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师德育论文

人气:470 ℃/2024-04-08 20:55:24
【导读】 初中数学教师德育论文,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在素质德育教育日益重要的今天,初中数学教师要善于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惑,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提高学生探究能力。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篇1浅议...

在素质德育教育日益重要的今天,初中数学教师要善于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惑,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提高学生探究能力。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1

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摘要: 德育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思想教育必须渗透在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始终。按照新课程数学教学大纲和初中德育教学目标的要求,根据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创设愉悦教学情境,注重言传身教,注重数学史教育,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德育思想渗透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道德教育已经渗透学校学科教育的每一个角落。作为研究空间形式及数量间关系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思想教育必须渗透在教育教学整个过程始终。新课程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最易于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并要通过数学训练培养学生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托数学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实际,抓住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将德育教育思想与数学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按照初中数学教学目的和初中数学德育教学目标,灵活机动地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态与态度等方面获得长足发展,逐步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崇高的理想信念的确立和坚定政治方向的塑立。根据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结合教学实践体会,我认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思想进行有效的渗透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创设愉悦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形成德育教学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平等、和谐,愉快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动性和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生动有趣的素材内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给学生留下活动的时间,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学习知识,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这样有利于学生勇于创新实践精神的培养。例如,在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教学时,我采用层层推进的方法,向学生提出三个具有一定层次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小组讨论。学生经过自主独立的思考和小组学习讨论,很快得出了三个问题的答案。在数学教学中,采用灵活的教法,运用层次性问题的讨论,合理的推理过程,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发展学生推理、证明等方面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注重言传身教,实行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许多习惯的养成,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教师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通过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用良好的言行举止感染学生,以严谨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教育和影响学生,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例如:上课时,教师要做到板书整齐,着装规范,辅导“后进生”耐心、细致,让学生在教师表率的作用下,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对突出表现的学生,要给予及时的鼓励。教学时,教师还要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总之,不论是师、生的示范还是教师的要求,教师都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三、注重数学史教育,促进学生学习知识能动性的发挥

数学知识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历程,无数人辛苦探索,从实践中所得来的。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有关数学发展过程、数学发展奇闻逸事的教育,特别是我国数学发展史的教育和数学家研究成果的介绍。如欧拉临终时还不停歇地在石板上演算刚被天文学赫舍尔发现的天王星轨道;华罗庚身穷志坚,克服一切困难完成了60万字的“堆垒数论”的事迹。教给学生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可使学生更好地学好数学知识。

四、陶冶学生高尚情操,促进学生良好德育思想的形成

从美学角度考虑,数学学科本身无论是形式与内容,还是具体知识结构体系,都表现出一定的美感。这种美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感知、理解、发现、创造。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优美的板书,精辟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的示范等,都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数学教学中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可以培养学生理性审美能力的养成和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精神的形成。如对学生作哥德巴赫猜想、费尔马大定理发现过程的简介,可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从教育学的角度考虑,进行有效的数学教学,实际上就是教会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五、发展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德育教育效率

数学教育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最有价值的教学。因此,它们都具有基础性、发展性和现实性等特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取,情感、认知、思维和一般能力的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品质、思维能力等方面在今后学习生活中的养成。例如,在进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知识内容的教学时,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我采用对比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先进行小组讨论,要求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思维,学生通过添加不同的辅助线,找到了多种证明途径,从而培养了思维的广阔性、发散性。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猜想;设计具有一定梯度的问题,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事不辩不清,理不说不明,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批判性、深刻性,增强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渗透德育内容的初中数学教学是当今世界和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愉快情境,注重思想习惯的养成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在增长知识、提高成绩的同时,获得高尚的品质。

篇2

论发挥初中数学的德育功能的策略

当谈到中学德育教育时,大多数人甚至是教师们也认为德育只是在思想 政治课,语文等课的教学中进行,或者应该是班主任的事而已。而对于数学课,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它的认识价值和实践价值,对它的德育价值却一般表现出忽视或难以理解。我们一再提倡“教书育人”,“寓教育于教学之中”,事实上,数学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 发展能力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

一、数学中的德育内容

数学是一门既美又真的 科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的美。包括数学发现中的美学感悟,数学命题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充满了发现科学真理的愉悦和快乐。对科学问题的好奇,求解的欲望,解决之后的快乐,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

还包括数学表示中的美学修养,如数学概念的简单性、统一性,结构系统的协调性、对称性,数学命题与数学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数学中的奇异性等。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获得数学的审美能力,既有利于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也有助于提高创造能力,数学美是激发求知欲、形成内驱力的源泉。

就数学本身而言,数学来源于实践,“数学是从人的需要中产生的”,数学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的始终都与生产实际密切联系的。大量的数学内容都是以高度浓缩的形式积极促进学生辨证思维的发展。如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概念,揭示了事物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辨证关系,即概念的内涵增加则它的外延缩小,反之若它的内涵减少则它的外延扩大。

数学史是数学家的奋斗拼搏史,展示着数学家为真理而献身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数学每前进一步,都充满艰难险阻,需要数学家们的胆识、勇气和毅力,甚至甘冒生命的代价而百折不回。希帕萨斯因发现无理数而葬身大海,阿基米德因醉心数学而被乱兵所杀。

在数学教学中,把定理、公式与数学家逸事联系起来介绍给学生,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与毅力。学生听了数学家的事迹,必然会心潮澎湃,备受鼓舞,将百折不挠的磨炼,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认识到只有经过自己奋斗才能取得激励人和鼓舞人的成就。

诚实、求是,是数学理性精神的本质特征。数学语言的精确性使得数学中的结论不会模棱两可,数学中不存在伪科学,不允许有任何弄虚作假的行为存在。数学让人不迷信权威,不屈服于权贵;数学让人坚持原则,忠于真理。因此,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爱,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 二、如何发挥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功能

数学本身充满了矛盾、运动、 发展和变化,体现着唯物论的辩证法,是体现唯物论和辩证法非常广泛、具体的学科。数学中有许多概念都是从客观现实中抽象出来的,从古至今许多前人 总结的法则、公式、结论都是按照“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或遵循归纳和演绎法的“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规律而产生、发展的。例如,从数的发展来看,从起先的整数到分数、小数,再到有理数、实数。说明数是在不断地发展的,为什么会发展呢?主要还是随着人们生活发展,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发现原来的数的范围已不能满足显示的要求。

比如,在求面积是2的正方形的边长时,人们发现原来的数中不存在满足这样要求的数,故而产生了无理数。新课程数学教材中“数”与“形”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体会到 “数”与“形”是不同的,但又是相互联系的。比如说七年级上册中两个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们可以用数轴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数形结合的例子,数轴是一个图形,而两个有理数的大小的比较,是一个抽象的数学过程,把抽象的过程转化到具体的图形中,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的事物的具体和抽象的关系,现象反映本质的观点。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到数学中的矛盾转化原理联系我国的实际,进行学生的德育渗透,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技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联系实际,阐明所学知识的用处,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浅出地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在介绍 中国国内和国外数学家的成就的同时,特别是他们对数学 科学的执着追求,在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很差的条件下,进行数学科学研究应让学生知道了解。比如说,介绍哥德巴赫猜想时,提到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 经济困难,身患疾病的条件下坚持进行数学研究,甚至住院期间,瞒着医生进行工作。

总之, 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和巨大机遇,塑造人的精神和铸造人的灵魂。是时代赋予教育的重要任务,数学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结合学生的特点,切实有效地发挥好数学的德育功能,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篇3

试谈数学课中的德育

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勤奋好学的精神和社会需要的思想品德作为自己工作的首要任务。在《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也明确规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任务之一。我们的新教材在这方面也有很多的体现。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渗透德育呢?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

一、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祖国,是每个民族的灵魂。爱社会主义祖国,是中国人最基本、也是最崇高的情感。进行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小学数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我国有着灿烂的古代文化,当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必然会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在课上经常用有意义又有说服力的数目材料编成应用题,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旧社会的对比、小学生的公益活动以及有趣的科学知识等,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

如结合珠算教学,让学生知道算盘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器”,它不仅具有计算功能,而且在启迪思维,开发右脑,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等方******有良好的作用;即使在当今计算机时代,它还占有一席之地。还有三年级上册的《万以内数的认识》一节,练习的后面安排的“你知道吗”?中的0的来源是我国最早用“□”来表示的。我国还有许多数学家,对世界数学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故事,也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如刘徽、祖冲之、陈景润……因此我们的数学课堂上不是简单的分析和推理,许多生动的数学家的故事,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也了解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要好好学习为国做贡献的愿望。

二、挖掘美育素材,进行审美教育

数学数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数学本身也有无穷的美妙。”别林斯基也曾说过:“美育和德育是密切联系着的,它能陶冶健康的情感,培养崇高的情操,鼓舞人们为建设美好的未来去战斗。”人们常说数学是万花筒,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数学的美充满了整个数学世界,不但有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更有对称的美、和谐的美。我们就要善于运用符号、色彩、线条、图形等因素,通过精炼的数学语言、巧妙的解题方法、整洁的板书设计,展示出数学的外形美和内在美,并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使学生从抽象的符号中看到美的形象,从逻辑推理中领略到美的神韵,从表面的形式中体味到内蕴的那种特有的内在美,从而把学生引入到美的意境中去。在数学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美育因素—许多几何图像就充满着无穷无尽的美,闪烁着美的风采。还有许多有趣的算式也是一种美。如“有趣的缺8数”:

12345679×9=111111111

12345679×18=222222222

12345679×27=333333333

12345679×36=444444444

12345679×45=555555555……

因此,数学教育应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美的审美能力,这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爱好,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勾通联系,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数学教材中各部分知识之间存在着纵向和横向的紧密联系,这些都充满着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例如: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在知识的纵向发展方面,可以通过数学知识的产生,揭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产、生活的关系,知道知识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际,渗透一些“实践第一”的观点。在知识的横向联系方面,可以围绕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通过“大与小、多与少、加与减、乘与除、积与商的变化、正比例与反比例”等内容,渗透一些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的观点。还可以通过一些应用题的改编练习,分数应用题的解答,应用题的一题多解,以及几何初步知识等内容,渗透一些辩证统一的观念。使学生在知识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中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例如:在学习“米、分米、厘米”一课时,对于测量物品的长度,认识1厘米的长度,只让学生感知是远远不够的,要让学生动手测,亲手量,通过实践加深对长度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在教学米、分米、厘米之间的进率上运用知识的潜意识学生掌握进率比死记硬背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不但记忆深刻,而且此事也渗透了辩证的思想。

四、示范导行,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

数学课上,教师和学生的示范作用以及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方法。教师的示范作用体现在,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例如:上课时,教师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辅导“后进生”要耐心、细致,使学生在教师的表率作用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同时还可以用学生的榜样作用,例如:对上课认真听讲,学习认真刻苦,作业正确、整洁,思考问题机智灵活等方面的同学,教师要及时表扬,为其他同学树立学习的榜样。总之,不论是教师师示范还是学生的榜样,教师都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总之,德育教育是时时处处存在的,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利用每一个环节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不仅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审美、初步的唯物辩证观点等的教育,培养一些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形成优良品质,而且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效果。我们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教师教育》

[2]《小学数学研究》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