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山歌怎么唱才押韵快学?乐清山歌的演唱艺术真声演唱基础上优化

人气:495 ℃/2023-12-27 12:33:55

唱山歌是乐清人交流、释放情感的重要方式,是乐清人与生俱来的本领。据当地艺术家说:“老一辈的人或许不识字,但山歌张口就来,他们是听山歌长大的,播种时唱山歌,丰收时唱山歌,高兴时唱山歌,悲伤时唱山歌,哼唱乐清山歌在他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对于如何演唱山歌,如何唱好山歌,乐清山民有他们独到的见解。笔者通过近距离聆听乐清民间音乐家的演唱,研究他们自然舒畅的歌唱状态中所透露出的演唱技巧和润腔手法,从共性中挖掘乐清山歌的演唱个性。

乐清山歌的演唱形式

乐清的山民们能歌善舞,他们用歌声进行交流,抒发内心世界的思想情感。演唱的形式随着生活习惯的不同有所改变,乐清地区环境特殊、风土人情极具特色,出现了多种演唱形式。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实地考察,对收集到的演唱形式进行了解和简单的学习,乐清山歌的演唱场地多在开阔山区或农村自建舞台上,表演形式有独唱和对唱,对唱表演深受乐清人民的喜爱,表演时有的一问一答,有的四问四答,台下观众跟着一起对歌,好不热闹。又衍生出许多演唱形式,例如:重唱、合唱、领唱等,都是在独唱和对唱的基础上对作品加以改编,下面笔者将着重介绍乐清山歌最原始、最基本的两种演唱形式。

独唱

人们把一个人进行演唱的形式称为独唱,乐清山歌常出现歌词形式的问答,不是演唱者的问答,是唱山歌时的自问自答,也就是独唱。独唱能够极为准确的传达个人的思想与情感体验,展现歌者的个人声音特色与演唱技艺,表达出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个性,使人耳目一新。演唱的对象并不确定,有时是与人交谈,有时是自我发泄,以此丰富日常生活。

它具有很强的即兴抒情性,一般包括无伴奏独唱和伴奏独唱,在乐清山歌中以无伴奏独唱最为常见,有伴奏的独奏唱通常在室内进行,是在传统乐清山歌的基础上加以改编的形式。乐清人民淳朴的性格在音乐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不需要华丽的伴奏乐器,乐器越少越好,仅一笛与歌者的主旋律相呼应,穿插一二简单的民族乐器点缀足矣,原原本本地展现出乐清山歌的山野风味。与其他演唱形式相比,独唱最为自由,是一种脱离时间空间的束缚直接抒发自我的表达方式,节奏自由自在,随心所欲。

对唱

对唱可以是一问一答,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轮流或集体对答,旋律较为跌宕起伏,最早是牧童在山野里互相玩耍逗趣,久而久之发展成熟,是目前乐清山歌中最常见的演唱形式,也有俗称“对山歌”。“对山歌”流传于东南沿海丘陵地区,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不同地区的称呼各异,如在浙南地区,有“解歌”、“撞歌”之称,而在福建地区又称为“锁歌”

在乐清地区被称为“抛歌”。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可以随意哼唱,歌谣出歌者没有明确指定应歌者,只要感兴趣的人都可以接歌,人民在劳作时多进行哼唱,如采茶时哼唱“茶诗”,耕作时唱的是“田诗”,逢年过节时称“斗歌”(一般要搭“坐台”“陪台”,或由一文才优秀者作为“坐台”主,由他出题,其他人来“解”题,或自由问答,决出胜负。这种由村里组织的斗歌形式多以成人为主,而观者如海,气氛甚是热闹,是旧时浙南一带农村文艺生活的亮点)。

“童诗”则是儿童之间的玩闹对唱,这种被称为“诗”的歌曲,与古代的“斗诗”密不可分。演唱这些山歌时,通常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一问一答,一问一答常见于七言四句,所以又被唱者称为“四句斗歌”、“四句对答”,而演唱内容与山民们的劳动、生活紧密结合。唱至结束,兴致依旧不减,常会出现礼貌性的结束语“唱过一轮又一轮,口唱山歌唱不尽,该日抛歌到底止,下日来唱再相聚。”,约定下次再一同对唱山歌。

与时俱进的演唱技法

乐清山歌在多次人口迁徙中与多元文化不断融合,形成了富有个性的演唱技法,是一种随意性、自发性的演唱。人们在劳动和生活中流传下来的乐清山歌,受自然环境、生活习俗和方言影响,随着人们审美的不断提高,乐清山歌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在一次又一次的演唱实践中,歌手们的演唱技巧日益精进。单从唱片音频,很难充分体会到他们的歌唱技巧,并且乐清山歌的演唱资料十分有限,最好的方式是身临其境亲自拜访和聆听民间歌手唱歌并向他们学习,才能更好地把握乐清山歌的风格特点。发声、呼吸、共鸣等是声乐演唱的生理机制和技术水平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需要了解的声乐知识,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

以真声、头声为主的声音色彩

乐清山歌多是人们在山间、田间、水乡工作时交流和抒发感情的途径,他们唱的歌,要确保声音能传到对面的山坡上,曲调高亢饱满,旋律起伏跌宕,也造就了各种演唱发声方式的出现。这些不同的声音运用方式,可以恰如其分地表达乐清人的喜怒悲欢和音乐的审美情趣。真声演唱所使用的真声也叫做“大本嗓”,从生理机能上看,声带闭合,形成完全震动,发出的声音具有厚实、质朴的特点,符合乐清人坚韧朴素的特点。乐清山歌是讲要说的话、要表达的意思用旋律串起来,由此可见在演唱时需要保持说话的状态,带动气息冲击声带,保持一个稳定的喉位发声,是最自然且具有个人风格的人声,适用中低声区,没有过高的演唱技巧要求,因此,它最常用于起伏平缓、音域较低的山歌的演唱。

很多乐清老一辈的山歌手依赖自身原本的嗓音条件演唱山歌,许多乐清山民天生就会唱山歌,唱山歌如同吃饭睡觉一样习以为常,他们不会思考如何去唱,只要跟随自己的内心,怎么唱最尽心,怎么唱最开心,怎么唱最舒服,因此乐清许多山歌手使用的还是接近自己原本声音的、传统的真声演唱,也可以理解为用真实的声音演唱,尤其是演唱叙述性的山歌,可以听到带有真实声音的自然优美的音色。当然,要建立在良好的嗓音条件上,人们的音色存在差异,可以非常轻易的分辨山歌的演唱者,真声演唱在表达感情时没有做作的成分,更加真实纯粹。当然,也有一定的限制,使用真声演唱发出声音的音区不够广,没有办法很好的演绎长线条、跨度大的山歌,因此需要在真声演唱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

头声演唱

真声演唱由于运用声带本身进行振动,对演唱的音高存在限制,因此在演唱至高音时,出现了头声演唱。中国大部分山歌运用假声演唱,有意识地控制减小对声带的振动摩擦,运用气息尽量摩擦声带的边缘,使声音更加有空间感,但是单纯使用假声演唱,会出现音量减弱、音色单薄的情况,高音和低音的转化会出现明显痕迹。乐清山歌中经常出现七度和五度的大跳,对演唱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需要从高音区快速切换到低音区,这样的歌曲仅凭单纯的真声演唱或假声演唱无法达到最佳的演唱效果。

笔者在釆风走访期间亲自聆听山歌手演唱,发现乐清山歌手演唱时每一个字的音色都非常扎实,特别是行至高音,声音带有强烈的震动感,相隔很远都可以清晰听到,声音明亮有力,圆润清脆,很有穿透力,神态放松、仪态自然,能够非常轻松地驾驭高音,没有真假音转换的痕迹,音乐线条与讲话声音完美衔接,不会出现夹嗓子、音高不足的情况。

这种头声演唱完美解决了假声演唱中声音不集中的问题,声音清亮但不尖锐,充满歌唱力量。头声演唱时,需要放松脖子,让气息顺利通过,类似于我们正常讲话,在中低声区通常以真声演唱为主,随着音高的上行,逐渐转换为头声演唱,最终到达一种和谐的音响效果,完成高中低音区声音的统一。优秀的山歌手不存在因音区转换而导致音色变化的明显问题,头声和真声相结合的发声技巧广泛被运用在乐清山歌的演唱。

这是一首五声徵调式的乐清儿歌,谱例截取开头的四个小节,一上来就处在较高的音区,要提前做好演唱准备,保持着一种下巴微微收起的状态,这样可以让声音保持一个向上的通道,进入头腔演唱,有助于高音的稳定性,胸腔扩张,保证高音的明亮通透,将歌曲清晰明了地引入,第一小节保持级进进行,需要控制头腔演唱的稳定,不用改变演唱方式,第二小节整体旋律下滑,由“头声”过渡到“真声”,需要协调横膈膜的力量,尽可能放松喉部,达到声音没有痕迹的转换,演唱时的神态自然,保持胸腔微微扩张的状态,声音在松弛的同时具有一定的穿透力。第三、四小节出现了大量的五度跳进,此时更加需要注意“真声”和“头声”的相互转化,调动头部、喉部、胸部、腰部的身体机能,像说话一样演唱,达到更好的演唱效果。

搜索更多有关“山歌怎么唱才押韵快学?乐清山歌的演唱艺术真声演唱基础上优化”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