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自然地理知识点与学习方法

人气:281 ℃/2021-12-08 20:37:57
【导读】 高二自然地理知识点与学习方法,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要想学好高中地理,先要知道“地理”是说什么的。,地理又分为很多种,高二自然地理知识点有哪些?小编在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自然地理知识点汇总▐ 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

要想学好高中地理,先要知道“地理”是说什么的。,地理又分为很多种,高二自然地理知识点有哪些?小编在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自然地理知识点汇总

▐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

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统——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外部:

1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2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自身:

3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周期11年

2影响:发出电磁波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发出高能带电粒子——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

影响地球气候、灾害——水旱灾害,诱发地震

4.自转、公转的特点

5.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2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3地转偏向力: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6.昼夜长短的变化

1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夏至到秋分,秋分到冬至,北半球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

2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3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4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7.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2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3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4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5直射问题:一年之中,有两次直射的是南北纬回归线之间,有一次直射是南北纬回归线。没有直射的是南北纬回归线分别到达南北极的纬度。

6日出日落:昼夜长短。日出变早,日落同程度变晚。 7影子问题:太阳高度角变小,影子变长。

8.四季的变化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9.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

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的三大类

1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

2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

3变质岩变质作用。

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三大类岩石转化图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

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u型、流水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山前;河漫滩——河流中下游;三角洲——入海口; 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

冰川侵蚀冰斗,角峰、冰川地貌冰碛地貌

3.六大板块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

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

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

4.大气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

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

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3大气垂直运动

地面冷热不均。大气水平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直接原因

4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示意图,山谷风、海陆风、城市热岛。

5.气压带和风带

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 个风带。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图,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与气候干湿冷热,地图册

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

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

2中纬度环流:

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形成温带多雨带。

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温哥华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

3高纬环流:

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地区。

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

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移动的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

△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带。

6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

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低纬信风带控制

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7北半球受影响的气压中心

冬季一月,亚欧大陆:亚洲高压,太平洋:阿留申低压。

夏季七月,亚欧大陆:亚洲低压,太平洋:夏威夷高压。

6.常见的天气系统

在低压槽上形成了锋面系统。

锋面与气旋是一个整体高压系统是没有的

反气旋,中心高,四周低。多晴朗干燥天气。

7.水循环循环示意图

1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

2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意义:维持全球水量平衡;维持全球热量平衡;更新陆地水资源;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中纬度半湿润半干旱区,若降水量不变,增温将加速陆地蒸发,使土壤中水分减少,导致作物产量下降。对工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升高将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明显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

8.常见的自然灾害

水灾、旱灾、台风、暴雨、寒潮、沙尘暴、暴风雪、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了解它们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方法就是八个字“以图说理、寓理于图”。

图形既是地理学习的内容,也是地理学习的工具,同时也是地理试题和考试的载体。而大多数同学都忽视了图形的重要性。

具体而言,大家平时做题过程中常见的图形可以分为四类:区域地图包括等值线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

区域地图包括等值线:完整的比如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局部的如亚洲地图、山西地图。有时候还会加入各种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比如世界气候类型图、中国人口分布图等。这类图形是高中地理学习的基础,是地理综合能力提升的基础。

统计图:各种统计图表如曲线图、饼状图、柱状图、数据表格、正三角形统计图等。这类图形体现了地理知识的数理规律,本质上是要求大家用数学方法研究地理现象和原理。属于地理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尤其是对于数学功底比较差的同学来说,这类题目确实很难。而且很不幸地告诉大家,这类图形是目前高考出题和考察的重点,比例呈上升趋势。

示意图:通过各种图形、箭头、草图等来讲解一个原理、这类型图叫做示意图。主要作用是帮助大家理解抽象的地理原理。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较多,试题中出现较少。示意图是非常好的学习工具。

景观图:通俗地讲就是地理事物和景观的照片。帮助大家直观地认识地理事物。相较于前三类图形,这个不是重点。

综上所述,地理学习最好的方法就是熟悉图形,将所有知识点都依附于和根植于图形上,脱离文字,回归地理学科的特色。高中阶段,所有的地理知识加起来,大致有四百多个。那同学们应该掌握多少个基本图形呢?这个不好说,因人而异。熟练掌握的越多越好,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这里我只能给大家提最低要求,有七个图形是同学们必须掌握的。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我也在反复给同学们演示调用这些基本图形。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