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人气:486 ℃/2022-05-02 22:52:38
【导读】 高一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1.只分布在亚洲的的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2.只分布在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3.只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

1.只分布在亚洲的的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2.只分布在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3.只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4.南半球缺失的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

5.各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高山气候除南极洲外,其他各洲都有分布。

6.气候类型种类最多的洲:北美洲11种。

7.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

8.热带雨林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和表现: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沿海、中美洲的北部等,其成因是它们均处在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有暖流经过,受地形的抬升,地形雨丰富,从而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9.各大洲中分布面积较大的气候类型及缺少的气候类型:见下表

七大洲面积较大的气候类型缺少的气候类型

亚洲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高山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冰原气候

非洲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三种季风气候、亚寒带、寒带所有气候类型、温带所有气候类型

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的所有气候类型、三种季风气候、冰原气候

北美洲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南美洲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极地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

大洋洲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极地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

南极洲冰原气候除冰原气候外的所有气候类型

气候与陆地自然带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带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业叶林带

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荒漠带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亚寒带针叶林带 苔原气候——苔原带 冰原气候——冰原带

大气知识点总结:

1、 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体杂质等主要成分的作用

低层大气组成:稳定比例的干洁空气氧氮为主、含量不稳定的水汽、固体杂质

氮--生物体基本成分 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

臭氧--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 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

2、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大气分层 气温随高度变化 气流状况 其它特征 与人类关系

对流层 越高越低 对流 占3/4大气质量;水汽和尘埃;各纬度层高不一致 天气现象 平流层 越高越高 平流 高空飞行;存在臭氧层 高层大气 存在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太阳活动干扰短波通讯

3、大气的受热过程

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阳辐射的性质--短波辐射

2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晒热大地,大地烤热大气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三种形式及各自现象用实例说明

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削弱不同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了解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

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 图示及实例说明--如霜冻出现时间;日温差大小的比较

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4、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

2大气运动形式:

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图示及说明;举例:城郊风;海陆风;季风主要原因

热力环流分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 水平气压差 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大气水平运动风: 形成风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影响风的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表磨擦力

风向的决定:1理论风----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2高空风----平行于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3实际地表风-----斜穿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

注意北半球实际地表气压场中的某点风向的画法

5、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1无自转,地表均匀--单圈环流热力环流

2自转,地表均匀--三圈环流

3三圈环流的组成:0-30低纬环流;30-60中纬环流;60-90高纬环流

地表形成7个气压带6个风带:纬向分布的理想模式带状

各气压带的干湿状况低压湿;高压干 各风带的风向及干湿状况信风一般较干;西风较湿

极锋:60度附近,由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相遇形成

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南北移动而移动

4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实际地表状况块状

最重要的影响:海陆热力差 表现大气活动中心:

北半球7月夏季:亚欧大陆-亚洲低压;太平洋上高压

北半球1月冬季:亚欧大陆-亚洲高压;太平洋上低压

5季风环流重视图示

概念理解: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东亚季风最典型

季风的成因: 主因--海陆热力差可解释东亚的冬夏季风;南亚的冬季风

南亚夏季风的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过赤道右偏成西南风 概括说: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季风的影响:季风的共性特点:雨热同期;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易有旱涝灾 害

东亚的两种季风气候及各自分布区以秦淮一线为界;各自气候特点

--温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北季风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南季风区;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东亚两种季风气候的冬夏季风风向相同,成因相同

--注意季风区城市工业布局中大气污染企业的分布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旱季东北季风控制和雨季西南季风控制交替季风区是世界上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地区

--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的季风气候区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6、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是对大气环流作用的总结

1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意义:1.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与水汽的交换; 2.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

3.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2几类重要气候的成因: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冬受西风控制,暖湿;夏受副高控制,干热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20度之间;全年高温,雨季受赤道低压控制,干季受信风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控制,气候暖湿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附近;全年湿热,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三种季风气候:见以上分析

7、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锋面系统

锋面类别过境前天气 过境时天气 降水位置举例

冷锋 暖气团控制:晴;气压低 阴天、下雨、刮风、降温锋后 冬寒潮;

夏我国北方暴雨

暖锋 冷气团控制:晴;气压高 连续性降水锋前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气压:高低压 气流:气旋和反气旋 图:会判断;会画风向

中心气压水平气流方向垂直气流方向中心天气状况举例 其他影响

气旋低北逆南顺向上阴雨亚洲低压沿槽线形成锋面

反气旋高 南顺北逆向下晴亚洲高压

锋面气旋重要!

要求:图上每一个天气系统的识别; 不同地点所受天气系统的控制及出现的天气现象

8、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8-1气候因子分析 地理位置 ;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下垫面地表状况;其它影响气候的因素

地理位置

A纬度位置:决定太阳辐射——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原因——决定热量或气温

B海陆位置: 例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温差小,湿度较大;大陆性反之 ;大陆东岸季风气候形成是由于海陆之间的热力性质的差异

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

特点:双重性质——各纬度、海陆之间水热交换;直接控制某地气候特点水热状况

下垫面地表状况;是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与水源

其它影响气候的因素:人类活动、洋流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

8-2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会判断气温降水图;会描述

气候要素:气温、降水

以温定带——月均温在15度以上,为热带气候

月均温最低在0-15度,为亚热带气候

月均温最低在0以下,温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以水定型——热带气候分为四种: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干旱;

热带季风气候:旱雨两季

热带草原气候:旱雨两季

——亚热带气候分为两种: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冬雨夏干

——温带气候分为三种:

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湿润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