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的历史简介

人气:383 ℃/2022-05-30 08:50:27
【导读】 西周的历史简介,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周朝存在约800年.从公元前11世纪中期到公元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可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为中国历代最长的王朝。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西周先周部落原来活动在渭河流域。周的始祖姬弃在夏代时做过...

周朝存在约800年.从公元前11世纪中期到公元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可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为中国历代最长的王朝。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

西周

先周部落原来活动在渭河流域。周的始祖姬弃在夏代时做过农官,被后人称为“后稷”,尊为农神,相传为黄帝直系后裔。周文王姬昌做了部落首领之后,广求人才,征服周围一些部落,扩张势力,为灭商做了准备。周文王死后,他的儿子周武王姬发继位。周武王在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与800诸侯会盟后约二年,兴兵灭商。武王死后,成王继位,因年纪小,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摄政。周公辅助成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巩固其统治,包括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井田制等。

周朝为了有效地控制广大被征服的地区和部族,分封姬姓贵族、功臣和联盟的异姓部落首领为诸侯,到各被征服地区去建立政权。西周初年一共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姬姓的达53个之多。周天子直接控制的地区称为王畿,包括都城镐京周围的关中平原和洛邑周围的河洛地区。

在分封制的基础上,建立起以周天子为首的封建领主制贵族统治。周朝的宗法制规定,周天子是全体姬姓宗族的大宗,是最大的族长。各姬姓诸侯是小宗,要服从大宗。周天子的王位和诸侯的封爵由嫡长子宗子继承。这种宗法制和配合宗法制制定的礼乐和刑罚,成了维护周王朝统治的支柱。

西周前期统治秩序稳定,社会经济渐渐得到发展。农业是西周的主要经济部门,实行井田制,已经开始使用铁制农具。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的重要部门,制作技术比商代有所发展,产量也比较多。

西周一共传了12个王。第十个王周厉王统治时,实行专利政策,垄断山林川泽之利,不让国人都城中的平民前往采樵渔猎,并派人监视国人的活动。公元前841年,国人举行暴动,把周厉王赶跑了,由周公和召公临时主持政事,称为“共和行政”。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端。

西周最后一个王是周幽王,他宠爱妃子褒姒,废掉申后,引起申后父亲申侯的不满。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犬戎等部落攻人镐京,杀了周幽王,西周灭亡。

东周

公元前771年,犬戎杀幽王,灭西周。第二年前770年,周幽王太子宣臼由镐京迁都于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迁后之周王朝为东周。周赧王59年前256年,东周为秦所灭,共传25王,历时515年。东周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至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之为“春秋时期”,自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则被称为“战国时期”。

1 东周春秋时期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那时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以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 谁战胜了,谁就召开诸侯国会议,强迫大家公认他的“霸主”地位。 先后起来争当霸主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把他们称为“春秋五霸”。

在诸侯争霸的过程中,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数目逐渐减少,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春秋末年,长江下游和钱塘江流域的吴国和越国,也参加了争霸战争。 起初,吴国打败了越国,强迫越国臣服。 越王勾践天天舔尝苦胆,立志报仇。 他注意增加生产,训练士兵,积聚力量。 经过长期努力,越国终于重新强盛起来,最后灭掉了吴国。 春秋时期,铁器已经在农业、手工业生产中使用。农业生产中使用铁锄、铁斧等。铁器坚硬、锋利,胜过木石和青铜工具。 铁的使用,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那时,也开始用牛耕地。耕作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起来。 一些贵族把公田化为私田,逐渐采取了新的剥削方式,让种田的劳动者交出大部分产品,保留一部分产品。

2 东周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中国的战国时期,经过春秋长期激烈的争霸战争,到战国开始,主要的诸侯国有齐、楚、燕、韩、赵、魏、秦等七国,历史上称之为“战国七雄”。

东周时期,以农田灌溉为重点的水利建设高潮逐渐兴起。水利工程有多种类型,如陂塘蓄水、灌溉分洪、渠系灌溉以及多首制引水等。东周的建筑技术已有很高的水平。著名的鲁班,即鲁国人公输般,是土木工匠中的杰出代表,后人尊称为祖师。考古发掘所见东周的建筑遗迹,多为宫殿遗址,出土的建筑构件以瓦当最为常见,还有青铜斗拱、青铜饰件和青铜屋模型等。由此可以想见东周宫殿建筑的宏伟壮观。东周时期,大国争霸,战乱频繁。各诸侯国为其政治、军事和经济的需要,在商、西周交通干线的基础上,不遗余力地将道路扩展到更为遥远险绝的地方,因而在客观上促进了交通的发展。东周的丝绸西传路线甚至横贯欧亚大陆。当时马车的使用已很普遍。这时,天子直辖的“王畿”,在戎狄不断袭扰和诸侯不断蚕食下,大大缩小了,最后,仅剩下成周方圆一二百里,即今河南西部一隅的地盘;同时,天子控制诸侯的权力和直接拥有的军事力量,也日益丧失。天子不仅经济上有求于诸侯,政治上也往往受诸侯的摆布。 但天子以“共主”的名义,仍然具有号召力。因此,一些随着地方经济发展逐步强大的诸侯国,就利用王室这个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积极发展自己势力。

周代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转折时期,为中华文化的总成形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都对后来历代产生影响。特别是以周代形成的《周易》作为“群经之首”文化源头,为后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兴起产生深深的印迹,以至于对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