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林蛙回捕率的技术

人气:194 ℃/2024-04-03 05:17:36
【导读】 提高林蛙回捕率的技术,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我省林蛙养殖受自然因素影响过大,幼蛙损失率高达80%,商品蛙回捕率过低,只有3%左右,严重限制的养蛙效益。那么应该如何提高养蛙效益?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如何提高林蛙回捕率技术吧。方法一适宜...

我省林蛙养殖受自然因素影响过大,幼蛙损失率高达80%,商品蛙回捕率过低,只有3%左右,严重限制的养蛙效益。那么应该如何提高养蛙效益?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如何提高林蛙回捕率技术吧。

方法

一适宜区域

该项技术适宜在我省的吉林、白山、延边、通化等地区林蛙主产区进行推广应用,该项技术幼蛙成活率达到66%,成蛙回捕率达5%。

二技术要点

两步养蛙法:即头一年围圈养殖,后两年封沟养殖的新型养蛙模式。与封沟养蛙相比,只是多了圈养技术。圈养:蝌蚪变态后进入围圈养殖。转墙用塑料膜、石棉瓦或水泥板转成,高70cm,上沿长10cm,内倾90 度。每圈面积25m2,养幼蛙1 万只。圈内每天微喷水2 ~3 次,湿度85 ~90%,并铺设桔杆或落叶保温。每日投喂无菌蝇蛆、蚯蚓、蚱蜢等昆虫,以不剩料为宜。

2. 采用生物诱变技术提高雌蛙比例:

1控制水温。4月1日~10日在产卵池上建一个高2米的塑料大棚,池底铺塑料布,池水深0.10m~0.15m,水温在10~15℃,密度100只/平米。受精卵孵化水温10~18℃。光照度:自然光照。孵化密度:卵团2~2.5个/平米。防寒:4月10日-5月10日,孵化池上建塑料低棚,昼开夜盖,棚膜离水面1.0m左右,水深0.20m左右。饲养池5月20日前水深0.20~0.25m,每日10:00时换水一次。水温控制在18℃以下。5月21日之后水深0.30~0.40m,每日10:00时、14:00时各换水一次。

2激素处理。在胚胎发育的尾芽期进行雌性激素等处理,激素浓度必须小于100微克/升,诱导和控制林蛙的性别转换。

3. 加强管护:养殖场施行封闭式管理,禁止放牧和参观,无噪音污染,保持安静的环境。水质无任何烃类化合物及其塑料制品污染。变态期清除变态池周边1.0~1.5m处杂草,每日喷湿池边的土壤和杂草。越冬期昼夜值班看护,随时查看进出水口水流情况,保证水流畅通,并及时扫雪和打冰洞,用于增氧。

4. 防御天敌:林蛙的天敌很多,鼠、蛇、鼬、禽鸟都能以林蛙为食,防御方法,一是用电猫,二是投毒饵,三是人工捕杀。

5. 其他技术环节:同一般封沟养殖。

圈养时一定要控制好幼蛙密度,密度不宜过大,提高幼蛙成活率,激素处理时,激素浓度不宜过高。

林蛙人工养殖技术探索

1 繁殖场的选择

1.1 地势地势要求比较平坦便于灌水和排水,土质条件要求是渗水性小,保水性强的粘土和壤土为好,有利于池内贮水、保水,是水温能保持稳定的前提,也是蝌蚪提前变态的必要条件。繁殖场最好是集中成片,便于管理。

1.2 水源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无污染保证繁殖场的用水量。此外繁殖场的选择最好在放养场附近,使繁殖和放养相结合,这样会节省很多的人力和物力。

2 繁殖场修建

2.1 产卵孵化池在地势平坦、距离水源近的地段修建产卵孵化池,一般池深40cm上下,池底平整,清除石块、沙砾等杂物,有利于提高水温,水池上设有入水口,下设有排水口,入水口和排水口按对角线设置,以便于加快更新池水,出水口用沙网挡住,防止蝌蚪顺水游出。对于渗水性较大的孵化池,可以用塑料薄膜覆盖池底,为降低成本,可采用小块废旧的塑料薄膜相互重叠的方法覆盖池底,然后用土压实,放水浸泡。修建孵化池的工作最好在夏、秋季完成,不影响春季的孵化。

2.2 卵期管理种蛙产卵前,在产卵孵化池内随机地摆放一些树枝,用以稳定卵团,在这一时期尽量减缓水流速度,来保持池内水温。也可以提前将池内注满水,关闭进水口和出水口。林蛙产卵后,如遇霜冻天气,可以用草帘等物覆盖蛙卵,保护蛙卵。干旱缺雨时,要定期翻动卵团,也可以将卵团压入水中,保持卵团湿润。对沉入水底的卵团,用网捞起,用清水冲洗掉泥沙,然后用木棒插到卵团下面将卵团托起,每天翻动1-2 次。

3 蝌蚪的饲养

养好林蛙就要先养好蝌蚪,为了提高蝌蚪成活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饲料充足,营养均衡。②密度适宜,龄级一致。③合理换水,保持水温。④防病防虫防天敌。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为养好林蛙奠定基础。

在实际管理中,可以建临时性帐篷,设立炉灶,用来调制饲料,刚孵出膜的蝌蚪不会摄食,以卵膜为食,一个星期后喂食煮熟的豆饼、玉米等精饲料,注意饲料必须晾凉后喂食。喂食时必须投放均匀,避免有的蝌蚪取不到食,蝌蚪喜欢进食的时间一般是每天的8∶00 时、16∶00时,因此最好在这个时间喂食。投放饲料时如果大部分蝌蚪很快集中到饲料上取食,证明蝌蚪已处于饥饿状态,说明饲料的投食量不足,要适当增加投食量。

蝌蚪在前肢长出后到尾巴消失前会停止精饲料的取食,主要取食活的动物性食物。这一时期尽量避免到池边上走动,以免蝌蚪受到惊扰,更加避免踩到已上岸的小蛙。

水池内水温应保持在10- 24℃之间。水温过低蝌蚪生长缓慢,水温过高会导致蝌蚪死亡。换水的时间应选择在每天的16∶00时以后为宜,因为这时河内和池内的水温相差不大,能保持池内水温相对稳定。通过换水措施的调节,除了可以保持池塘内水温外,还可以保证池水具有充足的氧气和养分。晴天浅灌水,阴天深灌水,要适时掌握换水的时间,还要根据天气和池塘所处的环境随时调节池水深度,以适应蝌蚪的生长。随着蝌蚪的逐渐长大和气温的上升,要加快池水更换速度,以增加池水氧气和养分含量,保证蝌蚪的正常生长。

4 林蛙的回捕

在东北,中国林蛙的主要入河时间在9 月下旬,在有降雨时,水温和气温在10℃以上无风傍晚或夜间林蛙会出现大批集中入河的现象。林蛙的捕捉有多种方式,可在林蛙入河前在河的两岸用塑料薄膜竖起围栏,并在靠近山坡的一侧,每隔十几米挖一个深坑,这样下山的林蛙越不过围栏,就会掉到深坑内,每隔一段时间巡视一次,就会捕到林蛙。还可以在河道内放置鱼网,每隔30- 60分钟起一次。对于栖息在河道内石头下的林蛙可以采用电击的方法进行捕捉。林蛙回捕后,要根据年龄进行划分等级。年龄在2 年以上的林蛙是商品蛙,可以出售。

5 越冬期的管理

对于不能出售的林蛙和种蛙要集中存放在越冬池内或冬季具有充足水流的河道内,越冬池要有一定的深度,保证整个冬季不会干涸,最好能有循环的水流。可以在河道内水流比较缓的河段修筑一个拦河坝,蓄满水,将越冬的林蛙放到里面。为保证越冬池内有充足的水流,越冬池要修建在河道附近,可将主河道截流,将水引入池内。对于有可能干涸的越冬池,要加强巡视,及时将林蛙转移到安全的环境中。

中国林蛙的养殖是一项专业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地观察研究和探索,掌握规律和经验,并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养好林蛙,体现中国林蛙的重要价值,更好地为社会和人类服务。

看过的人还: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