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清华才女嫁到非洲 清华才女不顾阻拦远嫁非洲

人气:427 ℃/2023-11-08 18:42:56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原始部落、治安差、脏乱、贫穷!人们对于非洲大环境的印象往往离不开这些词语。尤其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候非洲各方面的发展远不如当下。

可1996年的时候,有一位清华才女不顾家人劝阻,毅然决然地嫁往了非洲!更令人惊讶的是,25年后这位清华才女回国,昔日同学竟然都认不出她!

这位清华才女当年为何义无反顾地嫁往非洲?在非洲的那些年又发生了什么事,为何连老同学都认不出她了?

不被看好的恋情

“你赶紧跟他断干净了!我是不会同意你们在一起的!”

这个正在大声说话的人是王丽红的父亲。

就在前不久,王丽红一家得知她在学校谈了一个男朋友,二话不说就把王丽红给带回了家!

王丽红的家人都不同意这段恋情,逼迫着她和男朋友分手,什么话都说尽了,但王丽红始终没有答应

王丽红的男朋友到底是什么人?

为什么王丽红的父母那么反对女儿的这段恋情呢?

说起来,这和那年暑假打工还脱不开关系,要是知道现在这个情况,当时,王丽红的父母恐怕说什么也不会同意女儿做小生意的。

考上清华研究生的那一年暑假,王丽红考虑到自己虽然在学习上成绩不错,但是,自己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真的是很弱,就想着利用这段时间锻炼一下自己。

于是,就和父母商量着找个兼职工作,像是补习老师、商场员工等等,都可以试一试。

然而几天后,王丽红觉得找兼职给别人干活,不如自己创业更能锻炼能力。

一番考察之后,王丽红决定在市场上做点小生意,王父王母知道女儿的想法,也十分支持,还拿出了几百块钱给王丽红当启动资金。

说干就干,王丽红考察一番过后顿时打定了主意,决定卖吃的。

考虑到摆摊的地方离家也不是特别近,王丽红就决定一天过来两趟,卖些午饭和晚饭。

一天中午,王丽红像往常一样售卖吃食,几个工人打扮的人就走了过来,这几人中有一个人特别“与众不同”。

王丽红一眼就注意到他,很明显,那个人是一个黑人。

这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王丽红在学校的时候也远远地看到过一个黑人留学生,但是还从来没在学校以外的地方见过呢!

感觉到新奇的王丽红就多看了他几眼,等到他过来买饭的时候,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脱口而出,让王丽红更加好奇,不免就和他聊了几句。

“你普通话说得真好,在中国呆很久了吧?”

面对王丽红的询问,这个黑人也是很耐心、很有礼貌地回答,“谢谢!我也是刚来中国没多久的,只不过以前在老家的时候学过一点。”

王丽红平时就是一个十分活泼善谈的姑娘,和谁都能聊得来。

听到他回话就又顺着问下去了。

在聊天中,王丽红得知他是一个留学生,特别巧的是也是清华的学生,在工地打工只是勤工俭学。

有了这一层联系,二人之间变得熟悉起来,还互通了姓名,王丽红知道了他叫苏玛,老家是乌干达的。

后来,苏玛就经常来王丽红这边买饭,一来二去的就成了好朋友,苏玛觉得王丽红是一个很活泼的女孩,而王丽红也觉得苏玛是一个幽默风趣的人,常常逗自己笑。

等到暑假快结束的时候,彼此还约定开学以后再见面。

开学之后,二人都投入到了繁忙的学习中,但因为之前的缘故,二人经常约着去图书馆学习,相处之间,苏玛对于王丽红特别的照顾。

一天晚上,在从图书馆回去的路上,苏玛犹豫了很久,然后对王丽红说喜欢她,希望王丽红能够考虑一下自己,做自己的女朋友。

面对这样突然地、并不浪漫的告白,王丽红明显是愣住了,也忘记给出什么回应,急匆匆地走了。

这一晚上王丽红并没有睡好,脑子里一直在想着苏玛。

和苏玛成为朋友的这些日子里,王丽红觉得他是一个非常勤奋、有礼貌、待人接物都很有君子之风的人。

第二天,苏玛照常来找王丽红,而王丽红经过一晚上的思索,见到苏玛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答应你了!”

就这样,二人确定了恋爱关系。

因为身份的缘故,王丽红和苏玛走在一起的时候就非常引人注意,等到二人确定关系后,平常的行为举止变得更加亲密,也就更让人关注。

许多同学都议论纷纷,很大一部分人觉得他们之间根本就没有结果。

面对这样的猜测,王丽红和苏玛二人没有理会,反而感情日益加深。

好景不长,一次王丽红的哥哥顺道来学校看望王丽红,就听到自家妹妹和一个黑人谈恋爱的消息,当即就告诉了父母。

王丽红的爸妈知道后就立刻把王丽红给带了回来,才有了开头的一幕。

艰难的相爱之路

父母一听说自己的男朋友是来自非洲的黑人,立刻表示不同意。

无论王丽红怎么说,父母都铁了心的要让二人分开。

但面对女儿的坚持,王丽红的父亲再也忍不住了,一下子就爆发了,对着王丽红说了一番狠话,告诉她,如果不赶紧分手,就把她送到国外去!

在父亲的“威胁”下,王丽红仍旧没有“屈服”!

最后,王丽红的父亲一狠心,就把她给关到了房间里,然后就开始为王丽红准备留学的事宜。

而被关起来的王丽红内心也十分煎熬,在亲情和爱情之间,她一个都不想放弃,但是面对这个两难的境地,王丽红一时间也没了主意。

王丽红开始绝食******,她想用行动向父母表明自己对于爱情的坚定。

看到女儿这个样子,王丽红的母亲难过地流下了眼泪,而王丽红的父亲则是非常坚定,一点也不理会王丽红。

这也难怪王丽红的父母如此“不近人情”,毕竟婚姻大事关乎一个人的一辈子,万一嫁得不好,后半生可就毁了。

老一辈的人大多都是这样想的。

更何况在当时那个年代,非洲情况的确不好,在很多人的认知中,一直是一个贫穷的地方!

王家在北京虽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家庭,但是王父王母都有着稳定的工作,自家的孩子一直没吃过什么苦。

王丽红又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上面还有一个哥哥。

王丽红从一出生,王家的三人对她就是疼爱有加,要什么给什么。

而王丽红自小也争气,成绩优异,后来更是考上了清华大学,临近毕业的时候也取得了本校的研究生资格,可以说王丽红的未来不可限量!

在王父王母的眼中,自家女儿长得好看,性格也好,家世也不是多差的,更别说还是清华的研究生。

这将来嫁人,怎么着也得找个“门当户对”的吧!

什么黑人留学生,一听是非洲来的就感觉不合适,更别说将来要是真在一起了,女儿还不得跟他回非洲去啊!

那可有几千公里远呢?

带时候天涯相隔,说不定两三年都见不到一面,万一女儿在那边有什么事,都没人给她撑腰。

一想到这些王丽红的父母就坚决不同意二人在一起!

不管王丽红是如何“反抗”,王父还是办好了出国留学的手续。

在王父的安排下,王丽红踏上了去往日本的飞机。

王丽红这几天还想着去找苏玛呢,但是家里人看得太紧了,一点机会都没有,就这样一路“护送”,被送到了日本。

到达日本后的王丽红心灰意冷,以为她和苏玛之间肯定结束了,但是没想到有一天她居然在日本见到了苏玛。

原来当初王丽红被带回去之后,苏玛一直在打听她的消息,后来听说了王丽红的家人来给她办留学手续,很是着急,一直想亲自问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但是苏玛一直联系不上王丽红,后来还是向王丽红的好友打听才勉强得到一点消息,几经周折,苏玛来到了日本,四处寻找王丽红的下落,终于让他给找到了。

面对这样的苏玛,王丽红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

1993年,王丽红和苏玛结婚,不久后二人的第一个孩子诞生。

王丽红的父母面对女儿的选择,虽然不愿意接受,但“木已成舟”,又看到平日里苏玛对女儿的“爱意”,也只好承认苏玛这个非洲女婿。

1996年的时候,王丽红跟随苏玛回到了非洲乌干达。

虽然对于非洲的生活,王丽红的心里也有所准备,但还是有些不适应。

鲁扬子中学的创建

非洲是一个和中国完全不一样的国家,无论是语言、生活习惯还是社会习俗完全就是两个样子。

就拿最简单的日常生活举例,在非洲吃饭是不用筷子或者勺子一类的工具的,还是用手直接吃,这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恐怕都难以接受。

还有卫生问题,当地很多人都习惯与随地解决,而且女人在非洲上厕所是一个大问题,很多人都是晚上上厕所都是需要结伴而行的。

而且,乌干达还是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很多生活设施都不完备,无论是商店还是医院离家都比较远,十分的不方便。

不过好在有苏玛的陪伴和关心,这些问题在王丽红看来也不是那么不能忍受,等时间一长也就适应了。

不过最让王丽红感到难受的是,在非洲女性存在的意义似乎就是为了生育。

可是王丽红不是这样想的啊,她再怎么说也是清华的研究生。

清华,那是多少人想进都进不去的地方,更何况王丽红还是研究生,这足以说明她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

拥有才学的王丽红自然不甘被困在家中,当所谓“相夫教子”的好妻子,她想要有一番自己的事业。

原本王丽红只是想出去干一份事业,可是一件事的发生改变了她的想法,而那件事也是她心中无法抹去的痛。

她的小儿子得了疟疾之后,因为就医不及时,最终没能抢救过来!

王丽红在小儿子离世之后,内心悲痛、精神恍惚,整日里责怪自己没能照顾好孩子。

还是苏玛在一旁一直陪着她,才渐渐走出来。

可这之后,王丽红就在想,如果乌干达的经济发展起来,社会变得更加富裕,就不会连去一个医院都要跑那么远,那么自己的儿子就能够治好。

可是,国家经济发展不是王丽红一个人能够办到的,但经济发展需要人才,而当地就十分缺乏人才!

非洲为什么会怎么贫穷与落后呢?

归根到底还是教育的问题、人才的问题!

缺乏知识和人才的非洲又怎么会发展起来呢?

对啊,有人才国家又怎么会落后呢?

王丽红认为自己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可能帮不到多大的忙,但是人才培养上却可以出出力。

于是,王丽红有了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她想在非洲办一所学校!

可是一所学校又哪是这么好办的啊!

学校教室、课程安排、任课老师……这一切都要王丽红亲自来操办,从无到有,并不容易。

而且当地很多家庭还不愿意送孩子来上学,他们有很多人都觉得,孩子上学既浪费钱,家里损失了一个“劳动力”。

好在苏玛一直支持着王丽红,帮着王丽红找教学楼、出资购买,还陪着她一家一家去沟通联系。

2010年,一所名为“鲁扬子中学”的学校在乌干达地区创办了起来,这是当地唯一一所拥有汉语师资力量的学校。

该校以“知识点亮人生”为办学理念,非常注重教学质量。

在这所学校里,不仅仅只是教授非洲当地学生学习知识,还把汉语学习当作一大特色课程。

学校聘请了专业的教师来教授汉语,还有一些我国的志愿者也来到了非洲任教,教当地的学生学习汉语。

短短几年时间,王丽红创办的这所学校就在当地出了名,培养了不少人才,很多家长都愿意把孩子送到学校来学习。

后来,王丽红因为学校对外交流的问题,回了一趟国,有几个跟她要好的清华同学,知道了她回国的消息后,就组了一个同学聚会,让王丽红来参加。

同学聚会当天,王丽红因为一些事耽搁了,最后到的,当时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在,他们看到王丽红的一瞬间就感觉她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很多人都说快认不出她了。

是啊,不仅是环境不同带来的差异,更因为多年的操劳,年华的逝去,王丽红又怎么会和从前一样呢?

在聚会上,一个从前的好朋友看着王丽红的样子,不忍问了一句“丽红,现在你后悔当年去非洲吗?”

面对好友的询问,王丽红淡淡的笑了,非常认真地告诉好友

“从不后悔!这么多年,虽然哭过累过,但是苏玛一直对我很好。你别看我现在脸上有些疲惫,但是我很开心,我找到了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另一条路。”

清华才女,在当时那个年代,放在国内,也是有很多企业抢着要的人才,王丽红的未来明明是可以更加一帆风顺的。

但是,她却选择了为爱远赴非洲,经历丧子之痛后,重新振作,并且创办学校培养人才,提升当地的教育水平。

同时宣传中华民族文化,让很多人都对中国的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促进了两国之间的亲密友谊。

她用另一个方式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抱负和理想,凭借不懈的努力打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

结语

人生的道路有千千万万条,纵横交错,每一次选择都关乎着自己未来的命运。

王丽红在大好年华选择嫁人、为爱你远赴非洲,这种勇气不是谁都有的。

当然对于王丽红的这种选择,有人赞扬其勇气,有人指责其自私。

虽然对于王丽红不顾父母感受执意和苏玛在一起,的确有些不对。

但是好在王丽红的选择没有错,她找到了一个真心爱自己的人,而王丽红的父母也接受了女儿的选择。

并且,王丽红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中华文化的传播作出了贡献,也推动了两国之间的友好相处!

王丽红自始至终就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

对此,你有什么想法呢?

搜索更多有关“清华才女嫁到非洲 清华才女不顾阻拦远嫁非洲”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