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陋室铭爱莲说测试试题及答案

人气:487 ℃/2024-06-02 13:51:29
【导读】 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陋室铭爱莲说测试试题及答案,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每到语文考试之前,认真的去做好语文试题卷也是一种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对于这种学习方法,你认可吗?让我们来做一做这套试卷吧!现在请欣赏小编带来的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陋室铭爱莲说测试试题。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陋...

每到语文考试之前,认真的去做好语文试题卷也是一种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对于这种学习方法,你认可吗?让我们来做一做这套试卷吧!现在请欣赏小编带来的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陋室铭爱莲说测试试题。

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陋室铭爱莲说测试试题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1分

苔痕鸿儒案牍甚蕃

德馨淤 泥 洗濯清涟

隐逸亵 玩 鲜 有闻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10分

斯 是陋室 鸿 儒

无案牍之劳形可爱者甚蕃

出淤泥而不染濯 清涟

不妖不蔓不枝

亭亭净植亵玩

三、辨别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5分

1.水陆草木之花 之: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之:

4.孔子云:何陋之有? 之:

5.渔人甚异之。 之:

四、根据诗文内容填空28分

1.《陋室铭》选自《 》,作者是 朝代著名诗人 。

2、 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例如《陋室铭》用的就是 韵。有 等字在句末做韵脚,读来琅琅上口。

3.《陋室铭》处处紧扣 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

4.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陋室铭 》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5.《陋室铭》中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 ;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

6.《爱莲说》选自《 》,作者 ,是 时著名的 家,“元公”是他的 。

7.《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 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 为莲的总陪衬,以 和 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 、 。

8.《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

9.《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五、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0分

译: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

6、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

六、阅读训练36分

㈠课内巩固

一13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加点的字词。4分

1名: 2灵:

3德馨: 4鸿儒:

2.这篇短文的主旨句是: 。2分

3.从上文找出3句对偶句。3分

1 2

3

4.请你试着对对联。2分

1上联:吉羊辞旧岁 2上联:银羊摇尾去

下联: 下联:

二14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加点的字词。5分

①妖: ②益: ③植:

④鲜: ⑤宜:

2. :“淤泥”和“清莲”是写莲花的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写莲花的 ;“香远益清”指莲花的香味;“亭亭净直”指莲花的整个形体姿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是从观赏者的角度说的,写她 。正因为莲花具有不染、不妖、不蔓不枝等的高贵气质,才会惹人喜爱,让 人肃然起敬。3分

3、你能说出莲与君子有哪些相似之处吗?3分

答:

4、本文主要写作者爱莲,为什么还谈到菊花、牡丹,用意何在?3分

答:

㈡课外拓展

齐人攫金9分

昔齐人有 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yù出售金者之所因攫jué抢夺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 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选自《列子》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清旦2、衣冠 而之市

3、适鬻金者之所4、徒见金

2、选出下列加点 “之”字与其他用法不同的一项: 1分

A、清旦衣冠而之市 B、适鬻金者之所

C、子攫人之金何 D、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3、翻译下列句子2分

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

译:

4、给文中划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2分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

5、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启示:

六、写作训练

请以“我爱 花”为题,写一篇300字以上的练笔。

[综合收敛]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解释下面的词语。

1峨冠: 2髯:

3 袒: 4 历历:

2.翻译下面的句子。

佛印绝类弥勒。

3.写出文中描写苏东坡外形特征的句子。

4.写出文中描写佛印外形特征的句子。

5.用横线在文中画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迁移整合]

东坡画扇 宋何莲

先生职临 钱塘江日①,有陈诉②负③绫绢钱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某④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以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⑤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⑥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⑦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踰⑧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而不得者,至懊恨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⑨ 。

【注释】①先生职临钱塘江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②陈诉:状告。③负:这里是拖欠的意思。④某:我。⑤姑:暂且。⑥发市:开张。⑦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判笔,判案用的笔。⑧踰:走出。⑨逋bū:拖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某家以制扇为业 2适父死

3至懊恨不胜而去

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公呼至询之指代制扇者 B、非故负之也故意

C、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其中 D、即以付之曰把

3.借助文后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

4.从文中看,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什么?苏东坡是怎样帮助制扇者的?

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陋室铭爱莲说测试试题答案

一、xīn tái rú dú

二、蕃 淤 濯 涟 逸 鲜 亵

三、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3、我只爱莲花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4、莲梗中间空,外面直,不生藤蔓,不长旁枝。

四、1、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有舒缓语气,协调音节的作用。

2、之:宾语提前的标志,有强调作用。

五、1、《全唐文》 唐代 刘禹锡

2、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何陋之有

4、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5、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6、《周元公集》 周敦颐 北宋 哲学 谥号

7、爱莲 草木之花 菊花 牡丹 隐逸者 富贵者 君子

8、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9、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六、一1、1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出名 2灵异

3品德高尚 4博学的人

2、1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

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1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2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3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5、1金猴迎新春 2金猴驾云来

二1、1多 2洗涤 3沾染污秽 4美丽而不端庄

5更加 6立 7很少 8应当

2、1的 2它,指明桃花林的奇景 3这件事 4到,动词

3、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1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2对于莲花的喜爱,跟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说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高洁;“中通外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正直;“不蔓不枝”——不攀附权贵;“香远益清”——大名远扬;“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廉行,仪态端正,令人敬重清高。

说明:映衬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另一个突出物点。在课文中,作者先用众多可爱的花作一般的映衬,再以菊和牡丹作重点映衬。菊,从正面映衬;牡丹,从反面映衬。描写莲是时,浓圈墨彩,工笔细刻,卓然超群的莲的形象,在草木之花的背景上,在菊牡丹二花的陪衬下,在画面上凸现出来,使人心驰神往。另外,本文还用隐逸者、富贵者映衬君子;用菊之爱、牡丹之爱映衬莲之爱,以此表明作者与众不同,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看了的人还看:

1.初中语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2.初中语文中考试卷

3.2016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4.初一语文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