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附答案

人气:301 ℃/2024-03-22 15:56:55
【导读】 北京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附答案,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诗歌鉴赏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北京中考语文考试中的一个难点题型,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北京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欢迎大家提高练习。北京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疏帘...

诗歌鉴赏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北京中考语文考试中的一个难点题型,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北京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欢迎大家提高练习。

北京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一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疏帘淡月•秋思

张辑

梧桐雨细,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润逼衣篝①,线袅蕙炉②沉水③。悠悠岁月天涯醉。一分秋、一分憔悴。紫箫吹断,素笺恨切,夜寒鸿起。

又何苦、凄凉客里。负草堂春绿,竹溪空翠。落叶西风,吹老几番尘世。从前谙尽江湖味。听商歌、归兴千里。露侵宿酒,疏帘淡月,照人无寐。

【注】

①衣篝:熏衣用的竹熏笼。

②线袅蕙炉:香炉中的烟雾呈线状缓缓升起。

③沉水,一种名贵的香料。

9.有人评价张词“一分秋、一分憔悴”一句“看似平淡,实经熔炼,读来意蕴沉厚,耐人回味”,这句诗妙在哪里,请简要分析。

10.秋夜静思,词人因为哪些愁绪而“无寐”?请结合全词分析。

北京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答案

9.“一分秋、一分憔悴”形象地写出了眼前秋景的特点,“憔悴”双关,明写秋景凋残,暗写诗人的凄凉心境;“一分”本不多,但只“一分秋”就是“一分憔悴”,那么满眼的秋景定然让人满腔愁绪了。两句诗简洁凝练,生动传神,秋深一分,人的憔悴也添加一分,表达出诗人内心无限的孤独凄苦。

10.作者因秋雨、秋声、秋风、秋气、秋露、秋月触发的悲秋之愁而无寐;“悠悠岁月”“吹老”作者因时光流逝,岁月蹉跎之恨而无寐;“天涯醉”“几番尘世”作者因羁旅天涯,奔波劳碌之苦而无寐;“凄凉客里”“归兴千里”,作者因客居他乡,千里思乡之恨而无寐。

北京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释】①香砌:指花坛。②真珠:即珍珠。③欹qī :倾斜。④都来:算来。

8.上阕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秋夜景象的?请简要分析。5分

9.本词下阕以“愁”为核心,请分析下阕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来诉说词人内心的无尽愁苦的?6分

北京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答案

8.作者主要通过视觉、听觉,抓住秋声和秋色来描写秋夜景象。2分“纷纷坠叶”句主要是 诉诸听觉,借耳朵所听到的沙沙声响,感知到树叶飘坠香阶之状。1分“天淡银河”、“月华如练”句则诉诸视觉,勾画出秋夜空旷的天宇、明净的月光,营造典型的相思氛围。2分

9.①夸张手法:“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肠已愁断,酒无由入,虽未到愁肠,已先化泪。运用夸张手法,比入肠化泪更进一层,愁情更是难堪凄切。② 情态描写细节描写:下片先以一个“愁”字尽写酌酒垂泪的愁意,“枕头欹斜”,作者以极为简练的语言生动写出了词人挑灯 倚枕独对灯寂然凝思的愁苦神态的愁态。③融情于景:“残灯明灭枕头欹”,室外月明如昼,室内昏灯如灭,两相映照,渲染了低沉阴暗的氛围,表达了词人凄苦的情感。④ 直抒胸臆:“谙尽孤眠滋味”,这句以独白式的语言直接表述了孤枕难眠的难言愁情。“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算来这怀旧之事,是无法回避的,不是在心头萦绕,就是在眉头攒聚。作者的内心独白形象地写出了无法排遣的愁情 。手法1分,分析1分;作用1分,答出其中的 三点即可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