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马有什么名胜古迹

人气:189 ℃/2023-02-26 11:53:58
【导读】 候马有什么名胜古迹,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侯马市旅游资源以古遗址、古文物、古建筑等为主。其中,侯马盟书,金代砖雕舞台等,闻名中国乃至世界。现在,随小编来看看吧!候马名胜古迹:侯马台骀庙台骀庙位于侯马市西北约八公里的西台神村北,汾河滩地南侧的“...

侯马市旅游资源以古遗址、古文物、古建筑等为主。其中,侯马盟书,金代砖雕舞台等,闻名中国乃至世界。现在,随小编来看看吧!

候马名胜古迹:侯马台骀庙

台骀庙位于侯马市西北约八公里的西台神村北,汾河滩地南侧的“古翠岭”上,庙宇座北向南,占地7000余平方米,其建筑形式为造型独特、布局别致的城堡状。

据史书记载,台骀是黄帝的五世孙,其祖先善制弓箭,而赐姓张,他是上古时期比大禹还早的一位治水英雄,他开山凿石,疏通了汾、洮二河,兴修水利、造福百姓,深受后人的尊崇和敬仰,被誉为汾神。

历代劳动人民为了纪念台骀治理汾河、造福百姓的历史功绩,在汾河沿岸修建了多处台骀庙。侯马的台骀庙最早建于晋平公时期,据《左传》记载:晋平公有病,派人问病,回答说:“晋平公的病是因为很久没有祭祀台骀,台骀作祟。”晋平公问当时的大学问家子产:“台骀是什么神仙?”子产回答说:“黄帝之子金天氏后代叫昧,生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叫台骀,因为台骀治理汾、洮二河有功而封于汾河流域。由此看来台骀就是汾神。”于是晋平公修建台骀庙以祭祀。

据考证位于东台神村的大型夯土台基,即为晋平公时期台骀庙遗址。现在的台骀庙是元、明、清时期重建和修建的,现存建筑多为明、清代所建。经考察、考证,这里的台骀庙是汾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祭祀汾神台骀的古代庙宇。

候马名胜古迹:侯马彭真故居

彭真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国务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主要奠基人,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

-故居位于山西省侯马市垤上村,1902年10月12日,-同志出生于垤上村西沟的两孔窑洞中,窑洞坐西向东,洞内除了土坑、锅灶和几件简陋的木制家具外,别无它物。

-彭真同志原名傅懋恭,在故居居住和生活了19个春秋,7岁时便开始帮父亲下地干活,帮母亲纺线,12岁时上过几天私塾,17岁时考入当时的曲沃县第二高小,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开始萌生反帝反封建爱国思想,被学生们推选为宣传队长,带领学生上街-,开展禁烟、禁赌、禁缠足、抵制洋货的斗争,初步显示了高超的组织才能和领导才能。1922年,从家乡侯马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学,并于1923年加入中国0。从此,他告别家乡,投身到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

候马名胜古迹:晋国古城

侯马发现的晋国古城遗址有5座。位于牛村的一座古城称牛村古城,位于牛望村附近的一座古城称平望古城。古城遗址现被压在地下一米左右深处。平望古城遗址的东南角和牛村古城遗址的西北角叠压在一起。

牛村古城南北长1340米,东西宽1100米至1400米,城墙是分块夯筑的,南墙内有一条绕墙而行的行车道,墙外有宽6米,深4米的护城河。宫殿建筑遗迹 ,位居城中北部。殿基成正方形,高约0.8米,长宽各52米。平望古城的宫殿遗迹,在城中偏南,分为三级,最下一级是正方形,长宽各7.5米,第二级高出地面4米,第三级位于第二级的北半部,南北35米,东西45米。

两座古城都有一米多厚的建筑坍塌物。同时发现的还有百店古城、台神古城、马在古城。从古城遗址我们可以想像出当时作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的国都建筑是何等宏伟。

候马名胜古迹:侯马晋国遗址

遗址南临紫金山,北临汾河,面积约35平方公里。南起上马村南,北至北坞古城,西起台神村,东至凤城。在晋国遗址范围内主要发现有古城遗址、铸铜遗址、祭祀遗址、盟誓遗址、宗庙建筑遗址和墓地。

古城遗址,仅残存宫殿台基,有牛村、平望、台神、马庄、呈王、北坞等六座古城。位于遗址西北部的牛村、平望、台神3座古城,规模较大,相互毗连,呈品字结构,尚存大型夯土台基。铸铜遗址位于牛村古城之南,面积约20万平方米。祭祀遗址发现有10处,多以两坑或三坑并列为一组,坑为长方形,多口大于底,所埋牺性以马、牛、羊为多。盟书遗址在晋国遗址的东南部,面积约3800平方米,出土盟书5000余件,盟书记载了春秋战国之际晋国贵族集团之间的斗争。宗庙建筑遗址在盟书遗址北约1000米处,发现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共100余处。

此外,在晋国遗址范围内发现上马、下平望、东高三处古墓群,均属“邦墓”。另在遗址西南1.5公里发现的柳泉墓地,为晋公室墓区。

候马名胜古迹:董氏砖雕墓

在山西侯马市西北郊基建工地发现,1959年和1969年,分别迁于山西考古研究所候马工作站院内。墓主人一名董海,一名董明,先后于金明昌七年1196年和大安二年1210年埋葬。均为仿木构砖雕墓,平面皆方形。董海墓为前后两室,系我国北方地区传统的四合院形制。结构复杂,比例适当,磨砖对缝,手法严谨,墓室内壁雕刻有翎毛花卉,八仙人物,戏剧故事以及飞马、奔鹿、走狮等动物,琳琅满目,华丽似锦,具有很高的建筑与雕刻艺术价值。董明墓的北壁,砌有一座小戏台及生、末、净、旦、丑五个戏俑,生动活泼,维妙维肖,是我国早期戏剧表演艺术的再现,为研究宋金戏剧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候马名胜古迹:金代砖墓

金代砖墓是考古工作者于1959年在山西省侯马市西郊牛村南发掘的,当年迁移复原于市内。 金代仿木砖墓建于金卫绍王大安二年1210年,即金章宗明昌七年1196年,墓主为金代董明、董海。两墓均为"四合院"形式,南廊北厅东西厢房。

墓室四壁用砖雕出墓主人的家居生活情景。装饰的花木千姿百态,间有鸟雀,生动活泼。北壁雕出的五个作戏彩俑,造型优美,颇为罕见,比如"尉迟恭章鞭夺槊"等刀马人物,亦英姿勃勃。砖雕在我国历史悠久,但宋金时发现很少,此砖墓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美术、雕刻、戏剧等均有重要价值。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