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教学设计

人气:418 ℃/2022-09-05 09:40:34
【导读】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教学设计,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是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十课的第一框题的内容,本框题的主要内容是辩证否定与创新意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以及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深刻内涵。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树立创新...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是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十课的第一框题的内容,本框题的主要内容是辩证否定与创新意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以及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深刻内涵。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④人教版《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十课的第一框题。

2、本课从辩证的否定观这一原理出发,说明辩证的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是既肯定旧事物的积极因素,又否定旧事物的消极因素的过程,树立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3、本课是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落脚点。作为世界观,辩证法将一个生生不息的永恒运动变化的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作为方法论,则要求我们用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本课是对唯物辩证法的总结,同时为学生学习第四单元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做了铺垫。

二、学情分析:

1、认知基础:

通过第三单元辩证法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辩证法的联系、发展和矛盾的知识点,初步领会了运用辩证法的思想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这为本框题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知识基础与能力基础。而学生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以及自己的亲身体验,对一些自然现象、手机的发展等有一定的了解,这又为本课的开展提供了信息基础,可以成为本课生动的教学活性资源。

2、认知障碍:

本课中的知识点“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否定理解”,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和障碍,应通过名言和具体材料等,实现学生的认知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化解认知障碍。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对某些自然现象的分析,能够理解说出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并初步运用辩证否定观去认识、分析事物。

2.通过对具体情境的分析,感悟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内涵。

3. 牢固树立创新意识,积极参与创新实践。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辩证否定观的内容

2、教学难点:

辩证法革命批判精神的理论依据

五、教学过程:

六、作业设置

材料:“互联网+”激活中国制造

当前,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产能过剩等问题突出,亟需实现由低端向高端转型升级。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深度融合,促使中国制造包含更多中国创造元素,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材料是如何体现“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

七、板书设计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一、辩证的否定观

1、内涵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特征

1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2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3、实质:扬弃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1、理论依据

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否定理解,即辩证的否定观

2、内涵

3、如何创新

八、教学反思

1、以一个案例或教学情境为主线贯穿若干个知识点,本课的知识点层层深入,若用多个例子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演绎推理,课堂就变成一个复杂的万花筒,成为材料的堆砌,显得冗繁和呆板。本教学设计以手机的发展为主线,贯穿整节课的内容,注重学生思维的连贯性,而且有利于体现知识点的完整性。

2、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注重动态生成,点燃学生思维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会预设探究问题的答案,但有时也会出现考虑不周全的情况。每个学生都是独立思考的个体,针对同一问题所生成的答案绝非千篇一律,有些学生能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得出的观点是充满闪光点的。教师此时应对学生富有创造力的答案进行积极正面的肯定,进行师生交流,而不是强迫学生接受标准答案。教育应该有容忍多元答案的气度,而不是迷信标准答案。

3、探究活动既要注重归纳推理,也不能忽视演绎推理

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推理,适用于具有较高的自主性和推理性的问题,学生可以产生任务感,从获得感性认识后,延续探究事物本质的兴趣。然而教师要注意在探究活动的设计方面,问题的设置不能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应做到连贯性和针对性,操作时应层层设问。而如果每一个知识点都是由具体到抽象来获得的话,那课堂就显得死板单调。对一些比较浅显易懂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运用演绎推理,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了解即可。

夸美纽斯说:“探索并找到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一种可以使教师教得少,而学生学得多的方法。”这样的方法指导下的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方法,获得人文情怀的熏陶。这将是我的不懈追求!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说课稿

我说课的课题是《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今天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六方面对本框教学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 说本框题的地位与作用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是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3单元第10课第1框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在上一课学习了矛盾的观点之后展开的,主要讲辩证否定与创新意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深刻内涵。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以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本框是对前三课内容的一个总结与升华。学好本框内容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意识以及下一框的学习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 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课改精神,结合高二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辩证否定观的内涵;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基本特点。

理解:辩证否定是自我否定;辩证的否定观与书本知识、权威思想的关系;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关系。 学会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现实问题

运用:分析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深刻理解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分析为什么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同创新意识息息相关。

2、能力目标:

学会用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初步形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和认识事物的能力。辩证的否定观并不是否定一切,抛弃一切,扔掉书本相反,学习书本知识是中学生目前首先应当做好的事情,蔑视权威,而是既克服又保留,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敢于怀疑,大胆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新见解。

通过学习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使学生初步形成批判性思维,初步具有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逐步培养和形成自己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能力。

培养学生破除落后的思想意识,积极参加创新实践,勇于突破陈规旧俗,注重研究新情况,敢于提出新问题,大胆寻找新思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坚信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创新意识的哲学基础是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和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树立创新意识

创新作为辩证法的一种思维方法,要求我们以批判的思维来对待世界。树立创新意识,有助于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难点: 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难点在于辩证否定观以及对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理解,对哲学辩证否定概念以及延伸出来的理论在理解上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并且正确理解以上知识点对下一阶段的学习也很重要,因此我把它作为本框的难点。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坚持学生为本的理念,本节课我采用"情境探究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具体说,第一步,激趣,创设情境;第二步,设疑,提出问题;第三步,探究,小组讨论;第四步,师生互动,建构知识。

采用情境探究法,首先,既遵循教材的生活逻辑,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启迪学生的思维,思考和分析生活中文化对人的影响;其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知识的生成,情感的体验,知识体系的构建。

二 说学法指导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创造学生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充分利用学生已获得的生活体验,通过相关现象的再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分析现象背后的哲学理论依据,帮助学生树立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从而增强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自己思维的活跃中领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三说教学手段:

我校的教学条件较好,我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富有感染力的各种现象和场景,营造一个形象生动的课堂气氛。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重点说

教学过程坚持"情境探究法",分为"导入新课——推进新课——走进生活"三个层次,环环相扣,逐步推进,帮助学生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下面我重点简述一下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1、 课题引入: 我设计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讨论司马光急中生智,砸缸救人,落水的孩子轻松得救,这说明了什么问题?通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得出:司马光是打破常规,让水脱离人。创新是司马光办事取得成功的关键,这说明我们应树立创新意识。

2、 讲授新课:35分钟

创设情境:根据“鹰的重生”,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自然进行新课的学习。

创设情境推进新课

1、有人认为,否定就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排据或毁灭,是借助外力作用实现事物的变化。如果我把虫子踩死,就是否定了虫子;大风摧折了庄稼,就是风否定了庄稼。

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通过对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比较,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辩证否定观,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和方法。

2、“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按照教科书的说法,实验的结果是伽利略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 “越重的物体下落越快”的教条。

伽利略为什么能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教条,人们凭什么相信他?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我们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但又不能迷信书本和权威,要树立创新意识。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6页下方材料。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世界永远处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任何东西都不是绝对的、永恒的,而是迟早要被否定的,应具有辩证的革命批判精神。

回归情境走进生活

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培养怀疑和批判精神?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方法论。遵循生活-理论-生活的课改理念,学以致用。整个过程将伴随着多媒体影像资料和生生对话讨论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附:板书设计从略

3、课堂反馈,知识迁移。

最后对本科课进行小结,巩固重点难点,将本课的哲学知识迁移到与生活相关的例子,实现对知识的升华以及学生的再次创新;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重点和难点,为下一框学习做好准备。

4、板书设计 我采用直观板书的方法,对本课的知识网络在多媒体上进行展示。尽可能的简洁,清晰。使学生对知识框架一目了然,帮助学生构建本课的知识结构。

5、布置作业 导学案当堂检测,检验学生对本课重点的掌握以及对难点的理解。并及时反馈。对学生在理解中仍有困难的知识点,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予以疏导。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构想,因为我本人水平有限,设计上仍有很多不足之处,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也感谢各位老师的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