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教育>正文

写作金句怎么写好?如何写出打动人心的文字

人气:242 ℃/2024-03-25 02:39:06

如果,你面前有两篇文章,一篇是说明文,另一篇是情感文,你更倾向于先看哪一篇?

答案是,大部分人会选择看情感文。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大脑被本能脑和情绪脑控制着。

它们掌管着我们的潜意识和生理系统,我们平时做的大部分决策,主要来源于本能和情绪,而非理智。理智脑虽然高级,但力量弱小。

也就是说,我们更爱读那些有情感流动的、有温度的、有共鸣的文字,这些文字更吸引我们。

如此看来,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是什么样的呢?那就是,除了要有事实,还得有情感。

只说事实,难以引发读者共鸣

说明书都是事实,除非必须用时,否则没几个人喜欢看说明书。

读者更愿意、更期待看到的,是作者的情感和想法。尤其是当作者描述自己的经历时,如果只有做了什么事儿、成功失败的过程,而没有作者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就很难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举个例子,有这样一段简单的景色描写,“夜空中点点星光,清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如果融入作者的情感,可以写成“夜空中点点星光,仿佛是无数微笑的眼睛,温柔地注视着这个世界。清风拂过,带走了一天的疲惫,给心灵带来一丝宁静的抚慰。”相比之下,后者的情感使得描写更加生动、贴近读者。

文字,就像一个人的外衣。人是衣裳,马是鞍。外衣可以形式多样,千变万化,但情感是灵魂。情感赋予文字深度和温度,让读者在外衣背后,读出人情味儿。

朱自清的《背影》之所以经典,是因为里面有很多他的想法和情感。比如,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我还不能料理自己吗?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很喜欢的一本书《写作吧!你值得被看见》,里面有这么一句话:“每个书写者的生命现场都是他一生取之不尽的宝藏,好的作家都很少不从自己的生命出发。文学的温度足以让你御寒。”

所有能引发共鸣的文字,一定是带有作者的情感和想法,否则难以打动读者。

写出情感和想法,增强事实的真实性

人与人之间,相似的经历有很多,不同的是,每个人的情感和想法。

这些情感和想法,才是独一无二的,才能让读者认出与众不同的你。

所以,在写一段经历、一个回忆时,能否写出自己当时的情感和想法,决定了你这段经历的真实性,决定了能否引起读者共鸣。

失败了,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经过努力成功了,你又是怎么想的?遭受挫折侮辱时,你是怎么想的?……

写出这些情感和想法,需要极大的勇气,需要敞开自己,给更多的人看。需要做好思想准备,在能引发很多人共鸣的同时,也有可能引发另外一些人的不屑。

有人喜欢,就意味着有人不喜欢,这很正常,没有一件事情是所有人都喜欢的。

重要的是,我们要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就像《写作吧!你值得被看见》里说的“回到生命现场,拿起笔,就不要畏惧。”

敞开自我、剖析自我,写着写着,你会发现,有不一样的收获。

作家村上春树说过,“我是为了找出自身内部到底有什么信息,才开始写小说的。我觉得写小说,很大一部分就是一种自我疗愈的行为。”

回忆的时候,可以借助一些小物件,比如当时经历中,有什么纪念品、气味、景色、照片等,这些东西可以帮我们回忆起更多感受。

描述情感和想法时,除了直接陈述,还可以用一些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能够增强情感表达的力度。

比如,说“杯中的茶水散发出热气”,将情感融入其中,会变成“杯中的茶水,如同一湾温暖的怀抱,散发出迷人的热气,温暖着身心”。这样的描述,会让读者感受到温度,产生舒服的感觉。

好了,以上我们介绍了写文章时,要适当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才能增强事实的真实性,引发读者共鸣。

文字,是我们情感的投影,是我们与世界分享情感的途径。不要害怕在文字中流露情感,让每个字都充满生命力。让我们一起在写作的道路上,用情感的魔法,打动每一个读者的心灵。

————

我是何心读书会,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及转发,会经常与大家分享写作相关的知识。

何心,写作推广人

左手人间烟火,右手诗与远方。

搜索更多有关“写作金句怎么写好?如何写出打动人心的文字”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