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教育>正文

云南大学信息学院怎样,想学计算机省外优秀高校去不了

人气:245 ℃/2024-04-09 18:20:02

云南大学信息学院是在整合原有的计算机科学系、信息与电子科学系和云南大学计算中心的基础上于1998年4月组建成立,2015年12月云南省电子计算中心并入,信息学院成为云南大学规模最大的学院。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200余名,研究生800余名,留学生120余名。学院现有教职工140余人,其中:有教授33人、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副研究员)5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0余人,博士生导师26人,云岭学者1人、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8人,云南省高层次青年人才5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15人,云南省突出贡献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2022年数据,下同)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教书育人,求是务实、博学创新”的办学理念,坚持理工结合,优化专业结构,打造品牌专业。学院由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通信工程系、信息与电子工程系、物联网工程系、智能科学与技术系、实验中心、公共计算机教学部、高性能计算中心、云南省电子计算中心组成。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通信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物联网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5个本科专业;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还拥有电子信息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云南省创新团队,1个云南省发改委工程实验室,1个云南省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1个云南省院士工作站,1个云南省专家工作站,5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昆明市重点实验室、1个校级创新团队,具有较好的科研平台及团队。

多年来,形成了大数据与知识工程、多媒体信息处理与视觉计算、分布式计算与云计算、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生物医学工程与高原病诊断、无线接入网络阐述与器件、边疆无线电频谱检测等特色优势学科方向。近五年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及企业委托项目200余项,科研规模达到6800余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余项,经费2000余万元;省部级项目20余项,横向开发项目120余项,经费3200余万元;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吴文俊人工智能奖、云南省自然科学奖等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出版专著30余部。成果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服务云南地方经济发展和高水平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与华为、腾讯、中兴、西门子、云南天文台、云南移动、中科曙光、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等单位,建立了多个联合实验室及校内外实习基地。依托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等课题,积极推进新工科专业建设和升级改造,建立了信息技术领域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出版教材10余部,建成云南省精品课程和一流课程10余门,获得省级和校级教学成果奖8项。本科和研究生生源质量和就业率名列前茅,优秀毕业生到百度、腾讯、京东、移动、联通等企业工作,升学就读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科研院所,为部队培养了500余名武警国防生,参加“互联网 ”、挑战杯和数学建模等竞赛,获CSP西南赛区冠军、各类奖项70余项。

结合信息学科发展动态,学院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和“数字云南”发展战略,发挥技术和人才优势,建成西部一流、国内先进的信息技术领域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和产学研高地、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中心、信息技术转化推广的桥头堡,为相关学科建设和改革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目前云南大学信息学院共有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1个省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近年新增)。

云南大学信息学院历来高度重视理论基础知识学习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同频共振。一方面,学院通过深化“3 2”新工科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升级改造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传统工科,加快建设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等新工科专业,在注重理论基础教育的同时,强调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学院加强与头部IT企业产学合作,将企业优质的产品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联合培养产学研用的信息化人才。学院与百度、腾讯、华为、大唐、龙芯等IT龙头企业签订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合作协议,与百度联合开办“云南大学-百度松果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实践基地班”、联合共建“云南大学-百度区块链联合课程”,与华为联合共建“华为ICT创新中心”、“华为鸿蒙开发者创新中心”、共同开设“华为云计算、数字通信技术、鲲鹏等企业认证课程培训班”,与大唐共同举办“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5G技术大赛云南省赛”,与腾讯开设“人工智能、大数据卓越工程师班”。(2022年数据)

学院的这些系列举措,将产教融合实践教育做到实处,加大了产教融合实践教育的力度、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与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的契合度,确保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脱节。

2022年6月10日,云南大学信息学院首批“本科生进科研实验室”与“学长制导学计划”启动仪式在信息学院智慧展厅举行。

“本科生进科研实验室”是信息学院为进一步营造良好学风,强化科研育人功能,支持本科学生进入科研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推动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提升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

(云南大学计算机怎么样?好不好?这里给您参考)

“学长制导学计划”是信息学院提升学习风气,打造学习氛围,关心学生成长,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举措。该计划通过充分发挥高年级同学“导学、导创、导管”的积极作用,在学习辅导、科创指导、生涯向导三个方面,给予本科生积极的指导。

本次“本科生进科研实验室”经过实验室意愿征集和本科生书面申请环节共收到 36 份申请书,经过形式审查、双向选择,最终遴选出刘华帅等42名同学组成的16个本科生团队进入实验室。

“学长制导学计划”从2021级硕士研究生中通过材料初筛、面试考察等环节,最终确定刘邝荭等17名同学成为信息学院首批学长,对口到2021级5个本科专业260名同学,将在选课、考研、工作、竞赛等重要节点给予同学指导。学院为保障学长的指导效果,对“学长制”同学在本科教学、学科竞赛、学生管理、团委管理等方面进行专项培训,帮助学长明确职责分工,与班主任、辅导员形成良好联动,发挥积极的学生导学作用。

“本科生进科研实验室”和“学长制导学计划”充分体现了信息学院“以人为本、教书育人,求真务实、博学创新”的办学理念,通过整合学院科研、教学、教师、学生多方面力量,创新学风建设新途径,改革人才培养新模式,采取多种方式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在新一轮“双一流”高校建设中不断提高信息学院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有用之才。

杰出校友:上市企业贝泰妮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郭振宇,上市公司创意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震,云南九机网创始人、董事长陈鸿睿等。

还有卓越工程师培训专业。

更多情况请自行查阅相关资料。

搜索更多有关“云南大学信息学院怎样,想学计算机省外优秀高校去不了”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