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导读3 点点点是什么梗

人气:198 ℃/2021-09-11 04:13:31
【导读】 三点导读3 点点点是什么梗,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本文节选自《礼记·大学》。《礼记》作为十三经之一,是一部资料汇编性质的书,其中记载和论述了先秦时期的礼制、礼仪,解释了仪礼,此外还有专门记录孔子和弟子的言论、孔门和时人杂事以及记述修身做人准则的部分。...

本文节选自《礼记·大学》。《礼记》作为十三经之一,是一部资料汇编性质的书,其中记载和论述了先秦时期的礼制、礼仪,解释了仪礼,此外还有专门记录孔子和弟子的言论、孔门和时人杂事以及记述修身做人准则的部分。

《大学》一章重在阐释修身做人的准则。节文以“诚意”为中心,论证说理简练有力,用了喻证、反证、例证等论证方法对“诚意”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诚意”进行了透彻精辟的阐释。

选文开头用了古文中常见的句式“所谓……者,……也”对“诚意”进行了解释。“诚意”指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即忠于自己的内心,不欺骗自己。就像朱熹说的那样,我们要求诚意不是为了别人,只是为了自身修养的满足。

那么要如何才能做到“诚意”呢?文中说到“君子必慎其独也”。《十三经注疏》中孔颖达于此疏曰:“明诚意之本,先须慎其独也。”

为何要慎独?选文第二段用了反证法,通过小人在独居时的表现来说明君子独居要谨慎。小人独居时往往容易生是非,坏事做尽,但见到君子的时候就会掩藏起自己的恶行,更甚者,会标榜自己德行的美好。这种前后不一致的假诚意是作者所要否定的,是需要君子警醒、留意的。作者虚设了小人自认在独处状态下对自己“无所不至”的“不善”之行不被人察觉的情态,但是君子看小人的这番表演就像人对自己肺、肝的了解一样,“昭然明察矣”。小人这种展现在外的“不善”的行为、自以为不会被人发现的掩耳盗铃的心态,与见到君子厌然掩饰的行为、丑行昭然若揭的情形的对比,使作者发出“则何益矣”的感叹。段落最后作者用“诚于中,形于外”这一传统哲学关于内外定论的辩证关系进行总结,对这种在独处的状态下的对内在心灵的“自欺”进行否定,对因时、因人而变的非自我约束行为,进行非“自谦”进行否定,强调君子应当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选文第三段引用曾子的话继续对独处状态下的“自欺”行为进行否定。人生活在“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环境下,必须严格约束自我的行为,从约束诚意的外在行为开始,确保其内心的诚意。

文末用了比喻的手法进一步说明君子要“精诚其意,在内心不可虚也”,同时,也展示了做到“诚意”后的美好图景:就像家庭富裕了才会使自己的房屋有光彩,有道德的人才会使自己的内心得到温润,心胸宽广了身体便会安泰舒适一样,只有做到了“诚意”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为人敬重的君子。

文章论点明晰,说理通俗、自然、生动,取喻、取例皆自身边,语言质朴,道理深刻,是古代说理文的典范。

本文中有很多特殊的文言现象在读文时需要注意、总结:

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用作使动,会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文中“诚意”的“诚”解释为“使……诚实”,最后一段中的“富润屋,德润身”中“润”解释为“使……润”,这里指“使……有光彩”。

2.词义与读音。古文中字形相同读音不同的字,往往可以结合词性、词义来区分记忆。如文中“如恶恶臭,如好好色”一句中的两个“恶”字和两个“好”字读音各不相同。前一个“恶”音为wù,作动词使用,意为“讨厌”;后一个“恶”音为è,作为形容词使用,意为“不好闻的”。前一个“好”音为hào,动词,意为“喜好”;后一个“好”音为hǎo,意为“好的,漂亮的”。另外,“臭”音为xiù时,意为“气味”,音为chòu时,就是指与“香味”相对的“臭味”。“胖”音为pàng时,指“肥胖”,在成语“心宽体胖”中音为pán,指“安泰、舒适”。

3.常见句式、固定搭配。“所谓……者,……也”为判断句,多用来下定义。“如……然”,解释为“像……的样子”。

1.下列哪句话中加点字的用法与“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相同?

A.范增数目项王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C.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D.常以身翼蔽沛公

2.翻译下面句子。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附:参考答案

1.C 2.答案略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