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浙江的老牌汽水 老底子风靡的汽水

人气:421 ℃/2024-04-04 10:45:23

SH

如今的小青年大多喜欢喝可乐,但100年前,上海滩年轻人最常喝的汽水并不是“可口可乐”或者“百事可乐”,老底子上海人最爱喝的是正广和橘子汽水和盐汽水。那时侯,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喝一瓶冰镇鲜橘水或盐汽水,咕隆咕隆地两大口,一股清凉从心底向四周慢慢散开,透心凉的,那感觉开心极了。

近日,小编的朋友圈里,被这样一篇内容刷了屏:《100年前最时髦的汽水重现上海,当年申城销量远超可口可乐》,说的是阿拉小辰光最欢喜喫额正广和橘子汽水要“重出江湖”了。

鲜橘水

莱蒙

记忆中,当年有些福利好的工矿企业盛夏往往把鲜橘水、盐汽水和酸梅汤作为劳防用品发给员工,骑着永久、凤凰自行车的爸爸、妈妈们后座装着满满一箱正广和饮料成为下班途中一道不可多得的风景线。回到家中,孩子们一拥而上,父母拿起汽水扳头,利落地一撬,“滋”地一响,瓶里的汽水瞬间冒着一排排气泡,一股袅袅婷婷的白气顺势从瓶口冒出,孩子们拿瓶对嘴就喝,这一刻是孩子们最幸福的时光。

汽水也叫荷兰水

以前,人们把汽水叫做和写做“荷兰水”,但一直没有搞清楚,汽水为什么被叫做“荷兰水”。曾经读过一篇文章,说:荷兰水是荷兰生产的汽水,输入东南亚一带后,被叫做“亚逸勃兰达”,马来语写做air blanda,即“荷兰水”的意思。后来,荷兰水经东南亚传入中国,就被叫做“荷兰水”。也有人说,荷兰水的香味是薄荷,所以被叫做“荷兰水”,这也有点太想当然了。

清吴语小说《海上花列传》第四十三回:“风水先生指点侧首一座洋房,说系外国酒店,可以勾留暂坐。秀姐、云甫听了,相与扶掖前往。维时皓皓秋阳,天气无殊三伏,玉甫本为炎热所致,即进洋房,脱下夹衫,已凉快许多,再吃点荷兰水,自然清爽无事。” 清末出版《沪江商业市景词·荷兰水》:“荷兰冰水最清凉,夏日炎炎竞爱尝。中有柠檬收敛物,涤烦祛秽代琼浆。”

看来,100多年前,有人就以为这种汽水是荷兰的舶来品,所以被叫做“荷兰水”。更早的记录见于1876 年出版的葛元熙《沪游杂记》,说:“夏令有荷兰水,柠檬水,系机器灌水与汽入于瓶中,开时,其塞爆出,慎防弹中面目。随到随饮,可解散暑气”。

正广和,几代上海人的回忆

1864年,英国商人在上海创办了“广和洋行”,18年后,更名为“正广和洋行”,取意“正本清源、广泛流通、和颜悦色”。1892年,正广和汽水厂在虹口提篮桥地区正式落成,以“AQUARIUS”(英译“水瓶座”)命名工厂和产品,寓意用宝贵的瓶子盛装“圣水”。1921年,工厂扩建,迁址至如今的通北路400号。1954年,正广和被上海市地方工业局代管;1966年更名为“上海汽水厂”,实现完全国有化,是名副其实的第一代国货。(此处“国货”二字还有争议,我们稍后说)

正广和汽水自诞生起,在生产汽水的工艺上,采用改进式三重蒸馏装置,设备技术领先、产品品质领先;在营销上,登报打广告、马车车身打广告、汽车车队送货上门等,全部首开行业先河。19世纪30年代,正广和汽水以90%的市场占有率,一统国内汽水市场;国有化之后,正广和汽水仍旧不断创新,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正广和推出的橘子汽水、幸福可乐等,都是当时最流行的饮料。

不过,上世纪80年代末,国内汽水企业陷入困境。

当时,越来越多的国外饮料品牌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进入中国市场,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并购了除正广和之外的国内七大汽水厂,包括北冰洋、武汉二厂等,雪藏了这些国有汽水品牌,再利用这些汽水品牌的渠道输出自己的产品,“跑马圈地”。正广和虽然顶住并购压力、保留了民族企业品牌,却迫于市场压力,不得不暂停汽水生产,而是主动转型,开创了饮用水市场的新天地。

“现在,是正广和汽水回来的时候了。”上海正广和饮用水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朱卫东说,近年来,市场对老字号创新和各种“新国货”“新国潮”好评如潮,国内汽水老品牌纷纷顺势而为。正广和汽水也没有闲着,从颇受上海消费者青睐的盐汽水开始,年年有新品,去年还与咖啡企业合作了“咖啡汽水”快闪店。

这些颇受市场叫座的老字号创新让正广和下定决心,“今年,要做一个‘爆款’,展示一下100年前最时髦的汽水什么样。”

于是,便有了早前刷屏的这篇文章。文章中几度提到“国货”二字,这里,也有阿拉老法师曹伟老师的指正:

其一,谈到本次选择1946年的汽水瓶作为复刻版产品外包装时,报道声称:“那一年,正广和的这款汽水作为第一代国货,远销海外”

其二,在回顾正广和品牌历史时,报道则有如下表述:“1864年,英国商人在上海创办了“广和洋行”,18年后,更名为“正广和洋行”,取意“正本清源、广泛流通、和颜悦色”。……1954年,正广和被上海市地方工业局代管;1966年更名为“上海汽水厂”,实现完全国有化,是名副其实的第一代国货。”但翻阅《申报》等资料可知,迟至1947年,关于正广和公司的新闻当中还在使用“英商正广和”这样的字样,由此可见,1946年正广和还是名副其实的外资品牌,既然如此,“第一代国货”自然无从谈起。

1947年5月22日《申报》上关于英商正广和汽水公司的报道

至于说“1966年更名为“上海汽水厂”,实现完全国有化,是名副其实的第一代国货”,这一表述更显荒腔走板,或许作者希望表达的意思是正广和是新中国诞生之后的第一代国货,然而如此表述不免让人产生“新中国成立之前从来就没有国货”的误解,而这无疑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1930年代正广和汽水广告,瓶身形状很眼熟吧

旧瓶装新汽水

正广和表示,不日将上市复刻版橘子味汽水。瓶身来自上海一位民间汽水瓶收藏者。正广和从一堆老瓶子中选出了1946年版的汽水瓶。不过,复刻的汽水瓶也有一点点改变。比如,针对零售市场,瓶盖换成了拉环式的易拉盖或旋转盖等等。

复刻汽水样品实拍照

同样在复刻中蕴含创新的还有配方。说起来,找到百年前的老配方,是机缘巧合。2013年11月,作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位于通北路上的正广和大楼为了适应城市新规划,平移了38米。在工程实施前的检查工作中,有员工在老实验室的档案室中,找到了橘子汽水的老配方。

正广和比照老配方,调整改良,把部分添加剂替换成橙汁,并且提高了汽水的注气压强。这意味着当消费者拧开瓶盖喝新汽水时,能瞬间获得“杀口感”。

可见,这一次的复刻是“旧瓶装新汽水”。

那些年我们最爱的饮料

鲜橘水、盐汽水、幸福可乐、莱蒙……这些正广和的产品,在老上海人眼中,就是那个年代的爆款产品,看着铺满大街小巷的正广和海报,去弄堂口的小烟纸店买瓶正广和汽水,那是人生的一种奢侈享受。

但不仅仅是正广和,还有很多饮品也是属于老上海人的夏日记忆。

桔子水是小辰光的最爱。桔子水有很多品种的,其中最有名也最受欢迎的当然是红宝。不过,红宝现在已经消失了。当年红宝的利乐砖包装绝对时髦,5毛一包,春游必备。

后来,市面上还有一种叫“粒粒橙”的易拉罐,饮料里有一粒粒的橙子果粒,一边吃一边嚼。那时候粒粒橙和罐装椰奶一起,是餐桌上最好卖的饮料了吧。

酸梅汤也是上海人的最爱啊!酸梅汤的主料是乌梅、山楂、甘草、冰糖,还有放桂花或玫瑰的。清代街巷上出现了不少冷饮摊,竹枝词里吟过小贩沿街卖的酸梅汤:“铜碗声声街里唤,一瓯冰水和梅汤。”酸梅汤一定要冰镇了才好喝,如果妈妈心灵手巧一点,一般都是家里自制的。

还有这款菊花晶。这个味道很多人可能都记不起来了吧?甜滋滋的,但又好清新的,有一股淡淡的杭白菊味道,就像喝下菊花茶一样,既清爽又不会寡淡。买回家,四大勺可以泡一大个玻璃瓶,放在冰箱里,渴了拿出来倒一杯,一口喝下去,色艺色艺!

部分内容来源丨①《汽水曾叫“荷兰水”》一文,作者薛理勇;②《错把洋货当国货——正广和1946复刻版汽水的历史误读》一文,原作者曹伟;③上观新闻《100年前最时髦的汽水重现上海,当年申城销量远超可口可乐》一文

《老底子有个嵩山区》

《老早底额浦东新区 侬还认得伐?》

《老早底额南市区 侬还认得伐?》

《老早底额闸北区 侬还认得伐?》

《老早底额杨浦区 侬还认得伐?》

《老早底额虹口区 侬还认得伐?》

《老早底额黄浦区 侬还认得伐?》

《老早底额普陀区 侬还认得伐?》

《老早底额长宁区 侬还认得伐?》

《老早底额静安区 侬还认得伐?》

添加“看懂上海管理员”时

请注明“看懂上海入群”

搜索更多有关“浙江的老牌汽水 老底子风靡的汽水”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