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历史>正文

各类历史征文 征文精选,凤凰

人气:467 ℃/2024-01-17 21:02:41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生长在农村而被称“乡下人”的我,有幸进入当时的乡广播站,由财务会计变身新闻宣传工作者。第一天去广播站报到,就是骑着那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年购买的“凤凰”牌中磅自行车,后来也是她陪伴我走村组、跑企业、去学校、下田埂,从事新闻采访30多年。我与“凤凰”的感情“如胶似漆”。

要说购买这辆我所梦寐以求的自行车,还有一段不寻常的故事呢。1978年冬天,农村进入了年终分配结算时节,当时因为我是生产队的会计,又是大队里的“土记者”,所以大队干部与我也更熟悉,当时的大队长给了一张“凤凰”牌自行车票。那个年代农村实行“大寨式”记工,“乡下人”的收入都在年底进行分配结算。我家在本队又算是劳动力最多,自然“大寨式”记工的工分也最多,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更是让农民的年终分配“水涨船高”,工价从往年的每工(1工10分)6—7角,一下子提高到或近1元。当时我还有三个妹妹、父母亲及祖母,虽然我也生养两个儿女,但我家的“大寨式”工分就多,年终分红的钱也是整个生产队40多户人家最多的一户,实分现金达800多元,全家人高兴不已。分红最多的消息第二天就不胫而走,“蹲点”我们生产队的大队长工余时间到我家表达祝贺,并问我是否需要“缝纫机、自行车、手表”之类的票证,还说以后这些商品都是凭票购置的。我还是有些犹豫不决,毕竟这些在当时是属于高档的商品。我便跟父母商量,出乎我意料的是父母的欣然应允,当即要了购置自行车的票子一张,当我从大队长手里接过自行车票子一看,居然是我意想不到的“凤凰”牌中磅自行车。

要知道,那个年代人们印象中除了是上海生产的“货色”(产品)好以外,还有是能够购买到“凤凰”牌之类的“紧俏”商品就是“路子广”,因为都是凭票供应。生产队分红结束后,我拿到现金的第二天就去“请”了本家比我年长的叔叔一起去漕泾小镇上的五金店,停放在店堂里车把下闪亮的“凤凰”自行车商标让我们格外的欣喜。这天购置的那辆至今还在骑的“凤凰”牌自行车满是故事:儿女上小学我骑着“凤凰”前一个、后一个的接送,每逢去亲戚家喝喜酒,我也骑着“凤凰”去赴宴,广播新闻采写也是骑着“凤凰”下乡……有时候要制作录音报道,还要在自行车的车把上挂一部手提式的录音机。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广播站后来成为广播电视站、文化广播影视服务中心、文化体育服务中心。改革开放四十年,交通条件、交通工具变化翻天覆地,但我那“凤凰”牌自行车始终伴随着我的新闻采写。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我的《分红袋和工资单》参加上海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和《解放日报》联合征文获得一等奖,时任副市长胡延照为我颁奖。大奖背后的英雄是我的“凤凰”自行车,正是她载着我频繁下乡采访素材。“凤凰”让我的新闻宣传工作插上了“金翅膀”,后来又让我屡屡获奖。

岁月如歌,“凤凰”自行车伴随我四十年的春夏秋冬。如今我有了机动车驾证,有了电瓶车。然而,已经四十年的“凤凰”自行车一直在我家里,空闲时我还会骑着她四处兜兜——我已经把自行车当作低碳出行的现代农村交通工具而爱不释手。一些人看到我还在用这“老坦克”,有时一些讥讽的话语我也从不在乎。每次骑车回家还会用干净抹布擦擦车把、车架,在钢圈上涂点机油。40年间,自行车的内外轮胎更换了好几只、自行车的座垫、车链条等更新了好几个,但“凤凰”字样的标志依然清晰可见。

2021年6月15日—2021年8月15日,新闻晨报•周到上海携手上海凤凰,共同发起“侬好,凤凰印象|2021凤凰杯征文大赛”活动。你眼里的凤凰是什么样?你与凤凰有怎样的回忆?我们有奖品,期待你的精彩故事。快来一起参与吧!征文投稿详情请戳:“侬好,凤凰印象”征文活动启动啦!我们有大礼,你有好故事吗?

来源:周到

搜索更多有关“各类历史征文 征文精选,凤凰”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