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人体发热一般在多少度 发热时人体会产生哪些变化

人气:128 ℃/2023-12-16 05:24:05

前面几篇文章谈到了感冒、流行性感冒、肺炎的相关知识,今天以及后面几篇文章来系统谈谈发热的相关知识,本文主要谈论以下几个问题:发热的标准是什么?发热的产生的机制是什么?发热时人体会产生哪些变化?

一、发热的标准是什么:

发热是指中心躯体体温超过体温正常的日波动范围,每个人的体温波动范围有一定差别,所以医学上主要以绝大多数人体温波动范围作为正常参考值,正常成人的平均口腔体温是(36.8±0.4)℃,女性体温较男性略高。

有正常月经周期的女性,排卵期基础体温较平时升高0.6℃,一般持续到月经来潮。老年人由于基础代谢率低,体温一般比青壮年略低。一般直肠体温比口腔体温高0.4℃,口腔体温比腋温高0.5℃。一般全天在清晨最低点和夜晚最高点之间体温有1℃或以上的波动。

发热一般指的是口腔温度≥37.3℃,肛温≥37.6℃,或一天内体温波动≥1.2℃。体温37.3-38℃称为低热;38.1-39℃称为中等发热;39.1-41℃称为高热;体温超过41℃称为超高热。

二、发热的产生的机制:

(一)体温的调节:

正常健康人的体温比较稳定,一般在36.2-37.2摄氏度之间波动,不因地理区域或外界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有所变异。不同人的体温波动范围可有一定差异,但同一个人,其体温的生理节奏性变化基本相同。

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存在着与恒温箱温度调节器类似的调定点,调定点的高低决定体温的水平。机体可以通过控制产热和散热来调节体温。

(二)致热源和发热的机制:

致热源是一类可以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物质的总称,致热源是导致发热最常见的原因。致热源分为外源性致热源和内源性致热源两类:

1. 外源性致热源:

主要包括病毒、细菌及其毒素、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原虫、抗原抗体复合物、尿酸结晶、致热类类固醇、炎症的某些内源性因子、博来霉素等。这类物质由于分子结构复杂,不能透过血脑脊液屏障,所以不能直接进入下丘脑而作用于体温中枢,而是通过宿主细胞产生内源性致热源再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

2. 内源性致热源:

是从宿主细胞内衍生的致热物质,主要包括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

除了致热源外,导致产热过多或散热障碍的因素也可以导致体温升高。导致产热过多的因素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包括甲状腺危象)、剧烈运动、惊厥或癫痫持续状态等;导致散热障碍的因素有广泛皮肤病变、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三)发热时人体功能的变化:

当体内出现感染时,发热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增加,白细胞增多,吞噬作用加强,抗体形成加速,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有利于人体抵抗感染。许多发热性疾病伴有肝急性期蛋白质合成增加,这些蛋白质有助于控制细菌及其毒素,且让病原体在体内生存更困难。

所以低热主要是首先找到病因在针对性的治疗,有时候没必要急于使用退热药物,对于急性发热多是感染所致,所以抗感染治疗才是关键。

但如果是高热,就需要使用一些退热的药物,因为高热对各器官组织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对神经组织损害更明显。高热时容易出现烦躁不安、头晕头痛、失眠等症状。体温上升到40-41℃时可出现幻觉、谵妄,甚至出现昏迷和抽搐,幼儿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兴奋容易扩散更容易发生此类情况。

身体虚弱者或某些感染伴发热时,中枢神经系统可呈现抑制状态,表现为淡漠、嗜睡等。体温超过42.5℃时,就容易出现蛋白质的变性和酶功能失常从而导致脑细胞不可逆的损伤。

且高热对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等多个系统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表现为心率加快、呼吸频率增加、腹胀便秘,出现蛋白尿或管型等。

后面还会谈更多关于发热和其他疾病防治、中药相关知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

搜索更多有关“人体发热一般在多少度 发热时人体会产生哪些变化”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