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礼仪的人如何与别人交谈 对面交谈了才懂

人气:300 ℃/2024-04-25 12:38:05
【导读】 懂礼仪的人如何与别人交谈 对面交谈了才懂,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种尴尬:有些问题在课堂上费尽了很大的心力对学生引导、启发,步骤不可谓不有条不紊,方法不可谓不循循善诱,环节不可谓不循序渐进,语言不可谓不生动幽默,哎,可结果呢?总是有一些...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种尴尬:有些问题在课堂上费尽了很大的心力对学生引导、启发,步骤不可谓不有条不紊,方法不可谓不循循善诱,环节不可谓不循序渐进,语言不可谓不生动幽默,哎,可结果呢?总是有一些学生或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或是“茶壶里煮饺子――拿不出”,或是模棱两可、似懂非懂、云里雾里。是这些学生天生智力平平,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呢?于是,我们尽职的老师们,急眼了,把这些学生一个一个找过来“访谈”;或者那些同样对学习有强烈责任心的可爱的同学们,也急眼了,“不耻上问”,一个一个地约老师“指点迷津”。于是,师生“可怜夜半虚前席,探讨学习方法经”。终于,经过若干个回合的质疑、问难、答辩,学生茅塞顿开,老师眉宇顿舒。问题圆满解决了!并且在以后的学习中,这些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表现出较高的学习能力和发展后劲。

上述情况,我谓之为学习中的“对面”现象,特别适用于课堂中那些注意力、参与力不能高度集中的学生。在学习中老师与学生就学业发展或精神成长等问题进行个别交流,是教育的良好形式。但很多时候,因其在课后进行并且具有个别性而受到种种限制,达不到“面向全体、让全体受益”的普适度。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较为严峻的现实问题,如何通过有效课堂设计、有效教学手段等在课堂内实现这一目标。“让每一节课都成为代表课、示范课”,这是有效课堂建构的一个基本目标。要考量这一目标达成的基本指标应是学生参与课堂、理解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而这一参与、理解应是所有学生的参与、理解。因此,教师在具体备课过程中,在对课堂的预设中,必须充分了解学情,尤其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境中更多地关注那些“个别”学生,正确地处理好80%和20%的关系。在有效课堂建构中普遍采用的“分类指导、分层要求、分步推进”的做法就很好地体现了这样一种“关注”,是一种较为切合教学实际的指导途径和行动策略。

上述案例中,也涉及到少量学生主动向老师求教的情况。主动找老师帮助分析、查找问题的前提是学生对自己出现的问题开始充分注意了,并且有急于解决的良好愿望,于是“对面”的效果自然是很好的。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如此“高度自觉”,所以老师在课后主动、设法找一找学生的“惑”、解一解学生的“惑”的同时,把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机会留给课堂显得十分必要。这也是有效教学的要义所在。有效教学,首先是课堂要有效起来。课堂低效、无效甚至负效,把一切问题留待课后去解决,恰是舍本逐末的做法。真正有效的课堂,一定是学生对学习目标普遍具有强烈责任感的课堂,一定是学生对学习内容普遍具有浓厚兴趣的课堂,一定是学生注意力普遍高度集中的课堂,一定是学生普遍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的课堂,一定是学生对教学内容普遍达到较为深透理解的课堂,一定是师生合作交流自然和谐的课堂……而学生的强烈的责任感、浓厚的兴趣、高度的注意力、参与的积极性、深透的理解、良性的互动等,是需要教师充分启发、引导、调动和激发的。这些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教学行为、甚至每一个教学细节,是否能够最优化地起到启发、引导、调动和激发的作用,恰是有效课堂的表征。

“对面”,作为课堂的调剂或补充,从而有效解决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解决好的问题,这是好事。然而,那种在课堂上不能解决普遍问题而企图把问题留在课后的做法,实不可取。因此,有效教学、有效课堂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参与、理解的全面性和全体性!

(林以猛,江苏省淮阴中学,223002)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