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电脑>正文

孤岛惊魂新曙光只有30帧吗?孤岛惊魂新曙光6款显卡实测

人气:101 ℃/2024-05-11 09:44:59

开头语

2018年底看到某游戏新闻说《孤岛惊魂:新曙光》公布的时候,注定这个游戏就是继续吃IP的老本,毕竟这与上代也相隔不到一年时间,都有点怀疑这是《孤岛惊魂5》上市之后才定的事情。首先个人可以给出建议,如果你毫不犹豫地通关了《孤岛惊魂5》,那么新作是可以尝试的,毕竟剧情是有点关联的,重温同一张地图不同的设计以及新增的玩法,这些就是游戏乐趣。

按照从孤岛惊魂3以后的套路,打造鲜明个性的反派BOSS也是《孤岛惊魂:新曙光》的剧本,不过这次是女权主义还要设定是黑人双胞胎,多多少少是有点看头的,不过开头和结局是老玩家就能猜到,主角一开始就是菜鸟被揍,到后来逐渐壮大最终击败BOSS,标准英雄主义。先说一些可能会让你乏味的地方,与《孤岛惊魂5》一样的玩法,虽然是自由探索的沙盒游戏,但是到了中期,游戏重复度将会非常高。

如果说有不一样的创新元素,最大就是加入了轻RPG元素,无论是敌人、动物还是装备,都分别用四种颜色来区分稀有度,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你的游戏进度快慢,并且增加耐玩度,据点也是能够逐步提高难度挑战,这些就需要武器装备的“刷子”过程了。另外远征模式其实也就是换个小型地图给你挑战,本质上它的作用还是给你刷装备用的。

说了以上这些,其实新作还是脱离不了《孤岛惊魂》系列的传统特色,问题在于中后期比较乏味,即便是颠覆认知的《孤岛惊魂:原始杀戮》也是如此,育碧游戏给人的感觉是世界观很大,风景更是漂亮,就是重复度会比较高。最后硬核只能吹捧一下照片模式吧,这个功能还是不错的,但是问题来了,有什么平台给你晒照片好呢?年薪百万的游戏摄影师了解一下

通过本文你可以知道这些(6款显卡,RTX全系家族和GTX余党家族,2款处理器作为测试硬件)

1. 画面设置选项和效果对比

2. 1920x1080@2560x1440@3840x2160 三种分辨率,最高画质的帧率

3. GTX 1050 2GB和GTX 1060 6GB优化画质性能测试

4. Core i7-8700K和Core i3-8100处理器搭配显卡测试

配置介绍

平台方面是采用大众普及的Intel,处理器搭上Core i7-8700K、Core i3-8100两款,显卡测试环节均使用Core i7-8700K避免瓶颈,其中GTX 1050 2GB和GTX 1060 6GB这两款,会有和Core i3-8100处理器和DDR4-2400内存的搭配测试,尽可能更接近现实使用情况,主板是华硕ROG STRIX Z370-E GAMING。

内存是芝奇16GB DDR4-3600开X.M.P双通道,固态硬盘有浦科特M8SeG 256GB、台电NP900C 240GB,搭载Windows 10 1809系统、最新NVIDIA驱动418.91WHQL(为《孤岛惊魂:新曙光》提供支持优化)

RTX全系家族有映众RTX 2080 Ti 11GB(1590/1750MHz)、RTX 2080 8GB(1755/ 1750MHz)黑金至尊版OC,RTX 2070 8GB(1620/1750MHz)黑金至尊版以及RTX 2060 6GB(1680/1750Mhz)黑金至尊版,使用10系显卡的朋友,也可以参考后三者的性能表现(GTX 1080 Ti、GTX 1080、GTX 1070 Ti、GTX 1070),AMD方面以此类推。

GTX余党家族有映众GTX 1060 6GB X3 冰龙海量版 (1771/2000MHz)和GTX 1050 2GB 黑金至尊版(1455/1750Mhz),前者仍可作为中端显卡的参考,而后者留给入门级游戏玩家看看。

性能优化好的游戏,通常都会自带Benchmark,而《孤岛惊魂:新曙光》就是这样,而且其反映的帧数是非常贴近于真实体验游戏的,整体画质设置最高,抗锯齿为TAA,每一张显卡依旧测试两次,取其最好的成绩,视野比例为最高110,毕竟我们是来看风景的。

画面设置选项和效果对比

游戏引擎还是引用《孤岛惊魂5》那一套搬过来,连画面设置也是一模一样的,最良心之处不但给出了每一个选项是什么作用,还给你罗列出调节以后的画面变化(虽然只是个静态图片,但也很良心了,玩家看起来很直观),这就是大公司的精雕细琢之处。

做沙盒游戏,有精美程度是必须的要素,《孤岛惊魂:新曙光》涉及许多相关的调节选项,而同时比较影响画面和帧数只有那么四项,它们分别是阴影、几何与植被、环境以及抗锯齿(除分辨率不谈,显示器基本设置),以下可以看到调节前后的画面差别,在性能优化部分也可以看到其帧数影响之大。至于抗锯齿性价比最高的是TAA,缺点是有一些模糊和瑕疵,最完美的是SMAA。

阴影极高

阴影低

阴影方面是第一阶梯影响性能的,而画面效果方面,从低到最高可以看作是一种柔化的过渡,当最低效果时,树枝的阴影很硬很直接,不够自然,另外该有阴影的地方也会缺少(留意花丛区域,俗称环境光遮蔽),在性能和画质平衡的条件下,个人建议普通级别较好(影子相对柔化,但缺少极高那种环境光遮蔽)

环境极高

环境低

环境选项也影响性能和画面,画面方面体现在SSR反射效果,从最低到极高,其实都存在一定效果,只不过差异在于细节之中,个人建议还是普通级别起步。

几何植被极高

几何植被高

几何植被普通

几何植被低

几何和植被的选项顾名思义,就不用太多解释了,具体效果可见上图对比,是非常直观实在的,简单来说就是渲染数量的多少,所以较为影响性能也是必须的。

1920x1080@2560x1440@3840x2160 三种分辨率,最高画质的帧率

本作应该还是锁144fps的节奏,另外高端显卡在低分辨率的时候,会大幅度降低占用率,就比如说使用RTX 2080 Ti的时候,时常会跌至最低50%占用率,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也是游戏优化所致。

1080P分辨率中,可能仍称为甜品级的GTX 1060 6GB还差点意思来着,平均帧数71fps虽然高,但也避免不了某些场景掉帧,这个性能表现与《孤岛惊魂5》是非常类似的,换个角度说这是隔壁家的游戏嘛,哈哈。至于RTX 2060级别的帧率表现,本来是挺满意的,怎么一看RTX 2070/2080/2080 Ti也是差不多这样的水平?或许这就是前面硬核的猜测。

进阶2K分辨率中,如果你不是那么在意丝滑60fps,其实GTX 1060还可以勉强一战,爆显存才是最可怕的,事实上还没有,大概会在5GB左右徘徊。想要完美的话,RTX 2060可以是大部分优化好3A游戏的显卡选择级别,平均帧数达到80fps显然《孤岛惊魂:新曙光》就是其中一员。再往上对比,这时候RTX 2070/2080/2080 Ti已经拉开距离,但差距并没有其他游戏明显。

4K分辨率,RTX 2080 Ti还是那个常年不败将军,这款游戏中它可以完美超越60fps,至于RTX 2080还是会差点意思,算是勉强达到基本流畅的水平。当然还是那句话,RTX 2070也能战4K,它的游戏性能允许刚达标,而RTX 2060不仅是核心性能缺少,显存容量也是制约因素。

GTX 1050 2GB和GTX 1060 6GB优化画质性能测试

上篇测试完《地铁:离去》,硬核都要怀疑人生了,GTX 1050 2GB这种入门低端显卡还要继续保留了吗?事实证明老黄刀法确实是厉害,加上铺天盖地的宣传,暂时来讲是不会放弃它的。

毫无疑问,这个环节先把画质降到最低,跑1080P分辨率结果居然平均帧率有51fps,只是掉帧比较严重一些,所以可以采取二次降低的办法,然后通过高效率的TAA抗锯齿弥补一些缺失,最后测试实验是900P分辨率,勉强达到45fps以上,也算是勉勉强强过关了。

GTX 1066优化设置,轻松提升性能

对于甜点卡的GTX 1066,假如最高画质的掉帧让你受不了,其实可以微调阴影、几何与植被以及环境,而体积雾只是会特定场景影响,并且高低差别不大,所以直接下降,这个大家也可以选择保留去否。经过优化之后,GTX 1060这款显卡差不多就能稳60fps了,提升算是比较艰难,毕竟挪动4个选项了。

Core i7-8700K和Core i3-8100处理器搭配显卡测试

CPU测试部分有时候个人表达的不仅仅是帧数,而是还有游戏对CPU的负载情况,这样才能较为充分了解更多的配置需求。

最高画质测试下来,四核阵营的i3-8100这次确实完全败下来了,不仅平均帧数落后巨大,最低帧也是波动明显,不过也算是基本流畅水平吧,根据相关测试,似乎也和内存频率有一定关系,只是现在高频内存价格并不算太高,这点也无可厚非了。还有占用率方面,i3-8100长期会吃满100%(比《地铁:离去》还要高),所以看到GTX 1066占用率也有波动了,这款游戏中不建议这样的搭配,其他游戏或许可以。

i3-8100@GTX 1060 6GB硬件情况

i7-8700K@GTX 1060 6GB硬件情况

总结:

也许你不用看评测也知道,《孤岛惊魂:新曙光》绝对是属于粉丝向的游戏,因为它不仅延续了《孤岛惊魂》系列特点,而且是直接套用《孤岛惊魂5》的地图和绝大部分玩法,革新之处只有换壳地图、全新剧情以及RPG元素等方面,但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触这大牌IP,它绝对是值得一玩的,况且优化还算过得去,也属于系列特点了,最后欢迎打赏点赞,仅此而已。

虐狗环节到

搜索更多有关“孤岛惊魂新曙光只有30帧吗?孤岛惊魂新曙光6款显卡实测”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