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生地的副作用

人气:327 ℃/2022-04-09 16:18:31
【导读】 中药生地的副作用,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中药生地,别名生地黄,野地黄、山烟根等,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那么你知道有什么吗?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1、脾虚泄泻、胃虚食少、胸膈多痰者慎服。2、《雷公炮炙论》:勿令犯铜铁...

中药生地,别名生地黄,野地黄、山烟根等,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那么你知道有什么吗?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1、脾虚泄泻、胃虚食少、胸膈多痰者慎服。

2、《雷公炮炙论》:勿令犯铜铁器,令人肾消并白髭发,损荣卫也。

3、《本草经集注》:得麦门冬,清酒良,恶贝母,畏芜荑。

4、《品汇精要》:忌萝卜、葱白、韭白、薤白。

5、《医学入门》:中寒有痞、易泄者禁。

中药生地的功效与作用

1、清热凉血。本品味甘苦、性寒而入血分,能清营血分之热而凉血。用于温热病之高热、口渴、舌红绛,处方如清营汤。另外,本品通过凉血尚有止血之功效,可用于血热的各种出血症。

2、养阴生津。本品质润多液能养阴,味甘性寒能生津,有养阴润燥生津作用。用于温热病后期、邪热伤津者。另外,取本品滋阴清热作用,常用于治疗阴虚火旺的口干口渴、头晕目眩,处方如六味地黄丸。消渴病属热盛伤津者亦可用生地治疗。

3、既有止血作用,又有抗凝血作用。

4、抗真菌作用。地黄水浸剂对须疮癣菌、石膏样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及奥杜盎小芽胞癣菌等多种真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5、对内分泌的影响。生地具有对抗地塞米松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抑制作用,并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

中药生地的药用价值

1、生地治伤寒温病应发汗而不汗之,内蓄血者,并治鼻衄、吐血不尽,内有瘀血,面黄,大便黑:犀角一两,生地黄八两,芍药三两,牡丹皮二两。水煎,分三服。《千金要方》犀角地黄汤

2、生地治时气热毒在脏腑,欲发赤斑:地黄汁五合。上件药于锅中,以炼成了猪脂半斤相和,煎十余沸,滤去滓,入麝香搅匀。每服二合,尽服之,毒当从肉中为汗出,便愈。《圣惠方》

3、生地治热病,初觉烦躁头痛,腰脚疼:地黄汁三升,黄芩二分,生姜一分,白蜜半匙。上件药,细锉黄芩、生姜二味,以水一大盏,煎至六分。去滓,次入地黄、蜜,更煎三两沸。不计时候,分温二服。《圣惠方》解毒饮子

4、治小儿热疾,烦渴头痛,壮热不止:生地黄汁三合。上入生蜜半合和匀,时时与一合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圣惠方》

5、治吐血:生地黄汁一升二合,白胶一两,以铜器盛。蒸之令消。《医心方》单神方

6、生地治小肠实热,心中烦闷,小便出血:生地黄、白茅根各半两,葱白二茎。上三味,锉如麻豆大,水三盏,煎至一盏半,去滓,食前分温二服。《圣济总录》地黄汤

7、治心热肠风脏毒出血:生地黄半斤,研取汁,连渣,黄连四两,二味拌匀晒干。上末,炼蜜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食后麦门冬汤下。《医统》千金地黄丸

8、生地治妇人伤血不止,兼赤白带下:生地黄汁、益母草汁半碗。上件药,取水半盏,同煎至七分,日三五服。《普济方》地黄益母草汤

9、治跌骨碎破:用生地黄捣烂,熨热过之,日夜数易。若血聚,以针决之。《卫生易简方》

10、治伤肢折臂,断筋损骨,但有皮相连者:用生地黄研汁,好酒和服,一月筋皮连续;并杵碎,炒热封损处。《卫生易简方》

11、生地治因劳损尿血不止:生地黄汁五合,车前叶汁五合,鹿角胶三两捣碎,炒令黄燥。上件药,将二味汁相合,每于食前暧一小盏,调下胶末二钱。《圣惠方》

12、生地治产后小便出血:生地黄、生刺蓟各半斤。上捣绞汁,每服一小盏,食前饮下。《普济方》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