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检测试题

人气:111 ℃/2022-02-17 18:44:42
【导读】 高中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检测试题,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做好每一份历史试题的练习,是对历史知识的一个学习和巩固的过程。所以,让我们来做一套试题卷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以供大家阅读。人教版选择题康熙初年面临的形势包括①建立新王朝政权②对边疆地区未有效控制...

做好每一份历史试题的练习,是对历史知识的一个学习和巩固的过程。所以,让我们来做一套试题卷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以供大家阅读。

人教版

选择题

康熙初年面临的形势包括

①建立新王朝政权

②对边疆地区未有效控制

③沙俄势力威胁边防安全

④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康熙盛世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康熙良好的个人素质

B.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家统一

C.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积极开展对外交往

D.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适应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康熙帝的行为属于维护国家主权的典型表现

A.亲自东巡,了解敌情

B.运用军事外交双重手段迫使对方谈判

C.签约时使用“中国”这一国号

D.极力维护满州的统治

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的重要意义在于

A.双方平等协商,提供了处理领土争端的范例

B.是清朝军事胜利后的又一重大胜利

C.用法律手段维护了领土主权

D.收回了尼布楚等地主权

确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领土的中俄边界条约,签订于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雍正时期 D.乾隆时期

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其意义主要是

A.捍卫了边疆,维护了领土主权的完整

B.抗击沙俄,显示国威

C.以战胜为条件求得和平

D.解决了中俄东段边界问题

对康熙帝与蒙古贵族噶尔丹的战争,,我们持肯定态度,主要是因为

A.是掌握中央政权的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战争

B.有利于维护内地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安定

C.是反对少数民族进攻的自卫战争

D.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台湾收复后,隶属于

A.江苏省 B.福建省 C.浙江省 D.广东省

1683年康熙帝命令清军进入台湾,对这件事最确切的的评价是

A.抵抗外来势力的入侵。

B.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C.扑灭反清武装

D.消灭明朝残余军事力量

下列关于平定“三藩”表述无误的是

A.“三藩”是清初影响国家统一的主要因素

B.平定“三藩”极大地削弱了清朝中央集权的力量

C.平定“三藩”进行得一帆风顺

D.平定“三藩”标志着清王朝全国统一的完全实现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康熙时期面临哪几方面的民族问题?

2康熙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及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比”,拒绝郑氏要求。 ——《台湾外纪》

材料二 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有贼臣焉,大学士李鸿章也,刑部尚书孙汶也,吏部侍郎徐用仪也。┅┅又将关系七省门户之台湾,海外二百余年戴天不二之台湾,列祖列宗深仁厚泽不使一夫失所之台湾,全输之倭奴! ——《台湾人民抗战檄文》

材料三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开罗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康熙帝为什么认为台湾不可与高丽相比?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为此,康熙帝对台湾采取了哪些措施?采取这些措施意义何在?

2材料二中台湾人民发布“檄文”的背景是什么?“檄文”表达了台湾人民怎样的感情?

3材料三《开罗宣言》中的内容说明了什么?

4通过上述材料,你获得怎样的认识?

看了的人还看:

1.高中历史必修1期中练习题及答案

2.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3.2016高考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4.高考历史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

5.抗日战争高中历史试题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