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急救常识

人气:304 ℃/2021-02-25 08:02:39
【导读】 医护急救常识,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人体总血量约有5000—6000ml。出血是战伤中的主要并发症。急性出血大量出血出血量超过800—1000ml可引起休克,造成死亡。因此在急救过程中,要重视做好伤员的止血工作。止血对挽救伤员的生命具有...

人体总血量约有5000—6000ml。出血是战伤中的主要并发症。急性出血大量出血出血量超过800—1000ml可引起休克,造成死亡。因此在急救过程中,要重视做好伤员的止血工作。止血对挽救伤员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人工呼吸

当呼吸停止、心脏仍然跳动或刚停止跳动时,用人工的方法使空气出入肺脏,以供给组织所需要的氧气,这种方法称为人工呼吸法。常用于窒息、煤气中毒、药物中毒、溺死及触电等急救。人工呼吸方法很多,以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最常采用和最为有效。口对口人工呼吸法适用于呼吸道无阻塞的病人。具体方法是:①将病人移到空气流通处,解开衣扣,以免障碍呼吸;②取出口腔内泥土、血块、黏液等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③病人仰卧,急救者俯于病人一侧,一手托住病人下颌并尽量使头部后仰;④急救者用托下颌的手掰开病人的口,另一手捏紧病人的鼻孔不使漏气,以便向口内吹气入肺;⑤急救者深吸一口气,对准病人口内吹气,直至病人的前胸壁扩张则停止吹气;⑥吹气停止后,急救者迅速移开紧贴的口,并立即放开鼻孔,病人胸廓自行弹回而呼出空气。重复上述动作,每分钟约20次左右。人工呼吸操作不可间断,不要轻易放弃抢救,直到被救者恢复呼吸或结合其他表现证明其确实不能挽救为止。

胸外心脏按摩

胸外心脏按摩是发生心跳骤停时依靠外力挤压心脏来暂时维持心脏排送血液功能的方法。具体方法是:病人仰卧,背部垫上一块硬木板,或将病人连床褥移到地上,操作者跪在病人身旁,用一手掌根部放在患者胸骨体的中、下1/3交界处,另一手重叠于前一手的手背上,两肘伸直,借操作者的体重,急促向下压迫胸骨,使其下陷3厘米对于儿童所施力量要适当减少然后放松,使胸骨复位,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约70次至80次。按摩时不可用力过大或部位不当,以免引起肋骨骨折。胸外心脏按摩不能有效进行气体交换,因此,要同时配合人工呼吸。

休克的急救

病人经受严重创伤、大出血、骨折等时,常常并发一种危急情况,表现为脸色苍白、四肢发冷、体温降低、脉搏细微、血压下降、瞳孔放大、神志不清,这种综合现象称为休克。严重的可出现昏迷或大小便失禁等情况,如不及时急救可能造成死亡。外伤中的大出血、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骨折等是引起休克的主要原因,严重感染、过敏、中毒、心脏疾患也是发生休克的常见原因,严寒、高热、饥饿、疲劳、剧痛及精神过度紧张亦为发生休克的诱因。

一休克的临床表现。

早期:休克开始时,病人有短时间的精神兴奋,后出现烦躁不安、面色发白、口渴、呼吸浅而急促、脉搏快而有力、四肢凉而多汗、脉压减小。这些症状可持续几分钟至几十分钟,若不注意观察和及时抢救,则可能使休克转向晚期。晚期:病人可能出现极端口渴、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眼球下陷、皮肤及口唇苍白、冷汗淋漓、脉速而微弱、浅表静脉不充盈、呼吸浅快或不规则,体温低于正常、血压急骤下降、尿量减少、瞳孔散大、意识朦胧甚至进入昏迷。

二休克的预防和急救。具体的措施有:

1、立刻止血。如因出血而引起的休克,应立刻选择适宜的止血法,使出血停止。

2、减少疼痛。由于重伤、骨折或灼伤等发生的疼痛,容易刺激神经而引起休克,要立刻上夹板、吃止痛片等,以减轻疼痛。

3、保持温暖。寒冷也容易诱发休克,对于骨折、灼伤、出血等病人,在天气寒冷时,要特别注意保暖。

4、头放低仰卧。休克病人的睡眠姿势,除头部或胸部有较重的创伤外,一般应采用头低脚高仰卧式,以避免发生脑贫血。

5、安静休息。安定病人情绪,避免或减少搬动。

6、根据发生的情况进行处理。如喝些热茶或糖水腹部内脏受伤者不能喝,嗅氨水及施行人工呼吸等。

7、针刺疗法。取人中、内关穴,用间歇刺激法,进针后,每隔四五秒钟刺激一次,经过二三分钟仍不恢复,再加刺内关。伴有昏迷时,加刺十宣、涌泉等穴位。

经过上述抢救处理后,尽快转送医院。转送途中应加强对病人的观察,注意体位、保暖、止血、减轻震动等,以免加重病情。

战伤救护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先我军后战俘。

第二,灵活、有效地运用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五项救护技术。

通气的方法

通气不良所致的呼吸困难乃至窒息,是战伤中的最紧急状态,如果处理不当,可在极短时间内造成伤员死亡。战伤造成的呼吸困难多由气道阻塞或气胸换气不畅引起。

气道阻塞的主要原因是血块、泥块、呕吐物等异物堵塞气道,对异物堵塞气道的常用急救方法有:

1、击背法。伤员清醒可取坐位,若昏迷可取半俯卧位。抢救者一手支托伤员胸骨部,用另一手掌猛击伤员背部两肩胛骨之间,4—5次奏效时,堵塞上呼吸道的异物可被清除。

2、指抠咽喉法。先将伤员头部仰起,一手用拇、食指将舌连下颌一起拿住,上提;另一手指伸入咽部,将堵塞异物抠除。

3、推压腹部下胸部法。以手用力推压上腹部或下胸部4—6次,将空气从肺内压出,造成人工咳嗽,咯出堵塞异物。

止血的方法

1、指压止血法。用手把出血动脉的近心端压在附近的骨面上,阻断血流以达到临时止血目的,多用于头、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这种方法是临时急救的止血措施,不能持久,止血后应更换其他止血方法。

1头顶部出血。在耳前对准下颌关节上方,指压颞浅动脉。

2颜面部出血。用食指或拇指压迫同侧下颌骨下缘、下颌角前方约3厘米处的面动脉。

3头面部出血。用拇指或其他四指压迫同侧气管外侧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之间的颈总动脉,绝对禁止同时压迫两侧。

4肩腋部出血。用拇指压迫同侧锁骨上窝中部的锁骨下动脉。

5前臂与上臂出血。用拇指或其他四指压迫上臂内侧沟处的肱动脉。

6手部出血。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腕横纹梢处的尺、桡动脉。

7下肢出血。大腿及其以下动脉出血,自救时可用双手拇指重叠用力压迫大腿上端腹股沟中间稍下方的股动脉。互救时可用手掌压迫,另一手压在其上。

8足部出血。用两手食指或拇指压迫足背中部近脚腕处的足背动脉和足跟内侧与内踝之间的胫后动脉。

2、压迫包扎止血法。适用于中小动脉、肢体静脉、毛细血管出血。具体方法是:用无菌纱布或洁净的毛巾、手帕等放在出血部位,而后用三角巾或绷带进行包扎。注意松紧度要适当,能达到止血目的即可。

3、加垫屈肢止血法。在肘膝关节的屈侧加垫,屈曲肢体,再用三角巾等缚紧固定,可控制关节远侧肢体出血,疑有骨折时禁止使用此方法止血。

4、填塞止血法。用1—2层无菌纱布铺盖伤口,再用纱布或其他急救敷料填塞在创口内,外面加压用绷带固定。

5、止血带止血法。在四肢大出血急救处置之中,止血带止血法是最有效、最简单、应用最多的一种止血方法。例如,勒紧止血法:先在出血伤口近心端动脉上放一块布料或纸卷做的垫子,然后用三角巾叠成带状,或用手帕等就便材料绕肢体1—2圈勒紧打一活结,或用枪通条、笔杆、小木棒等插入其中,一提二绞三固定。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