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高三刷题技巧及方法:高三最应该掌握的四种刷题方法

人气:164 ℃/2024-02-11 11:48:21

写在前面:

都说刷题是高三提高成绩的不二法门,但刷题的效果人与人却大相径庭。

题什么时候都要刷,不刷不行,但做题从来不是目的所以胡乱做题绝不是我们想要的,要想刷有所获我们要有章法有策略地科学刷题。

今天介绍的四个刷题方法“重复刷题法”“三色笔法”“秒表刷题法”“逆向重构法”将分别帮大家针对性地解决四个刷题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

01. 题刷了很多却没有收获?

02. 方式众多不知道采用哪种方式刷题?

03. 刷了很多题做题速度还是慢?

04. 题做了不少漏洞却补不起来?

耐心看完,踏实实践,四个问题药到病除。

“刷题”毫无疑问是每个高三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因为“题海战术”四个字虽饱受指责但的确给众多高三学生凭空造出了一个希望,就是:只要刷题我就可以提分。

这话简直是世界上最毒的鸡汤,不知道戕害了多少学生。

提分是个全面的难题,包括但不限于方法、态度、天分、投入、强度、心态等诸多方面,要想系统给出一份提分方案保守估计得10万字,我有心去写大家还没心看呢。

可高三党心急啊,急着要提分啊,面对复杂局面,很多学生干脆放弃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整天翘首以盼的就是一句“听我的!这样做你一定行!”,等来等去,终于等来一句“成绩差?刷题就完事了!”接下来如获至宝一般乐乐呵呵开始刷题去了。

问题是大多数人听完刷题二字竟然傻乎乎地以为“刷”就是方法,别傻了,刷题只是方向,根本不是具体的方法论。结果有的人不知道为啥要刷题就拼命硬刷、有的人则为了刷题而刷题、还有些人完全不带脑子刷题…这些人的共同点都是根本不知道刷题的目的,总是傻乎乎地以为只要做题数量多感动了老天成绩就会自动提高一样。

结果呢?时间花了,题也做了,回头一看,成绩好像并没有什么提升。怪谁呢?怪老天不公平吗?别逗了…怪你脑子不清楚。

道理很简单啊,要是高考真就简单到不管三七二十一一通乱刷就能提高分数,那还要老师干什么?让学生回家刷一年题不就完了吗?所以“刷题就能提分”这话从逻辑上就是讲不通的。不过真实情况倒也的确是高分学霸分享经验都会提到“大量刷题”,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

刷题作为将学过的知识点加以应用的巩固过程的确重要,但刷题也不过只是提分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也就是说想要提分你需要做大量的练习,但从来没人说只要做了大量的练习就一定能够提分。

于是乎,题什么时候都要刷,不刷肯定不行,但关键是你不能一通乱刷而要有节奏有章法有策略地科学刷题。

接下来的四个刷题方法你先认真看明白然后往死里用,真用好了帮你把复习效率提高3倍应该不是问题。

学习经常是反人性的,所以说,比起学习其实你更应该重视复习。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避免遗忘,总是学了又忘掉其实约等于没学。

可是一直学一直忘,明知已经忘了却置之不理然后带着逃避的心态继续硬着头皮学习新东西却是很多人整个高三都没调整过来的状态。

纠其原因还是“喜新厌旧”的人性在作祟,“都学过了为什么还要复习一次?多浪费时间啊!”就是这样,遗忘和喜新厌旧产生了根本的矛盾。

反人性的事情做起来从来都是痛苦的,但我希望看过这篇文章的你不再和身边大多数人一样“猴子掰玉米,捡一个丢一个”,为了能有个更好的成绩,克服人性的安逸才是正确的选择。

毕竟成长就是选择正确的难受。

恰逢写作此文时大家刚进入一轮复习,那就先介绍一个基于“复习为王”的刷题方法“重复刷题法”。

老师常说:“要是你能保证同样的错题在高中只犯一次那你就是顶尖高手”,听起来很简单,但事实一次次证明,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几乎没有。

与此类似的还有另一句话“没必要买那么多参考书,把学校发的这本一轮资料做熟做透你就超过了大多数人。”很多人对这话不以为然,想着“就一本哪里够?不多买几本参考资料都对不起我要逆袭的野心。”结果买了很多资料,要么买了没做要么虽然做了但每道题都只是草草了事,效果反而不好。

考虑到一轮复习时间紧任务重,于是一轮做太多新题最大的坏处就是稀释对重点内容的精力投入,我们常说的把题刷透不仅仅意味着把题做完对个答案改个错,更意味着你在做题之后要对题目呈现出来的知识点、解题思路、解题套路、切入点、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彻底深入的总结和梳理。

换句话讲,经常有人误以为刷题时做题和改错就是全部,其实做题和改错不过是刷题过程中耗时最少的部分,做完题后的反思、总结、梳理、对比需要花费的时间才占大头。

更重要的是很多重点题和难题做一遍其实是完全不够的,你要多次做、反复做才能在重复解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应用知识点的妙处。

好的书常看常新,好的题也是如此。

由于一轮复习过程中大部分知识点都是我们刚从老师那里学回来的,状态生疏地解题很难把握题目的全部精髓。做一次可能会半途折戟订正改错、做两次也许就思路清晰一路通畅、做三次终于能抓住细节横竖对比…

我能保证的是,但凡一道你能沉下心来做五遍哪怕再难的题目你也能行云流水势如破竹,顺带着题目中蕴含的知识点、解题思路、解题套路、切入点、重点、难点易错点也都逐渐被你慢慢吸收到位了。

这时候你一定在想“屁勒!不就是多做了几遍把答案都背熟了嘛?能有啥用?”且慢,你说的虽然有道理但这背后远远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要想重复做完有收获,第一个关键是每次重复做你都要把题目当成全新的题目去审题、分析、解答,尽可能消除记忆的影响,至少你得主动控制不要靠记忆“背”题。

第二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重复做题带来的熟练度并非心理安慰而是真的能帮你最大程度吸收题目的精华。

布朗大学的研究者在研究大火的机器学习的过程中,得出一个15.87%的学习最佳意外率,用这个比例完成学习不仅学习效率最高,还能使学习完的感觉最爽。学习意外率简单讲就是学习内容中新鲜的、不熟悉的、需要花费精力着重理解的那一部分占总内容的比例。

从这个角度反过来理解为什么反复做一道题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掌握它呢?

假设一道难题你做完一遍核对答案之后对它掌握了60%,那剩下的40%自然是这道题目当中对你来说比较困难的内容。

那么按照15.87%最高效理解率来计算,如果你把题目多刷一遍,60%/85*15=10.6%,也就是做完第二遍,你一共将掌握60 10.6%=71%的题目精华。

再做第三遍,71%/85*15=12.5%,也就是说做完第三遍,你一共将掌握71% 12.5%=83.5%的题目精华。

重复做下去,你终究能把一道题目100%完全掌握。

看明白了吧,随着已掌握内容的增加,每重复解题一遍掌握的内容也是递增的,因此你才会有越做越明白的感觉。

所以不管你现在啥样,只要你能理清基本的解题思路,你就总有机会吸收当前最适合你的那15.87%的新内容,坚持做下去,一道难题注定被你完全掌握。

不过并非每次重复都能让你有焕然大悟的快感,因为很多吸收和进步都发生在潜移默化当中,可能是对命题逻辑的把握,可能是对相应知识的加深,甚至可能是培养起了几乎玄学的“题感”,这些东西你虽然无法体会到,但都是实实在在的进步。

一句话总结:

要想吃透一道题,你本来就应该反复做它。

现在你是不是也觉得之前因为觉得浪费时间所以嗤之以鼻的“重复”好像也不那么面目可憎了?甚至有点想去实践了?这就对了,我经常说:

如果你知道一件事正确但就是不去做,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你没有意识到那样做到底有多重要。

于是顶着被骂啰嗦的风险,我总是不仅要说清楚怎么做还一定要说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甚至很多时候我认为后者比前者还要重要得多。

所以针对一轮复习时老师关于刷透一本教辅的“苦口婆心”,一轮教辅上作为例题出现的好题和重点题最好做3遍以上,全都吃透了以后,再针对一轮适用的分类习题册上的好题重点题做他个3遍以上,这都刷完了那也不建议刷第三本资料了,把前面的题目再多做几遍吧。

至此“要质量不要数量”在一轮复习中就有了明确的定义:做的题目数量不用多,这叫不要量,但对于好题和重点题不仅要总结反思还要重复做,这是追求质。

把“重复刷题法”做到极致的人在我高中的时候真的见过,一个看起来很老实的男生采取的复习方法也同样老实,除了学校发的教辅和试卷之外一本课外资料都没买,每天的生活不是在把手上的资料来回做就是盯着教辅反复思考认真总结,到了一轮后期到了什么地步呢?就是考完试你问他关于考试题的问题,只要是曾经在教辅中出现过类似的问题他几乎都能清楚地告诉那道题在资料书的哪个位置,接着还能脱口而出题目的全部要点。

于是他虽然没做特别多的资料,但却真正做到了但凡是做过的东西全都透彻掌握。比起做得多丢得多的大多数人,这种但凡学过就全部吸收的人才最恐怖,因为他们的后劲不仅充足而且几乎没有瓶颈。

到这里“重复刷题法”也就不用再多说什么了,方法本身极其简单但关键在于你必须深刻理解背后的道理才会愿意心甘情愿地践行这反人性的策略,不然说得天花乱坠也没有任何价值。

好题错题重点题,三遍起步多多益善。

但是别忘了,这里说的只是一轮,其他阶段当然还有其他方法。

刷题无非就四类:

1)做教辅

2)做分类专题

3)做套卷

4)做错题

想想吧,是不是完全找不到第五种了?问题是你该如何确定什么时候用什么刷题方式呢?

要知道无论是在正确的时间做了错的事还是在错误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情效率都是大打折扣。

一轮复习刚开始,知识体系千创百孔问什么什么不会的情况下,做完套卷连答案都看不懂你说你天天盯着套卷刷能有多大收获?

二轮后期,专题复习接近尾声别人都开始处理套卷培养考试习惯琢磨考试技巧时,你因为感觉一轮复习的知识忘了非要“一意孤行”重拾教辅再来一次一轮复习,你说你不掉队谁掉队?

于是显而易见!

你必须确定不同的时间自己最该采用的刷题姿势!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方向错了,效率越高偏离目标的速度反而越快。

“三色笔刷题法”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用好红、蓝、黑三支笔你就可以随时通过评估和分析纠正自己的刷题方向,确保在正确的时间上手正确的事情。

怎么做?

准备

红黑蓝三支笔

准备套卷x2

(既然是备战高考,高考真题当然是最好的选择)

刷题过程中注意三个原则:

做题的时候保证一定的压力感,永远都是单位时间内要拿最多的分数。

做题的时候留意自己每个大部分使用的时间,以及评估时间是否合理。

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考试状态考试安排进行。

三种颜色的笔怎么用呢?

黑笔:

考试时间之内尽可能能写多少就写多少。

蓝笔:

考试时间结束之后,黑色停笔,换用蓝笔作答,不考虑时间尽可能完成考试过程中自己觉得会但是没有时间做的题目。

红笔:

黑笔蓝笔答题结束之后,对黑笔和蓝笔内容进行订正。

三种颜色并非行为艺术,做完试卷针对颜色的比例分析才是“三色笔法”的精髓:

·黑色·

如果黑笔作答的题目分值60%都不到,那大兄弟你真就该“放弃幻想,准备战斗”。

因为低于60%的黑色说明大部分题型你都是不会做的的状态,该学的没学会、基础薄弱是你最大的问题。

·对策·

夯实基础放在接下来1个月学习安排的首位,不要好高骛远去做很多资料,用“重复刷题法”把手上最主要的一本教辅资料以及平时收集的错题挨着吃熟啃透决定更明智。

尤其注意放弃套卷练习,对基础太差的学生套卷练习不仅收效甚微甚至大量的知识漏洞和改错任务反倒会成为学习的负担。

·蓝色·

如果蓝笔的比例占比较高,也就是超过10%,比如数学超过15分,理综超过30分,那说明知识掌握基本到位,但考试能力和考试技巧还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以及考试过程中时间控制做得很不好。

·对策·

接下的一个月可以多做套卷刻意练习以提高自己的解题速度以及考场上对时间的把握能力,同时养成更科学更合理的考试习惯。

更进一步,第三部分的“秒表刷题法”将帮到你非常多。

·红色·

如果红笔的比例较大,这里就不说具体比例了,但凡批改完脑子里回荡着:

“卧槽!我怎么错这么多?”

“卧槽!怎么这点分我都没拿到?”

“卧槽!这都能错?”

那就别自我安慰了,你就是红笔使者了好吧。

这时候大概率出现的情况是题目能做但总是错。红色为你敲响的警钟是很多题目你觉得你会了,其实你不会,或者说在考试的压力条件下根本做不对题目。

背后的问题是对题型的把握和认知还有熟练度还不够,你需要严格区分五个对题目的掌握阶段:

不会做

看得懂答案

看完答案后会做

独立会做

能熟练解题

针对任何一道题只要你尚未达到“熟练解题”的第五阶段,那就还有巨大的努力空间,原因非常简单:

要想在高压的考试环境中顺利解题,你必须在平时的训练中做到能够熟练解题才可以。

这也算是“取法其上,得乎其中”的另类解释吧。

·对策·

接下来一个月,你应该针对不熟练的题型进行重点分类专题训练,从理解、速度还有熟练度三个角度入手完成多次单点突破,会做了但还不熟那就继续反复做仿佛总结和梳理,直到达到刷题的终极境界——动作快,姿势帅。

有了上面的分析,不同的情况有了不同的对策,我们也就利用黑蓝红三种颜色的不同比例给了自己后面至少一个月时间非常明确的刷题方向,彻底杜绝了“两眼一抹黑”似的瞎刷和乱刷。

关于“三色笔法”的小提醒:

1)建议用2-3套卷子做具体分析

一套卷子出现的问题可能是偶然,使用2-3套题可以排除偶然性反映你当前的最真实的学习情况。

2)三色笔法建议每月使用一次,时刻检测及时纠偏

三色笔法本质上是用于检测再调整的刷题方法,每月使用一次可以帮你及时掌握自己的学科状况并完成复习方向的调整。与此同时,给每次发现的问题留下仅仅1个月的改进时间也反过来督促自己一定要抓紧时间努力解决问题。

3)把以往使用过“三色笔法”的学生反映过来的情况做一个汇总

大致还可以得到一个和总成绩挂钩的方向指导,也许能给大家一个更清晰的参考。

三百多分的同学

全刷分类专项,而且做分类里面的简单题中档题即可。

四百多分的同学

套卷和分类专项比例二八开,分类倾斜到中低档题目和中档题目,套卷用来检测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考试时间的简单安排。

五百多分的同学

套卷和分类专项的比例五五开,分类题目倾斜在中档题和中上题目难度,套卷的训练是用来控制每类题型的时间投入,以及提高中档题刷卷时候的熟练度。

六百分以上的同学

套卷和分类专项的比例七三开,分类题型侧重于难题,套卷的训练保证平时的手感以及在套卷中发现具体的题型的问题和知识点的问题,再下来花时间解决

到这里大家都看明白了,“三色笔法”就好像高三过程中“红绿灯”一样的存在,车水马龙的纷乱中告诉你何时停何时进,如果前进又该去向何方。

总有人想找到学习的捷径,但学习原本就没有捷径。

不过也许,

不走歪路本身就是捷径。

下面这句话,不知道大家看过之后会不会觉得奇怪:“解决刷题速度慢的方法是快速地刷题。”

既然我刷题慢那怎么快速地刷题呢?如果我快不起来哪有怎么解决刷题慢的问题呢?摸不着头脑没有关系,当我们解释清楚这句话也就解决了困扰很多同学的做题慢的问题。

300分的理综试卷只能做完270分的题目,剩的30分连看都没有机会看,试卷发下来一看才发现30分里有20分是可以轻松拿到的,实在令人心疼。

针对这个问题,大多数人给的原因是:不够熟练。

看似有点道理实则完全没有建设性,就因为很少有人能系统性地教会我们提高熟练度,那只告诉你该这样做却不告诉你怎样才能做到不就是耍流氓吗?要我说他们对于做题慢的分析完全走错了方向,听我的,刷5张试卷就能让你的解题速度提高25%,原来只能做270分的理综就可以做完全部300分了。

比起“不熟练”,解决速度慢更关键的是下面这句话:

影响解题速度的最重要因素是自我期待,是你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做题到底能有多快。

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无论试卷的难易程度如何,一个学生能够完成的题目分值总是趋于稳定。假如你平时理综能做270分的题目,那么无论试卷是难还是易你往往都可以做完270分左右的题目(不是得到270分,而是能做270分的题目),有偏差但偏差不大。

按道理来讲,试卷难做的题目应该更少,试卷简单做的题目应该更多才对,为什么会趋于稳定呢?

因为人是个很神奇的物种,我们总是倾向于变成我们认为的自己,心理学中的“自证预言”说的就是这个。

意思是我们潜意识里认为自己什么样,我们的行为就会被潜意识影响以至于让我们真的变成那个样子。你觉得自己做题速度慢,那么你的行为真的会在不知不觉中慢下来,结果真就让你成了一个做题慢的人。而做题慢的结果又会反过来加深自我的印象,印象又影响行为,陷入恶性循环,无法自拔。

既然如此,想要提高解题速度的方法就很明白了:改变自我期待。当我们潜意识里认为我们能够按时做完一套理综试卷时,我们就真的能做完一套理综试卷。就这么简单。

而要想影响潜意识里的自我期待,我们需要用行动和正向反馈来影响潜意识。于是要提高解题速度,我们不能盲目刷题然后傻乎乎地等着自己变快,而应该先强迫自己变快再让自己习惯那个更快的自己。

为了提速我们采用“秒表刷题法”具体做法:

1)

选5套理综真题,花费5天时间,每天无脑提速地完成1套。

所谓无脑提速就是做的过程中什么都不想,只想一件事情“我怎样才能更快地把目标题目做完?”

是的!除了快什么都不想!正确率、分数高低、计算准确度…统统都不考虑,只追求速度。

在“只图快”的想法下,拿手指指着读题、计算完验算、遇到难题冥思苦想等等一系列为了保证正确率而存在的做法都必须全部抛弃。

与此同时,还要用上一切能够提速的方法,比如:

读题只读一遍

选择题看到正确答案立马选择不再考虑其他选项

能够背下来的结论和公式不推导直接套用

答题步骤尽可能精简

遇到难题立马跳过

……

只要是你能想到的提速方法统统都用上。

同样,为了速度,你自然还需要戒掉:

抖腿

发呆

转笔

玩头发

……

一切分散你注意力降低速度的行为,并加快自己的写字速度。

2)

过程中做每类题目(比如选择题,实验题,物理压轴题…)都把秒表放在面前给自己掐表计时,最后将花费的时间写在试卷上,一方面让秒针跳动的压力督促自己加速另一方面也能通过时间的记录看到自己速度的可见进步,加深自己能够快速做完题目的印象。

比如做完理综的全部选择题花费了37分21秒,就将他记录在最后一个选择题的旁边,然后立马开始物理实验题并重新计时。在计时秒表的监督之下,整个做题过程完全如同100米赛跑一般紧张刺激,一分一秒你都舍不得浪费。

就做好上面这些,你会发现自己的速度真就快了起来,也许原本只能做270分的你第一次尝试就能做到280分的题目,第二天重复也许就能做290分,第三天、第四天…不出5天你就会惊喜的发现自己已经可以在规定时间里写完一张理综试卷了。

这时候回头看看自己每一类题目旁记录的完成时间,你还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提速轨迹。更重要的是,你的潜意识在这5天的训练中,已经慢慢开始接受“我做题可以很快”这个事实。但这时候还不能掉以轻心,习惯刚养成可不能让一切功亏一篑,因此再拿5天进行巩固。

每天从之前已经做过的5张试卷中选2张重做,依然是只图快,既然是重做,题目的思路会比第一次做更加清晰,所以这次请强迫自己比规定时间提前30分钟写完整张试卷。第1次尝试也许只能比规定时间提前5分钟,第2次就能提前10分钟,5天之后从也许就会惊讶的发现,曾经只能做270分题目的自己竟然也可以提前30分写完一张理综试卷了。

这就对了,到这里“我理应写完理综试卷”的自我期待就完整建立起来了。

这个时候你就放心地去参加学校的考试吧,哪怕你重新开始考虑正确率和分数,因为你改变了自我期待同时在训练过程中戒掉了所有可能拖慢速度的坏习惯,你的速度还是会有显著的提升,显著到你自己都惊讶的地步。

秒表刷题法的注意事项:

1)

加速不是乱做,必要的读题、审题、构思、计算一个都不能少,你依然是在认真完成试卷,只不过更关注速度罢了。

2)

速度训练的5天做完试卷只需对照答案简单进行批改即可,千万千万不要进行仔细订正。

因为为了追求速度结果必然是错误频出,仔细订正每个错误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刚建立的风驰电掣的刷题快感也会损耗殆尽。

结果就是潜意识陷入“我到底是快还是慢?”的矛盾境地,导致努力功亏一篑。所以简单批改即可不要认真订正,保持刷题的速度快感比什么都重要,练速度就练速度,别去担心5天少学了多少知识,相信我没多少的。

看了这么多文字相信大家应该有些累了,但最后这个刷题方法大家属实不能错过。

最后一个“逆向重构法”。

开始前梳理一下前面提到的几种刷题方法:

重复刷题法用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并透彻掌握

三色笔法帮你明确自己正确的努力方向

秒表刷题法显著提高解题速度和熟练度

最后的“逆向重构法”作为压轴出场的刷题方法用来解决什么问题呢?有且只有一个——“查漏补缺”,并且是最精准最高效的查漏补缺。

先设想一个情景,一轮复习结束(大家也许才刚进行一轮复习,但为了说明问题,我们先穿越到未来去),很多同学感觉一轮效果不佳,或者察觉到之前学过的知识点出现了遗忘的情况。以上种种都让人倍感焦虑。

发现了问题肯定得解决问题,“查漏补缺”的目的倒是很明确,关键在于选择什么方式,方式不一样,效率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一些同学会尝试在二轮紧锣密鼓的专题复习过程中妄想把一轮复习重新来一遍,也有同学买了一本全新的五三却从头开始一题一题往后做……

都不用我多说,你就摸摸良心问问自己,两百天全身心投入都没安排明白的一轮复习现在居然想在兼顾二轮复习的同时用一百天重来一次可行吗?

我了解到的但凡有这种想法的学生结果几乎都没有例外,苦不堪言就不说了,查漏补缺也根本做不好。

原因很简单啊,任何带有“一轮没弄好我要重来一次”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上面提到的两种方式)都是愚蠢的,一方面,无差别撒网式的重新复习将导致重点不突出效率不高,另一方面,自己全身心投入260天都没有搞定的东西,却想在最后几十天里一边兼顾二轮复习一边搞定,多少有一些不自量力。

而上面提到的做法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先力争对知识有完善的掌握,然后再渴望在试卷上得到好结果。

啥意思?你想想一轮复习时自己在干嘛?把比砖头还厚的一轮复习一通学,渴望学得滴水不漏学得完善妥当,期待等一切都学好之后,一上考场立马取得好成绩是吧。

也就是从学习开始,以考试结束。或者说从知识体系出发,以试卷考查结束。

这样的好处当然是复习无死角,但置身太过庞大的知识体系中很多学生其实是茫然无措的。知识都学完了依然不知道学了什么,知识体系的构建更是无从谈起。

那我想问的问题是“一轮都茫然200天了,查漏补缺怎么可以继续这样呢?”

如果我们把一张试卷比作一栋大楼的设计图纸,基础较差的同学按“知识出发-试卷考查”的思路去复习就像是没有建筑经验的工人完全不看图纸纯凭感觉自顾自修好一栋楼,接着就把工程验收小组叫来就打分,分数高那是万幸,分数低甚至都很难在已经建好的破楼里找出漏洞在哪里。这肯定是低效的。

反过来,针对茫然有个明确的参考地图情况就会好很多。

如果是查漏补缺,为什么总想着从虚无缥缈的知识体系出发呢?反过来以看得到摸得着的题目为指向不是更踏实更精准吗?

现在有了题目作为设计图纸,修房子的时候就得看!

作为一个经验不足的建筑工人,每砌一块砖就确认一下设计图,发现问题立即纠正,直到盖完整栋大楼。哪怕经验不足,也绝不会出现积重难返的致命问题。

这就是我想说的查漏补缺最可靠也最高效的方法:

从题目出发,以点带面的逆向重构复习法。

这个方法将重构你们处理试卷错题、重点题、难点题的方法体系,而且我有信心说,这是我认为最有效的查漏补缺方法,也是用于解决一切知识遗忘的好方法。

请你掌握好下面的操作流程,方法本身极其简单。

准备:

试卷

教材

复习资料

分类模拟试题

总结笔记本

步骤:

1)

对你做过的试卷或者题目严格进行批改。

2)

仔细审视试卷或者习题册的每一道题目,圈出其中的重点题目、难点题目和错题。

3)

针对每一道目标题目(圈出的题目),先扫视解析的前两句,在解析的提示下尽快定位该题目对应的知识点。

4)

回到教材找到对应该知识点的部分,把涉及这个知识点的引入、基础概念、公式、重要结论和黑体字全部仔仔细细看一遍并保证完全理解。(不要觉得教材啰嗦或者简单,对于基础概念的解释和知识点间的串联教材是做得最好的)

5)

打开全面复习资料对应该知识点的章节,仔细看知识点相关的各种结论、推论、简化公式、应用对比、注意事项,并将该知识点相关的几道例题快速做完或者仔细看完,总结每道例题的题型和典型解法。

6)

打开分类模拟试题,找到与目标题目知识点相同、考查题型类似的3道题目完成,如果不会或做错就反复参考答案解析直到完全理解并能独立完成题目为止。

7)

再把目光重新聚焦回目标题目,尝试在不看答案解析的前提下利用刚复习的内容解答这道题目,无法解答同样反复仔细看答案解析,直至完全理解并能独立解答出目标题目为止。

8)

拿出总结笔记本,针对这道题目和涉及的知识点综合前面复习的所有内容进行总结和梳理,包括知识点中的重点、难点、易错点、题目的切入点、突破点、关键点、方法提炼、同类题目比较等等。

老师常说要把每个题目都弄懂,什么叫弄懂?经过这个完整流程,才叫把一道题给完全弄懂,彻彻底底。

回顾整个过程,从题目出发,检索并强化知识点。就相当于照着图纸修房子,在确认每块砖的位置正确后才涂上水泥,如果犯错也能及时发现,立马更换。

传统的复习方式是揣着知识找题目,广撒网只希望鱼正好出现在网中,这不叫查漏补缺。

而现在我们是揣着题目去找知识,鱼在哪我们就对着哪撒网,捕一条算一条,这才叫查漏补缺。

不仅如此,因为心中永远都有一个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于是再也不会出现“学了这个能干嘛?这个知识点能解答是什么题?”这类的迷思,你分明知道我现在看的每个知识点都无一例外是为了解决心中留有的问题,差什么就看什么,看到什么就要用好什么!这种带着问题的探究状态将比你曾经的茫然无措目的性更强,客观上也帮助你更好地掌握知识。

并且由于你的复习并没局限于某一个题目,当你从一个题目出发完成了相关知识点的整体复习之后,与之相关的一类题都被你一次性解决了。

发现问题、指哪打哪、反馈清晰、进步明显的学习闭环会让你体会到学习之中久违的痛快,打怪升级的快感干脆是爽到停不下来的节奏。

“发现问题怕什么?解决就是了!”

“问题很多怕什么?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用好“逆向重构法”能让你体会到上面两句话的真义,而这两句话又足以成为高三一整年长久的希望。

也许前期用这个方法处理题目体会并不明显,但一旦大家进入二轮中后期开始大量练习套卷就会发现高考真题的结构和考点分布基本稳定,要是将这个策略应用到足够多的真题上,针对真题里每个题目类型后的重难点和易错点都完成由点到面的复习,面面相接,那最终你便可以形成一个从试卷出发的专属新型知识体系。

因为这个知识体系来源于真题试卷那就势必会比一二轮复习老师传授的体系更加精简却更适用于考试。

一个源自真题的知识体系当然完美适用于解决高考真题。如果你足够细心可能已经发现了,不管是知识没掌握好还是知识遗忘了都仅仅意味着正向知识体系不够完善,但却完全不影响你踏踏实实按上面的步骤构建应考专用的逆向知识体系。

倘若果真如此,“你看我还有机会吗?”这个问题从此便不再有意义,因为希望永远都在那里。

最后是逆向重构关于时间的注意事项,按照上面的处理步骤去处理重难错题,一个题目平均花费1-2小时,考虑到逆向重构法掌握知识的深度和牢固程度都不是简单改错可以比拟的。我的学生普遍反映比起20分钟订正一道题改了又忘全无提升的情况,逆向重构的2个小时超值。

刷题方法已经就位,要想刷而有所获还有最后一个问题需要解决。

在习题练习过程中有个困扰每一届高三学子的历史难题——遇到难题我到底该思考多久?

轻易放弃可能失去一个查漏补缺提升自己的机会,死缠烂打又会降低整体复习的效率。一道数学题好是好,苦思冥想2小时,想出来了还好,要是没想出来基本就是耗费2个小时却没多少。

文章最后介绍一个“2倍法则”用于判断是否要放弃对一个题目的长时间思考。

面对一个难题,先根据这个题目的题型和难度确定他在真题试卷中可能出现的位置,由此确定这道题目如果出现在考试中你应该花多长时间解决它(比如立体几何大题大致花费15分钟),把这个时间乘以2得到“2倍时间”。

面对该题目时如果在“2倍时间”没做出来甚至都全无思路,那么“2倍时间”之后该看答案看答案、该问同学问同学、该求助老师就求助老师。

要知道,一个事实是比起苦思冥想却全无进展,动用各种手段把问题解决把知识学懂总是你让你有更多的收获。

高三从来不会有人因为你不问问题就觉得你厉害,毕竟考试成绩骗不了人;但倘若你真的有极其高效的复习策略,并因此获得显著的进步,那么所有人都会尊重你而不管你有没有向别人提问或者求助。

高三已经很苦了,别把自己封锁起来,“2倍法则”不仅是你的计时器更是一把走出去的钥匙。

写在最后: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同学热衷于各式各样的学习方法,经过高三一年甚至都变成了学习方法的百科全书,可最终的结果却不见得有多好,这很难不让人心疼。

好的方法本质上都是相通的,只是被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景安上了不同的名字罢了。

针对不同的情景有了可靠的解决方案之后,你最应该做的事情有且只有一件就是去好好应用,所以关于四个问题的应对方案我们能说的就这么多啦。

还是那句老话:

比听懂重要得多的是理解,比理解重要得多的是实践,而时间的最高境界是改变自己的生活。

接下来怎么做,能做成什么样,就看你自己了。

END.

搜索更多有关“高三刷题技巧及方法:高三最应该掌握的四种刷题方法”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