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及其有效教学

人气:175 ℃/2024-04-21 16:43:26
【导读】 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及其有效教学,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针对基础教育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鲜明地提出了新的语文课程理念。新课程倡导具有“主动参与,交流合作,乐于探究”特征的新学习方...

针对基础教育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鲜明地提出了新的语文课程理念。新课程倡导具有“主动参与,交流合作,乐于探究”特征的新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什么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所有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它包括建立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和学生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只有那些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能在教学内容上深入并能丰富学生经验,能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能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活动时空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

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充分证明:只有在如下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才会是真正有效的学习:①感受到别人在关心他们;②对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很好奇;③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④在任务完成后得到适当的反馈;⑤看到了成功的机会;⑥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⑦感受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不足,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目标。

合作学习具有群体性、互动性、互助性、活动性、形式多样性等特征。群体性指在两人及两人以上的群体中进行,相对于个体学习;互动性指成员之间有语言、情感上的交流,有行动上的配合,有心理和行为上的相互影响;互助性指成员之间的互教互学,相互帮助、相互激励;活动性指学生主体有相互切磋、共同探讨或协作的实际活动,而非传统教学中的被动听讲;形式多样性指合作学习可与多种方式方法配合,产生相倚练习、讨论、角色扮演、团体调查、合作探究等多种形式。

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如果学生长期处于个体的、竞争的学习状态之中,久而久之,学生就很可能变得冷漠、自私、狭隘和孤僻,而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

研究表明,要提高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有效的办法是促进他的情感和社会意识方面的发育,而不是单纯集中力量猛抓他的学习。

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共同工作来实践其社会技能。在合作式的小组学习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的领导意识、社会技能和民主价值观。

3.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调查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从而获得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这样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学习相对的是接受学习。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主要目标。

这里所说的自主学习意义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是指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高质量的学习。而合作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与“竞争学习”。探究学习发现学习则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三种学习虽然各有侧重,但共同的特点是开放性、主动性、体验性和创造性,共同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和能力。张扬个性,鼓励创新,这是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基本价值取向。

二、新学习方式下的有效教学

在我们过去的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由于教学大纲规定了过多的知识点,使得教师只能用简单的“授一受”的教学方式来进行。今天,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重要变化之一就是减少了知识点,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出了更多的空间,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更多地强调并运用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的方式。只有自主学习才能帮助学生确立自主的尊严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新课程”所倡导的这一学习方式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基于自主学习的观念,有效教学应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①让学生明确通过努力而达到的目标,并且明白目标的达成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②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促使学生在更复杂的水平上理解;③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帮助学生达到更复杂的水平的理解;④适时与挑战性的目标进行对照,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清楚的、直接的反馈;⑤能够使学生对每个学习主题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形成对于事物的概念框架;⑥能够使学生迁移知识并发现和提出更为复杂的问题,有进?步探究的愿望。一言以蔽之,有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这必定不可缺少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