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统筹基金每年清零_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人气:256 ℃/2022-11-09 20:25:43
【导读】 医保统筹基金每年清零_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原因分析,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摘要]文章对渝东南地区的642名农村教师进行调查,发现渝东南地区农村教师的专业精神不高、职业道德不稳、职业情感不深、职业幸福感不强、专业发展内驱力不足,其专业知识状况不好、专业能力较为薄弱,但精神面...

[摘要]文章对渝东南地区的642名农村教师进行调查,发现渝东南地区农村教师的专业精神不高、职业道德不稳、职业情感不深、职业幸福感不强、专业发展内驱力不足,其专业知识状况不好、专业能力较为薄弱,但精神面貌较好,有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网络的实际效果不理想,并对此现状进行了归因。

[关键词]城乡教育统筹 渝东南农村 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简介]秦波(1981- ),男,重庆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小学教师教育及专业发展。(重庆 400067)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FGB080529)和重庆市教育规划课题“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08-JJ-009)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4-0071-02

农村教育是直接影响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基础性工程,重庆要实现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目标,关键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有效解决。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渝东南地区,更是要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指引下,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农村基础教育工作,找准、用好城乡统筹这颗“指南针”,做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工作。

一、研究被试

在渝东南的酉阳、秀山、黔江、彭水、武隆等区县(自治县)的农村地区共近50所中小学中随机抽取700名教师作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642份,有效回收率为91.7%。

二、测查工具

采用《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调查问卷》,该问卷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课题“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对策研究”专用自编问卷,共82个项目,包括受访者基本信息(11项)和调查题目(71项)两个部分;访谈提纲是根据问卷并结合实际改编设计而成。

三、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1.关于教师队伍状况。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队伍总体素质不高,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急需加强。(1)入职渠道:主要以上世纪后期学校毕业分配为主(占63.1%),本世纪初通过民办转公办的教师数量大(占15%),公招竞聘的仅占3.1%;(2)年龄结构:年龄段分布比例失衡,以30~50岁的中青年教师为主;(3)教龄结构:5年以下占10%,6~10年占22%,11~19年占39%,20年及以上占29%;(4)学历:第一学历普遍较低,中师中专学历占51.2%,通过各种学历提高途径使得最后学历大专占23%、本科占60%,基本上实现了学历达标;(5)职称结构:初、中级职称为主(初级占45%,中级占44%),高级职称教师数量过少(占6%);(6)教师获取最后学历的途径:在职函授、自考为主,通过函授取得大专的占55.3%,通过自考获取学历的占13.2%;(7)性别结构:男女比例(男54%,女46%)相对均衡。可以预测,在今后5~8年和15~18年期间(即2015~2018年和2025~2028年)这两个时间段内,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会有大量教师退休,至少在数量上会出现大量断层。

2.关于教师专业精神。一是对教师职业的职业认识不清。对“中小学教师从事着非常神圣而有意义的工作”持“非常赞同”观点的仅占6%、持“基本不赞同”和“说不清楚”观点的却达74%;二是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认识不足。高达98.4%的教师认为家长更看重教师的师德师风,众多教师不安于教师职守,将专业水平定格在“基本上能应付目前的教学”的道德底线上;三是对教师职业的职业情感不深,57%的教师对自己职业的未来没有清楚的认识,高达39%的教师具有离职倾向;四是对教师职业的职业幸福感不强,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等历来不高,加之“臭老九”的历史评价,造成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强,尽管随着城乡统筹和绩效工资的实行,生活和工作条件总体上较以前有所改善,但是老师们对其社会地位的认识却出现了矛盾的两个极端——48%的教师认为“有所降低”,35%的教师认为“有所提高”;五是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发展内驱力不足,由于渝东南民族地区地处武陵山区,农村地区地理位置更处于劣势,加之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等因素的影响,农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不足,教师对专业水平自我评价偏高(41%的教师认为自己已成为成熟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缺乏内在动力及主动性并形成恶性循环。

3.关于教师专业知识。一是教育理论水平较低,老师们偏重于关注学科专业知识(即“教什么”)和教学技术性知识(即“怎么教”,含实践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中的教学技能部分),而对教育理论知识和一般科学文化知识关注度不够,问卷中关于“教师专业知识中最重要的知识”他们的选择依次是学科专业知识(占53%)、教育学科知识(占20%)、实践知识(占16%)、一般科学文化知识(占11%);二是对“新课改”的理解还不够透彻,老师们对新课程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似乎还局限于模糊的概念和理念上面,一半的教师甚至还不太清楚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的具体内容及维度;三是农村教师专业知识更新的外部支持系统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他们补充专业知识主要是通过自购书籍(占96.6%)、自家电脑网络(占64.1%)等自主提供途径实现的。此外,通过访谈还发现,当前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教师们对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学生安全的知识急需补充。

4.关于教师专业能力。一是偏重于教学操作能力,他们最希望专家们直接传授“书该怎么教”“如何把学生成绩搞上去”的“秘诀”,在教学中46.7%的教师很少用或偶尔在公开课时使用多媒体设备,10.1%的教师不会使用多媒体,甚至有15.5%的教师反映学校没有多媒体;二是教学认知和监控能力相对较弱,但对自己教学能力的自我评价却较高,仅有38%的教师认为自己对教学环节和教学资源完全了解,但高达60%的教师认为自己有独特的教学风格,70%的教师认为自己在解决问题时大多有条理有计划,58%的教师认为自己能因材施教;三是科学研究能力相对薄弱,92.2%的学校主要为“三课”(备课、听课、评课)活动,26.1%的教师缺乏发现问题、确定课题的能力,14.2%的教师缺乏文献查阅能力,学校缺乏阅读刊物,38%的教师坦言未读过专业刊物,40%的教师表示写过论文但未发表,但3%的教师坦言从未写过论文。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