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教育>正文

成都艺境音乐教育:成都最美音乐美育季琴歌艺术中的月夜之美

人气:239 ℃/2024-01-29 04:02:27

中秋佳节,朋友邀请我参加“成都最美音乐美育季/9月•明月照人来——琴歌艺术中的月夜之美”音乐沙龙,感触颇深。中秋,月夜,琴歌,非常巧妙的结合,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音乐剧系教授,琴歌艺术家,生化艺术家贺兰泽老师,为我们演奏了与月亮有关的古琴音乐。沉浸式的演奏,悠扬的琴声,如泣如诉,美轮美奂,令人仿佛穿越时空,来了一场与古人的对话。最后我说说自己的感悟:说实话,我本人并不太懂音乐,我也五音不全,但并不妨碍我欣赏这样的音乐沙龙。因为音乐是美的,而美又是相通的,不分国界,也不分时代。音乐带给我的是什么呢?是所听、所看、所想。音乐呈现出的优美旋律,不仅可以通过我们的耳朵来听,这是听觉上的享受;还可以通过眼睛来“看”,看它呈现出来的画面感,这是视觉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它带给我们的所思、所想、所悟,这是另一个层次的审美。今天正值中秋佳节,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大家无一例外会联想到月亮,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对月亮的情怀,有中国人那样深厚。在东方文人墨客心目中,月亮即代表了思念、美好,又代表了孤独、沉寂。就如书上说的:如果说,希腊人的图腾是月桂,日本人的图腾是樱花,俄罗斯人的图腾是伏特加,那中国人的图腾一定是月亮。是啊,斗转星移,穿越千年时空,走过海角天涯,我们仰望的是都同一轮明月,它曾目睹过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也曾蕴含着悟不透的阴晴圆缺之道。千百年来,无数诗人寄情明月、望月抒怀。李白给我们留下了“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情壮志,以及“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落寞孤寂;王维留下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恬静清雅,和他的淡然心境;苏轼面对中秋月夜,抒发了“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的拳拳忧思;以及“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的千古绝唱;宴几道委婉表达了“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的幽怨深情……这些描写明月的绝佳诗词,如杏花雨,似秦楼月,直击人心。当今晚这些优美的月光曲调响起来的时候,它们不自觉地涌现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这就是今晚我欣赏这场中秋音乐会的一点点感悟,非常感谢贺兰泽老师精彩的演绎,非常感谢马毅老师、以及各位工作人员的精心筹备,你们奉献了一台精妙绝伦的音乐晚会。谢谢。

最后,祝所有朋友中秋节快乐

欢迎关注@丁丁的慢时光

#中秋民族音乐会#

搜索更多有关“成都艺境音乐教育:成都最美音乐美育季琴歌艺术中的月夜之美”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