课程培训班,全面提升残疾人在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技术等方面的网络创业专业技能。

33创建残疾人网络创业孵化平台,展示残疾人优秀作品,拓展营销渠道,扩大残疾人网络创业规模由于残疾人身体条件的限制,物流配送环节存在着较大困难。各级政府和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要充分发挥引导和监督的作用,建立残疾人网络创业就业管理平台,为网络创业者提供信息服务、技术支持,在货物的提取、发送、拣货、验货等物流环节提供帮助服务,引导他们拓宽销售渠道,提高网店运营效益。同时,努力营造有利于残疾人网络创业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改变社会对残疾人的观念,充分利用现有电子商务平台孵化助推残疾人网络创业。通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残疾人网络创业的意义和成果,树立典型,分享经验,加强残疾人网络创业的信心,拓展残疾人网络创业产品的销路。

总体来看,网络创业已经成为残疾人融入社会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残疾人网店的经营规模仍然较小,创业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和政策落实还存在一些问题,地域的不平衡也限制了残疾人的创业成功。因此,国家未来需要从政策、资金、培训等多方面入手,帮助残疾人顺利开展网络创业,以提升残疾人的生活品质和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潘洪刚,吴吉义我国网络创业的兴起及发展现状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111.

[2]潘洪刚,吴吉义中国网络创业的发展轨迹及趋势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3.

[3]龚志周网络创业特征实证研究[J].经济视角下,20091.

[4]胡桂兰,梅强,刘建一网络创业团队的绩效研究——以淘宝网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11.

[5]廖兰秋我国网络营销的现状及发展建议[J].商业经济,200911.

[6]张青,曹尉社会资本对个人网络创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1.

[基金项目]由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改项目2012JGYB34、《工作分析》课程建设项目5028023524提供支持。

案例2:试析残疾人就业难的原因及建议

【摘 要】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而残疾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就业是残疾人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符号互动论的角度来分析残疾人就业中的问题,探讨产生问题的原因,由此寻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以下分别从残疾人的儿童时期、成年时期及社会标签三个角度来分析残疾人就业中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从个人、家庭、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残疾人;就业;符号互动

目前,我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残疾人是整个社会中力量相对的薄弱的群体,是被人们称为的弱势群体之一。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让残疾人享有各方面的平等,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社会公平。就业是当今社会大部分人的生存之路,对于残疾人就更为重要。就业不仅是残疾人维持生活的经济来源,更是他们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虽然近些年通过政府和一些有心人士的努力,残疾人的就业境遇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总体来说他们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

符号互动论侧重于人的主观因素,主要研究的是人们相互作用发生的方式、机制和规律,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在符号互动的理论中,符号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人们通过各种符号进行互动,人们可以借助于符号理解他人的行为,也可以借此评估自己的行为及对他人的影响。运用符号互动理论可以分别从残疾人的儿童时期、成年时期及社会标签三个角度来分析残疾人就业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首先,残疾人对自我的认识在其以后的就业中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对自我观念或高或低的认识在残疾人学习、就业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存在即是被感觉,儿童时期所形成的自我观念,产生的自卑,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也是残疾人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在社会学家看来,每个人都要经历社会化的过程才能成为社会人,而社会化是伴随着人的一生的一个过程,是从每个人的儿童时期开始的。符号互动论的早期代表人物库利提出了“镜中我”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初级群体思想,主要集中探讨儿童时期自我观念的形成。库利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于自我有了某种明确的想象――即他有了某种想法――涌现在自己心中,一个人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取决于别人思想的、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而“个人的最早的、最完整的社会生活经验是源于初级群体”,这里所谓的“初级群体”指的是人们亲密无间,有面对面的直接交往与合作的群体。而在儿童时期残疾人身边就存在符合这些特点的初级群体――家庭及学校同伴,也就是说,家庭成员和学校同学对残疾人自我观念的形成有密切的联系。家庭是每个人出生后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成员中父母是最重要的,家庭中父母对儿童的影响是在与之交往互动中进行的。“父母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将自己认可的社会规范、行为规则、价值观念以及知识技能等有意识地通过赋予各种意义的“符号”传递给儿童,儿童则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这些规范、观念和知识技能融入自己的行为结构和认知结构之中。”对于有残疾的孩子大多数的父母会比较怜惜,从而给予更多的保护。许多残疾儿童的父母会对孩子或多或少的隐瞒一些事实,让孩子认同自己父母对于“残疾”这个符号的理解,而往往这种理解会弱化“残疾”这个符号本身的意义,而且这种意义往往与大多数人对于“残疾”的解释并不相同。父母甚至出于对孩子的保护,会让孩子避免与他人接触,这就妨碍了残疾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但也因此,这个时期残疾儿童对于自我的观念与其他孩子没有什么不同,都有着一份骄傲,对自我有一种认同感。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孩子终究要逐渐接触外界,接触父母以外的人和事。据了解,除了一些重残儿童外,父母都会想方设法让孩子上学。

学校里的同学是残疾人在儿童时期除了家庭以外的最为密切的群体。一些残疾儿童进入普通学校,一些进入特殊学校。在普通学校学习的残疾儿童大多是肢体残疾和不太严重的听力、智力残疾,他们不可避免会遭受到其他同学的嘲笑甚至是捉弄,同学们对他们的态度让残疾儿童意识到自己和别人的不一样,他们在同学这面“镜子”中看到的自己是异类的甚至是低人一等的。这显然会使残疾儿童的自我观念与原先在父母那儿产生的出现矛盾,这个时候,残疾儿童会知道大家对“残疾”的理解,在“残疾”这个符号上赋予的意义。但是残疾儿童这样的理解还是有偏差的,再加上小时候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缺失,这会使一些残疾儿童逐渐变得消沉,产生自卑、不如人的自我观念,甚至会产生屈辱感。在特殊学校学习的孩子虽然不会因为残疾被同学嘲笑,却与普通人的交流很少,很难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的能力,而且随着与外界的接触增多,从别人的态度中他们同样会形成与在普通学校学习的残疾儿童相似的自我观念。这种自我观念一旦产生就会伴随他们一生,很难彻底改变。在成年的残疾人身上也很容易见到这种自卑感,在就业的过程中,往往觉得自不如人,人际交往能力欠缺,这和他们儿童时期就形成的自我观念是密切相关的。

其次,如果说儿童时期形成的有所偏差的自我观念对残疾人就业有所影响,那么成年时期不适当的情景定义就是影响残疾人就业的一个直接因素。

虽然自我观念有一定的延续性,但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儿童时期形成的自我观念会随着社会情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而残疾人的情景定义则影响了他们的行为。托马斯的情景定义、情景分析的思想认为,人们相互调试的过程是由情景造成的,是个人或群体对于所处的客观环境的反应。情景定义是在客观环境和行为反应之间,是人们的主观经验因素。“如果人们认定某种情景是真实的,那么这种情景就具有真实的效果。所谓的“情境”可以是态度、价值观、社会关系的状况、制度及习俗等等。”成年时期的残疾人已经经历了成长的过程,也接受了一些既定的社会定义,在儿童时期形成的自我观念会随着时间、经历而有所变化,这时候的情景定义对残疾人就业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在成年残疾人心里认为自己在就业时是受到其他人歧视的,并且认为现在残疾人的就业情况较差。那么不管客观事实是否真是如此,在他们心里已经认定了这个“事实”,他们就会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因此,残疾人的就业要求普遍不高,尽管一些残疾人本身拥有较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他们在择业时还是会不自觉地降低要求;在用人单位提出不公平的条件比如同工不同酬,不承担应该承担的社会保障金等时,大部分残疾人会考虑接受,放弃自己的一些在就业中合法的权益;甚至一些残疾人在找工作时失败了几次后会选择放弃。残疾人成年时期在就业时偏颇的情景定义是促使他们做出让步甚至放弃就业的直接的主观因素,这影响了残疾人的就业质量。第三,残疾人缺少就业机会,较大程度上是由于残疾人被贴上了某种标签,这种标签是社会上人们对残疾人的歧视与偏见造成的。标签理论认为,“某种社会现象之所以成为问题就是因为社会给它贴上了这样的标签,这些问题或行为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社会如何评价和对待它们。”在查阅到的中外文献中,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都曾对残疾人做出过负面、扭曲的理解。由于无知和迷信,人们往往认为残疾是上天对一个人的惩罚,形成了宿命论的残疾人观。而在中国社会中,“残”等同于“废”的观念严重地损害和歪曲了残疾人的形象,并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一部分。残疾人被贴上了“无能”的标签,人们普遍认为,残疾人没有就业的能力,只要保证他们基本的生存就可以了,至于其它的根本没有必要,甚至一些残疾学生被拒绝入学。虽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明确了残疾人的社会价值和合法权益,但是残疾人身上的标签并没有被摘下,人们对于残疾人的观念并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仍有意识、无意识地控制着人们的想法和行为。在普通人心目中残疾人的工作效率低,甚至认为雇佣残疾人会有损企业形象。其实残疾人并非在各方面都不如正常人,也不是每一个残疾人都是无能的,但是社会给残疾人身上贴上了标签,这不仅让人们认为残疾人没有工作的能力,同时也让一些残疾人自己也接受了身上的标签,认为自己没有能力,继而更加重了残疾人就业的困难。

正如上述所言,现今,残疾人就业情况并不理想,以下从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角度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的根本在于残疾人本身。残疾人之所以在就业过程中会遇到困难,与残疾人自身的文化、技术等素质是脱不开关系的。作为残疾人本身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不能忽视自己的长处,要树立信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到社会中;并且自觉地参加一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残疾人在就业过程中是弱势群体,只有掌握了技能,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弥补自身的缺陷,且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当今社会,创新是必不可少的能力。除了传统的就业模式,残疾人还可以寻找另外一些不同的就业途径,比如网上经营模式、网管等一些因科技进步、社会发展而新生的职业。除此之外,在应聘时,残疾人还可以对自己进行印象管理。

“世界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莎士比亚”“社会上每个人都参与了社会互动,这种互动就是演出,它包括自我的表演、感情的表达、信息的发出,也包括周围人对这些动作、符号的理解。在这种表演中,人们都非常关心和试图控制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残疾人是一群特殊的表演者,他们想要在就业中不再居于劣势,就要改变其他人对他们的看法,要为别人制造有利于残疾人就业的“情景定义”,即进行印象管理。在残疾人就业过程中,招聘人员和同事们就是观众,为了实现印象管理,残疾人就要运用一些手段、工具来装点门面。为此,想要就业的残疾人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可以接受一些职业培训,增强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在面对招聘人员时要显得落落大方,彬彬有礼;在工作是刻苦努力,兢兢业业;面对其他人的嘲笑时做到不卑不亢。以此来改变以往“表现出来的自我”即观众眼中的演员的“自我”。残疾人通过印象管理来改变社会大众对残疾人以往一贯的看法,让人们认识到残疾人也有社会价值,从而使他们愿意聘请残疾人,增加残疾人的就业机会。

第二,家庭也是影响残疾人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残疾人最初的自我观念的形成是在家庭中。家庭是残疾儿童早期社会化的主要场所,而父母作为家庭的主要成员之一,又是残疾儿童的主要抚养者,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亲密无间的,父母平时的谈吐、举止和行为对孩子有相当大的影响,人在儿童时期可以说是完全依赖于父母。残疾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互动,父母对他们的态度、看法是残疾儿童最初自我观念的主要来源,想要残疾儿童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他们的父母尤为重要。父母对残疾儿童的过度保护使他们对自我的认识有所偏差。其实,让身患残疾的孩子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就应该以平常心来对待他们,让他们多与外界接触,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经常带孩子去外面走走,在他们为自己的“特殊”感到困惑时尽量开导,让他们了解社会普遍对“残疾”的理解,从而能正视自己的残疾,自己的不足。这样即使以后在学校同学或者其他人的“镜子”中得到自我观念,也不会与之前的产生太大的矛盾,这么做可以使残疾儿童不至于产生过于强烈的自卑感或过于贬低自己,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就业中保持一个平稳良好的心态。人对情境的主观解释并非完全是主观的,实际上是他过去社会化成果的反映,在儿童时期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有益于今后残疾人对自己就业时进行符合实际的情景定义,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正确的适当的自我观念不仅能帮助残疾人解决在就业过程中的问题,对残疾人的社会生活、待人处事等方面也是有一定好处的。

另外,来自于家庭的支持对于残疾人是莫大的鼓励,家人应该帮助、鼓励残疾人走出家庭,多与人交流沟通,积极投入社会。由于自身的缺陷或对自己缺乏信心,残疾人对于家庭往往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家人要适时地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在他们遇到困难时,作为家人应该让残疾人明白,家庭会是他们的后盾而不是保护伞,残疾人要靠自己的力量来克服。这能够是残疾人内心更坚强,也同样有利于提高残疾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处理事务的能力,是残疾人在就业过程中更有优势。

第三,在现实社会中,残疾人身上早就被贴上了某种标签,人们有的视残疾人为“废人”,是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有的把残疾人看作是“二等公民”,只能靠社会的施舍和恩赐,现在人们普遍把残疾人视为“弱势群体”,需要社会的扶持和帮助。这些标签都代表着社会上人们对残疾人的态度,不管好听与否,人们对残疾人的观念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仍然存在着偏见与歧视,“弱势群体”本身就是站在优势群体的角度来看残疾人。这些贴在残疾人身上的标签不仅让残疾人在就业时困难重重,而且还阻碍了残疾人的自我发展,使他们安于现状。标签的去除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除了最重要的残疾人自己的素质要提高以让人们改观外。首先,通过大众传媒等渠道消除人们对残疾人的偏见和歧视。大众传媒对舆论的影响是强大的,许多议论的话题来自大众传媒,往往传媒报道什么,人们也就谈论什么。利用大众传媒可以有效地引导舆论,宣传残疾人自立自强、刻苦努力的形象等,有利于改变人们对残疾人一贯的看法,会对如今较困难的残疾人就业情况有一定的帮助。其次,政府要建立明确、权威且可操作性较高的法律制度并落实有效,在法律上明确残疾人的社会价值和权益,让残疾人在就业遇到问题时有法可依。去除这些标签,把残疾人视为普通人,给残疾人创造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让他们在工作时能够得到公平竞争的机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残疾人也有自己的社会价值,只要有机会,有公平的待遇,残疾人愿意也能够自力更生,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另外,政府要加强监管力度,以保证相关法律法规得以真正实施,从而保障残疾人在就业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总之,本文根据残疾人就业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符号互动论的角度,提出一些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来改善残疾人就业的困境,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实现就业,自力更生。

【参考文献】

[1]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修订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12-341.

[2]范妮.我国残疾人就业困境成因及解决路径探析[D].西北大学,2010.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88-90.

[4]潘光莉.社会排斥理论:残疾人就业困境成因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市场,200835:1-4.

[5]张杨,袁茵.试析我国残疾人就业的主要模式[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835:1-2.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