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鸿门宴练习题含答案

人气:111 ℃/2022-05-27 19:33:59
【导读】 高一语文鸿门宴练习题含答案,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鸿门宴这篇文言文出现在高一语文课本中,学生学习过后课通过练习巩固知识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鸿门宴练习题,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一语文鸿门宴练习题【识记与理解】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读音有误的一...

鸿门宴这篇文言文出现在高一语文课本中,学生学习过后课通过练习巩固知识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鸿门宴练习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鸿门宴练习题

【识记与理解】

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鲰zōu生 美姬jī 飨xiǎng士卒 要yāo项伯

B、玉玦qué 瞋chēng目 目眦cī尽裂 孰与君少长cháng

C、戮lù力 刀俎zǔ 与臣有郤xì 按剑而跽jì

D、樊哙kuài 姓靳jìn 置车骑jì 奉卮zhī酒为寿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叔父 沛公起如厕去,往 窃为大王不取也私下里

B、乃令张良留谢感谢 其意常在沛公神情,神态 大王来何操品德,品行

C、若属皆且为所虏辈,群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 亡去不义逃跑

D、度我至军中估计 不胜杯杓能承担,能承受 孰与君少长和……相比,哪一个……

3、下列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 是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B、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C、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

D、备他盗之出入于非常也

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距关,勿内诸侯 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C、令将军与臣有郤 D、杀人如不能举

5、下列句子与“为击破沛公军”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得复见将军于此 B、吾属今为之虏矣

C、竖子不足与谋 D、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按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1沛公军霸上2范增数目项王3籍吏民,封府库4刑人如恐不胜5素善留侯张良6项伯杀人,臣活之

7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8沛公欲王关中 9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10吾得兄事之

A、1 23 4 8/ 6 7 9/ 5 /10

B、1 23 4 / 6 7 9/ 5 /8 10

C、1 23 4 / 6 7 8 9/ 5 10

D、1 23 4 /5 / 6 7 9 8 /10

7、下列句子中与“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中的“因”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座 B、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C、为山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 D、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樊哙覆其盾于地 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B、客何为者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或师焉 ,或不焉

D、寿毕,请以剑舞 籍何以至此

【阅读与鉴赏】

◆课内阅读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9、下列两组句子中的“请”字和“举”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请以剑舞 ③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②臣请入,与之同命 ④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10、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第二天带领一百多人马到达鸿门向谢罪项羽,认为自己不居功,两人有了隔阂是因为小人从中作梗,讨好项羽的同时还除了内患,突出了刘邦老谋深算、随机应变的人物特点。

B、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示意多次目的是向项羽表明自己的忠心。

C、范增有远见,认为如果不借此机会杀了刘邦,以后就会成为刘邦的阶下囚了,但项羽却为人心肠太软,下不了手,所以就与项庄合谋要借舞剑杀了刘邦。

D、项伯也拔出剑舞起来,并常常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刘邦,但项羽不加制止。可以看出他是不主张杀死刘邦的,反映项羽胸无城府、优柔寡断、刚愎自用。

11、以上文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请稍作分析。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通“纳”。接纳

B、瞋目视项王睁开眼睛?

C、项王按剑而跽曰长跪?

D、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13、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项王按剑而跽曰 ②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③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④若属皆且为所虏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常以身翼蔽沛公”中“翼”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头发上指 B、此亡秦之续耳

C、拔剑撞而破之? D、沛公今事有急

15、请翻译划线句子。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16、在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是《史记》的艺术特点之一,请结合以上所选文段简要概述人物之间的矛盾争端,并说说反映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不少于30字

◆拓展阅读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①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示鲁,鲁父兄乃降。始,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后下,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

诸项氏枝属,汉王皆不诛,乃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项氏,赐姓刘。

注:舣①:yǐ使船靠岸

《史记•项羽本纪》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父绐曰 哄骗,欺骗

B、愿为诸君快战 痛痛快快地打一仗

C、期山东为三处? 期望,要求

D、汉军皆披靡 惊溃散乱

点击下一页分享更多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