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人气:380 ℃/2024-02-19 13:37:43
【导读】 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说到,人们毫无疑问会想到北京故宫。那蕴含着我们祖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下面是小编收集的相关资料,大家可以从中感受北京故宫的魅力。基本情况北京故宫博物院The Palace Museum,建成于民国14...

说到,人们毫无疑问会想到北京故宫。那蕴含着我们祖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下面是小编收集的相关资料,大家可以从中感受北京故宫的魅力。

基本情况

北京故宫博物院The Palace Museum,建成于民国14年10月10日,即公元1925年10月10日,是我国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清代宫中旧藏。

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故宫即紫禁城内。北京故宫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1987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整个紫禁城宫殿建筑是中国现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伟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故宫博物院是国家一级博物馆,2012年单日最高客流量突破18万人次,全年客流量突破1500万人次,可以说是世界上接待游客最繁忙的博物馆。

建筑介绍

紫禁城概况

紫禁城宫殿北京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城中心,东西宽753米,南北长961米,占地面积723600余平方米,周围环以10米高的城墙和52米宽的护城河。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南名午门,北称神武门,左右为东华门、西华门,其中午门为参观,神武门为参观出口。城内古建筑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一说为163,000平方米,整组宫殿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布局与形制均严格按照封建礼制和阴阳五行学说设计与营造,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外朝:紫禁城前半部南半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东西辅以文华殿和武英殿,统称为“外朝”,是明、清两代皇帝办理政务、举行朝会及其他重要庆典的场所。三大殿建于高8.13米的3层汉白玉石台基上。

内廷:紫禁城后半部统称“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即"后三宫",左、右为东、西六宫,后为御花园,这些是皇帝、皇后、妃嫔们的寝宫和活动场所。在此以外,东有皇极殿、宁寿宫、养性殿、乐寿堂等建筑,习称外东路,为准备皇帝退位后生活所建。西有慈宁宫、寿康宫、寿安宫等建筑,习称外西路,专供皇太后、太皇太后、太妃、太嫔等起居之用。皇子们的居所原在东、西六宫之后,称东、西五所,后迁至宁寿宫之南,称南三所。乾清门外东有九卿值房,为九卿值班处;西有军机处,为军机大臣值班所。养心殿位于西六宫南,为雍正以后清朝皇帝日常办公的地方,同时用于召见臣僚。与之相对称的地方为奉先殿,是供奉祭祀祖先处。

太和殿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初名奉天殿,明嘉靖时改名皇极殿,清顺治时始称太和殿。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重建。

太和殿是现存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高大的建筑,是封建皇权的象征。这里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大典的场所,皇帝登极、大婚、册立皇后和每年的春节、冬至节、皇帝生日以及公布进士黄榜、派将出征、宴会等大的庆典活动都在这里举行。

中和殿

中和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历经三次火灾,现存为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重建。每逢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典礼前,先在此休息,接受官员的跪拜礼。每年春季祭先农坛,也先在此阅视祭文。祭祀地坛、太庙、社稷坛的祝版,也在此阅视。

保和殿

保和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清乾隆时重修。每年除夕,皇帝在此宴请少数民族王公大臣。自乾隆后期,这里便成为举行科举殿试的场所。

养心殿

养心殿建于明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清雍正年重修,作工字形建筑,分前后两殿。自清雍正以后,皇帝寝宫移至后殿,前殿成为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接见臣工的地方。东暖阁是同治、光绪皇帝年幼时,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地方。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溥仪在此召开“御前会议”,作出退位决定。西暖阁是清代皇帝批阅奏章,或与亲近大臣密商之处。西暖阁西侧另一小室为乾隆皇帝最著名的书房之一三希堂。

乾清宫

乾清宫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现存建筑为清嘉庆三年1798年所建,是明清皇帝日常起居和处理政务的地方,自清雍正移居养心殿后改为接见外国使臣的场所。

交泰殿

交泰殿建于明嘉靖年间,顺治、康熙和嘉庆年间重修,原为皇后千秋节受庆贺礼的地方,清代用来存放“清二十五宝”御玺。

坤宁宫

坤宁宫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明代属皇后的寝宫,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仿盛京清宁宫的式样重修。西端四间辟为萨满教祭神的场所,东端二间是皇帝大婚的洞房,年幼登基的康熙、同治、光绪三位皇帝均在此成婚。

文华殿

文华殿初为皇帝便殿,明天顺、成化两朝,太子践祚之前,先摄事于文华殿,嘉靖十五年1536年改为皇帝便殿,清康熙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始重建,为明清皇帝经筵之所。

武英殿

武英殿始建于明初,明代于武英殿设待诏,择能画者居之。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春攻入北京,在四月二十九日于武英殿草草举行了即位仪式。清兵入关后,摄政王多尔衮以武英殿作为理事之所。康熙皇帝开始将这里作为刊刻典籍之所。

金水桥

位于太和门广场,共5座,单孔拱券式。广场南部自西向东蜿蜒流淌着一条如弓形的金水河,这就是所谓的“内金水桥”。这是紫禁城内最大,也是最壮观,最华美的一组石桥。正中的是御路桥,供皇帝专用。东西两侧为王公桥,供皇室成员、亲王大臣通行。再两侧为品级桥,供三品以上官员行走。功能和天安门前的外金水桥相同。

藏品介绍

虽然有部分清宫旧藏文物于1948到1949年迁往台北故宫,但通过收回溥仪私带出宫的珍品,接受民间捐赠,并参与考古发掘,故宫博物院在1949年以后进一步丰富了馆藏,文物总数达到1807558件,其中珍贵文物1684490件、一般文物115491件、标本7577件,涵盖几乎整个古代中国文明发展史和几乎所有文物门类。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