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护理:危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

人气:204 ℃/2024-02-10 22:09:29

随着对肠道功能认识的深入,危重症患者肠粘膜屏障功能的损害所致的危害越来越引发临床关注。

在严重创伤、感染、休克等应激状况下,肠道屏障功能受损,肠道细菌移位,严重者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从而影响患者预后。

肠内营养在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同时,还可刺激肠黏膜细胞再生,改善肠粘膜屏障功能,防止细菌移位的发生,逐渐成为目前临床上营养支持的首选方式。

1、喂养时机的选择

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应尽可能早的开始肠内营养,当病情严重,消化功能差时可联合应用肠外营养。

随着消化道耐受性改善,逐渐增加肠内营养的投放量,同时逐步减少肠外营养用量,循序渐进,直至达到目标需要量。

2、喂养途径的选择

病情较轻经胃喂养推荐肠内营养支持方式;

病情较重的患者,应选择幽门后小肠喂养途径。

3、投给剂量和制剂选择

有研究表明,肠通道通透性增加及其他营养不良结果往往发生在摄入量少于50%的目标需要量患者,同时,当肠内营养供给量达到目标需要量的60%时,才能有效的维持肠道通透性,防止肠源性感染的发生;

最近的综合分析显示,短肽配方较标准配方相比,可明显改善氮的吸收,提高内脏蛋白质水平,增加体重,同时减少患者的排便次数及粪便产生量,有助于日常护理及患者预后。

4、特殊营养物质的应用

谷氨酰胺:在肠内营养中额外添加谷氨酰胺可提高危重症患者血浆谷氨酰胺水平,改善肠粘膜屏障功能,还可通过增加免疫细胞内ATP含量、促进热休克蛋白产生等途径提高机体免疫球蛋白水平及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

益生菌:益生菌可以调整肠道菌群,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减少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的移位,减少感染的发生;可用于调节免疫反应,治疗食物过敏及炎性肠病等。早期肠内营养添加益生菌对降低炎症反应和内毒素水平有帮助,有利于控制感染、加快创面愈合。

5、肠内营养应用的安全性

对危重症患者来说,胃肠道功能障碍、不耐受或者潜在的并发症是制约早期肠内营养的主要问题。

因此,如何改善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成为提高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疗效的重要措施之一。

1、胃动力障碍、胃残余量高的患者可应用促胃肠动力药物,常用药物有甲氧氯普胺、红霉素、西沙比利等,同时一些具有胃肠道调节功能的肠内营养制剂如谷氨酰胺、益生菌、短肽、膳食纤维等被证明对改善胃肠功能有益。

2、反流、误吸与吸入性肺炎是制约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实施的重要原因之一,应对措施有改变喂养方式,如采用经幽门后途径、空肠喂养或PEG方式进行喂养可显著减少上述不良反应的发生。

再行肠内营养时还需注意营养液的温度、速度、患者的卧位等因素,为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营养液的温度应接近人体体温,遵循由少到多、由慢到快的补充方式,同时最好将患者的床头抬高30度~40度。

3、按照肠内营养操作规范、注意配置过程中的无菌化、同时采用输注泵持续均匀的输注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耐受性。

4、控制血糖(8.0~10.0 mmol/L或以下)不但有助于改善危重症患者的预后,还可提高患者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性。

5、多数危重症患者早期难以通过肠内营养达到目标需要量,而ICU期间热量及氮量的负平衡不利于患者的预后。

研究表明:当肠内营养量低于目标需要量的25%,血源性感染的发生率将明显增加,肠内营养在达到60%的目标热量以上才能有效的缓解应激反应。

​围术期医学论坛(zhwsyxlt)

搜索更多有关“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护理:危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