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离退休干部党校作用分析对策

人气:347 ℃/2024-05-09 03:59:26
【导读】 创办离退休干部党校作用分析对策,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摘要)离退休干部党校的建立,是老干部工作领域的拓展,也是老干部门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具体实践。在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培养“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

(摘要)离退休干部党校的建立,是老干部工作领域的拓展,也是老干部门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具体实践。在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培养“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的老干部党员队伍,延伸“老有所乐”平台,以及发挥他们在构建和谐发展社会中的政治优势及经验优势等方******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的离退休干部人数不断增多,现有的老干部管理服务模式中有些方面,特别是老干部政治学习和思想教育模式不太适应老干部飞速发展的要求,亟待改进。创办离退休干部党校就是针对新时期老干部思想状况和精神需求等方面所作的一种新的尝试。本文结合我办创办离退休干部党校半年来的工作实践,特别是在党校的作用发挥、机制优势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力求进一步完善离退休党校的运行机制,探寻党校工作开展的新思路,为老干部提供更有效、更便利的政治学习和活动开展平台。

一、离退休干部党校的作用

1、能够满足离退休党员干部新的精神生活需求。离退休干部党校的建立,为老干部提供了固定的学习交流场所,通过定期组织离退休党员干部开展各种学习和支部工作交流活动,举办各类先进和典型事迹座谈会,开办离退休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等形式,有效改变了过去离退休干部以自我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延续了在职党校的职能作用,使老干部政治学习、思想教育及支部培训方式更趋科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

2、能够进一步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挖掘和弘扬老干部的政治资源和科技优势。离退休干部党校采取定期集中举办各种形势报告会和专题辅导讲座,组织老干部阅文,传达上级有关文件和重要会议精神,开展离退休老干部工作理论与实践的研究,适时组织对**“两型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等一系列工作举措,充分挖掘和发挥出了老干部的政治资源优势和科技优势,有效调动他们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

3、能够为“老有所乐”提供新的展示舞台。离退休干部党校为老干部开展文体娱乐活动提供了新的阵地和平台,同时,在发挥党校集中优势的前提下,统一组织开展多次适合老干部自身特点的丰富多彩的大型文体娱乐活动,让老同志乐于参与、乐在其中,充分享受晚年生活乐趣,充分展现他们的老年风采和魅力。真正实现了将党校建成离退休干部的“党员之家”和“老干部之家”的创办宗旨。

我办离退休干部党校成立5个多月以来,办党委和14个党支部共利用党校平台开展各类学习培训、集中讲座及各类文体活动50多次,共有1600余人次老干部参加,老干部们参与学习和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这种创新模式得到了老同志们的普遍认同和欢迎,也使我们工作信心倍增。

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总体来说,离退休干部党校成立是老干工作的一种创新,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工作人员对成立离退休干部党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不太理解,认为此项工作可有可无,思维仍停留在过去的传统模式当中,在实际工作中放不开手脚,工作中显得很被动,还处在“要我做”的阶段。老同志们认为离退休干部党校的成立很必要很及时,但对由自学到集中学习的方式还有待适应,党校的预期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党校灵活的机制优势体现还不明显。离退休干部党校定位不同于传统的党校,既无需行政编制,也无需行政级别,没有硬性的条条框框限制,工作机制极其灵活。在平常的教学中,老干部既是学员,又是教员;在文体活动中,老干部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但是,在实际的学习和活动开展中,我们采用的党校管理运行模式仍偏重于仿效针对在职人员学习培训的党校,没有考虑到“老”的特点,离退休干部党校灵活的机制优势还不凸显。

3、“小集中”与“大分散”的结合还不够紧密。离退休干部党校在实际工作中过于强化集中学习活动的方式,而相对弱视了离退休干部普遍进入“双高期”、居住地分布较为广泛,不宜集中的现状。尽管在实践摸索中意识到离退休干部党校应针对老干部身体实际情况,采取定期“集中”与日常“分散”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开展自学和集中学习,但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连接桥梁和具体有效的工作措施,这种结合还不够紧密,效果也不明显。

4、党校的阵地作用有待进一步强化。离退休干部党校的建立为老干部提供了新的活动阵地,全办和支部利用党校平台开展了多次大型的、有影响的活动,“红色经典”人物、“政治智囊”和“科技精英”等“老有所为”典型,以及各兴趣小组“老有所乐”积极分子也利用党校阵地充分展示了他们的风采,但党校的工作与全办及各支部的工作尚未完全“配套”,因此,应进一步强化党校阵地建设,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与全办及各支部的工作相对接,吸纳更多的老干部参与到党校活动中来,应是下步党校工作的重点。

三、几点思考

离退休干部党校是近年来老干系统的一种“新兴产物”,各地各部门因工作需要基于不同目的而设立,与传统党校和老年大学差异性明显,没有现成的工作经验可以借鉴,只有通过不断的摸索总结中不断发展。

1、充分认识离退休干部党校工作的现实意义。我们工作人员要分析掌握新时期老干部追求高质量精神生活的思想发展趋势和现实需求,充分认识老干工作的紧迫性和工作创新的必要性,更加深入透彻地理解离退休干部党校建校目的和意义,从思想认识上转变观念,变“被动”于“主动”,由“要我办”变为“我要办”,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找寻解决离退休干部党校发展问题的方法,突出党校的特色与优势,真正让党校成为老同志党性锻炼的阵地、学习知识的课堂、文化生活的舞台、联系老同志的桥梁。

2、针对老同志各方面实际,全面凸显离退休干部党校的工作灵活性和多样性。在工作机制上,要摆脱传统党校工作模式的影响,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党校“无编制、无级别、无硬性条框限制”的“三无”优势,体现党校运行机制的灵活性,针对老同志各方面的实际需求抓好各项活动的组织开展及各个工作环节之间的衔接;在教学方式上,不局限于集中学习和会议等有限形式,拓宽渠道,充分联系十七大、改革开放30周年、抗震救灾和北京奥运会等社会热点,开展形势报告会、时事讲座等活动;在活动内容上,突出党校学员“老”的特点,分不同的年龄层次、身体情况和兴趣爱好细化活动内容,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老同志喜闻乐见、具有广泛性和参与性的活动,增强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和自豪感,让老党员们充分享受“老有所乐”的晚年生活乐趣。

3、以党校和支部为“结点”,有效发挥“小集中”和“大分散”的相互作用。离退休干部党校是在老干部支部的工作基础上建立的,是支部活动的顺延和拓展,同时也是贯彻党委决策意图的前沿阵地,要在党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下,发挥党校与支部的桥梁连接作用,才能让“小集中”和“大分散”的结合更加紧密,作用才会更加明显。一是以党校为“中枢”,统一部署各支部的年度或阶段性政治思想学习及活动,由支部进行传达和具体组织实施;二是发挥党校的短期“小集中”作用,以党校活动室为固定场所开展支部活动,或采取几个支部联合开展学习交流活动,以台账纪录等形式综合掌握整体工作进展情况;三是发挥支部的日常“大分散”作用,在党校统一部署学习主题及活动目标后,支部针对本支部实际情况及支部老同志身体状况、居住范围等向支部同志告知工作动向及学习要求,选择合理有效的“分散”教学方式,定期收集整理个体情况向党委反馈,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4、加大宣传力度与加强党校平台阵地建设齐头并进。一是加大对“红色经典”人物的宣传,充分发挥老红军、新四军、八路军等一批革命老同志的典型教育作用,开展“革命传统轮流讲、思想意志永不变”等活动,以他们的政治影响力推动党校思想政治工作进程;二是发挥党校的对外联络作用,搭建与市委、市政府及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交流平台,形成“向上”的沟通渠道,充分发挥“老干部理论研究会”作用,让老同志们集中讨论**城市圈和“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问题,构筑“老有所为”新平台,让这些“政治智囊”和“科技精英”有用武之地;三是延展活动方式和范围,将兴趣小组活动与党校活动相结合,以活动为载体,吸引更多的老同志参与到离退休干部党校工作中来,让他们在学习之余享受群体之乐;四是利用工作简报、工作动态等宣传手段对党校活动开展情况进行集中反映,同时,发挥互联网宣传便捷迅速的优势,在我办网站上开辟党校活动专栏,以多种途径扩大离退休干部党校对内对外的影响,让老同志和外界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我办党校工作动态,促进党校工作更上新台阶。

综上所述,成立离退休干部党校,是我办在新形势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老干部工作新机制、新方法的一次成功尝试,我们只有坚持不断创新、不断改进的态度,使离退休干部党校工作日臻完善,更加适应老干部工作的发展要求。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