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教学反思

人气:444 ℃/2022-09-29 07:56:34
【导读】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教学反思,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今天下午在高二(8)班讲了《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这节课总体感觉教学效果不错。在上完这堂课后,我认真的反思了我的这堂课,在以下几个方面为我以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1. 教学回顾:课前,我反复阅读了教材和...

今天下午在高二(8)班讲了《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这节课总体感觉教学效果不错。在上完这堂课后,我认真的反思了我的这堂课,在以下几个方面为我以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1. 教学回顾:

课前,我反复阅读了教材和课程标准,针对教材的内容,编排了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亲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积极投入到思维活动中来。

课上,首先从椭圆的定义出发,引出本节课的第一个问题“平面内到两个定点距离的差是一个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什么呢?”,让学生亲历知识发生的过程。其次通过几何画板展示双曲线的形成,得到双曲线上的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为常数,且)”,从而得到双曲线的定义,让学生感受知识发展的过程。然后通过问题“类比椭圆标准方程的建立过程,说说怎样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双曲线的方程呢?”引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并引导学生进行化简。最后是对例题的处理,让学生通过个人、集体的方式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主体的合作意识,达到了设计中所预想的目标。

2. 成功之处:

(1)深入研究教材。备课时,我阅读了四遍教材和两次课程标准,较好地熟悉了教学内容,为本节课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完成教学目标提供了基础。

(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问题为主线,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解决问题。期间遇到较难问题时,适时的`进行引导。总体感觉学生参与的程度还可以,基本上可以按要求完成任务。

(3)多媒体的运用。教材中的拉链实验操作起来不方便,因此我利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平面内到两定点距离之差为常数的点的轨迹,直观地展示了双曲线的形成过程,让双曲线更形象,更让学生可以接受。合理和有效的利用多媒体动画和画图使本节课的教学更有动感,更具直观性。

(4)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这节课在讲解例题时,受空间限制,只叫了一名学生进行板演。虽然该学生最后的结果是对的,但是,当我提到这个答案是否可以作为参考答案时,一名学生指出了答案的不足之处——“”和“∴”不能同时运用,强调要规范答题,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

3. 不足之处:

(1)重复提问。在探索双曲线的定义时,在已经解决了“双曲线上的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是什么”后我又问了一次。

(2)过度紧张。在课堂上,面对这么多的评委和老师们,没有及时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教学时忽略了部分问题。

(3)容量偏小。由于紧张和啰嗦,课堂容量偏小,有些问题只能留到课后去解决。如双曲线的定义中若省去“小于”,动点的轨迹是什么?“你能在轴上找一点,使得吗?”

4. 改进措施

(1)语言要精炼。在今后的课堂中应加强语言表达能力,避免重复、啰嗦等情况出现。

(2)准备要充分。备课时应尽可能多的去思考学生面临的问题和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做好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备不时之需。

(3)教学要实效。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知识,因此,应该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板演,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及时发现并解决出现的问题。

(4)制定相应的学案。由于今天上午有两节课加上一节听课,所以真正备课的时间才三个多小时,原定的导学案也没来得及制作,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大打折扣。

综上所述,在重构课堂时,一是精炼自己的语言,二是在推导焦点在轴上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的过程时,直接利用图象的旋转得到以扩大课堂容量,同时增设例题,让更多的学生进行板演,把时间还给学生。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