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打乙肝疫苗不良反应

人气:456 ℃/2021-05-27 14:17:44
【导读】 宝宝打乙肝疫苗不良反应,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宝宝注射乙肝疫苗是一种常见的预防乙肝的方法之一,那么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1.局部反应疫苗接种后,有的人可在针孔处出现红肿和硬结等现象,是短暂的炎症反应,有的人可在接...

宝宝注射乙肝疫苗是一种常见的预防乙肝的方法之一,那么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1.局部反应

疫苗接种后,有的人可在针孔处出现红肿和硬结等现象,是短暂的炎症反应,有的人可在接种部位发生轻度的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有的人还可能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或淋巴管炎。上述反应一般在48~72小时消退。

注射部位肿大的硬结范围又分为轻、中、重。轻的直径小于2.5厘米,中的在2.5~5厘米之间,超过5厘米为重反应,这种反应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大。如果局部红肿较重,可以热敷卡介苗接种后红肿严禁热敷。早晚各一次,每次5分钟左右。并要勤换内衣,避免破溃后感染。如局部感染时可涂龙胆紫药水。这些症状可通过热敷或自行在一天内消失。

2.发热

中低度发热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必要时可对症治疗。儿童打疫苗后出现低热、针孔处正常的,一般在预防接种后24小时左右出现。5~10%的儿童在接种4-10天后发烧,轻的37~37.5℃,中的 37.6~38.5℃、39℃以上为重的。如果重度发烧可服用退烧药。一般体温恢复正常后,其他症状也就自行消退。如果高烧不退或有其他异常,应及时送往医院诊治。

3.其他不良反应

除此之外,部分小儿可伴有头痛、头晕、全身无力、寒颤,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以上反应一般多在24小时之内消退很少持续3天以上。

乙肝疫苗的分类

1、乙肝疫苗的种类:血源性乙肝疫苗

此疫苗是用无症状的HBsAg携带者的血液制成,故称血源性乙肝疫苗。此种疫苗的免疫原性与安全性均已获得解决,但尚有一些缺点:为防止可能存在的某些病原体在制备过程中逃避灭活,采用了严格、复杂且费时的物理与化学方法纯化HBsAg抗原与灭活措施,使制备成本提高而疫苗产量不高。

2、乙肝疫苗的种类:基因工程疫苗

利用基因工程研制重组DNA乙肝疫苗,曾先后研制过大肠杆菌系统、啤酒酵母细胞系统、哺乳动物细胞系统和牛痘病毒系统的重组乙肝疫苗。目前多用酵母基因的重组疫苗。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免疫应答特点与血源性乙肝疫苗基本相似,且多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3、乙肝疫苗的种类:含前S蛋白的乙肝疫苗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血源性疫苗与基因工程疫苗,均只含HBsAg蛋白,当证实S蛋白能增强HBsAg的免疫应答后,又注意到单纯只含HBsAg蛋白的疫苗对血液透析病人与新生儿免疫效果较差时,遂生产出添加前S蛋白的酵母源性重组乙肝疫苗,它确能明显地增强免疫应答。

乙肝疫苗的政策法规

免费普种乙肝疫苗

2011年4月22日卫生部疾控局副局长郝阳介绍,2009年起,中国各级疾控部门开始对15岁以下未接种过乙肝免疫的人群,免费补种乙肝疫苗。此后两年,共计为逾千万孩子补种。摸底调查显示,全国还约有626万15岁以下的孩子未接种过乙肝疫苗。卫生部已部署,今年年内,要完成这些尚未受到免疫保护的孩子,免费接种乙肝疫苗。

接种时间

根据2007年开始实施的《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到2010年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基本按方案要求,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的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白破疫苗等6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上,以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替代全细胞百白破疫苗,将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风腮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乙肝疫苗的计划免疫要按0、1、6来执行,即出生时、一个月时、六个月时各注射一针剂量为5ug。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