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准备及建议

人气:369 ℃/2021-01-27 18:46:41
【导读】 小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准备及建议,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小升初是孩子最重要的起步方向,我们需要关注怎样的信息才能对孩子的未来有帮助呢?网小编告诉大家!小学升初中这些事情必须要重视不管小升初的结果如何,到了初中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小学成绩好,不代表初中会一直领...

小升初是孩子最重要的起步方向,我们需要关注怎样的信息才能对孩子的未来有帮助呢?网小编告诉大家!

小学升初中这些事情必须要重视

不管小升初的结果如何,到了初中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小学成绩好,不代表初中会一直领先。小学成绩暂时不好,不代表初中就不会反超。既然是新的开始,那小学升入初中,有哪些事情必须要重视呢?

1、初一打好基础

初一的课程难度还不是很大,到了初一,其实还有点吃小学老本的味道,小学成绩好,初一一般不会差。但是初二开始,各科的难度就慢慢上升了,特别是理科,初二开始,孩子们成绩也开始出现差距。虽然初一难度不大,但初一属于打基础的部分,要想初二及之后的成绩保持比较优秀,在初一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静下心来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2、培养预习习惯

小学阶段,很多孩子的学习是被动式的,以老师灌输为主。但到了初中,老师不会再像小学一样一字一句或者一个知识点很详细的给学生讲解。特别是名校,老师上课的进度较快,因为很多孩子都是自己提前预习或者超前学习了的。正式上课的时候,对于简单点的知识点,老师只会蜻蜓点水般的带过。如果没有预习的习惯,就容易出现跟不上老师上课节奏的情况。所以到了初中,一定要让孩子养成预习的习惯。

3、英语重视词汇积累

英语阅读理解和写作,这两部分不仅分数占比也高,难度也较大,想较好的完成这两部分题目需要较大的词汇量。但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多偏向口语学习,轻词汇积累。所以到了初中,要想英语拿高分,一定要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4、注意孩子心理变化

进入初中后,很多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期,感情开始萌芽,很多事情也有了自己的想法直接点可以说是小叛逆。这个时候很多家长会有种如临大敌的感觉,但又不知道如何处理,于是选择硬性打压,这样做大部分情况下会适得其反。家长要尝试在生活中给孩子渗透正确的爱情观,平常多以朋友的身份跟孩子交流,学会倾听孩子的内心的声音。当孩子愿意跟你交流时,他心里的秘密就少了,家长就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做到防范于未然。

小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考前复习准备

很快就要期末考试啦!请同学们认真复习,考好成绩,这样,暑假才能尽情的玩耍~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文首1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小说 。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换成另一个行词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词语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古代诗歌鉴赏

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

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

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

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结,鉴赏古代诗词:

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

第二步,弄清技巧:

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

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

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

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

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八易混术语区分

1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2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九描写的角度

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