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古镇的介绍

人气:467 ℃/2023-03-04 03:15:06
【导读】 龙潭古镇的介绍,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龙潭古镇有1.4平方公里的明清建筑群,是重庆市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古镇。今天小编在这里为大家介绍,欢迎大家阅读!龙潭,山清水秀,地灵人杰,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源远流长。自秦统一全国至今,由梅树龙潭到如...

龙潭古镇有1.4平方公里的明清建筑群,是重庆市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古镇。今天小编在这里为大家介绍,欢迎大家阅读!

龙潭,山清水秀,地灵人杰,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源远流长。自秦统一全国至今,由梅树龙潭到如今龙潭,具书面记载的已有二千二百多年的历史。曾养育了我党著名革命家赵世炎同志、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的夫人王剑虹同志、原北京第二书记刘仁同志等一大批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影响的革命人士。

龙潭古镇,起初建于渤海乡梅树村,因有两个龙眼于镇东西侧而得名,古名“梅树龙潭”。清雍正13年1735,场镇被一场大火烧毁,后迁往龙潭河古称湄苏河旁重建。凭借龙潭河、酉水河之便,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集镇,古称:“龙潭货、龚滩钱”。

清乾隆元年1736年,为思州分州。民国年州改为县,设县佐。民国二十年1932年实行商团合一,设总正。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设镇。抗日战争中期,沦陷的下江人纷纷逃难至此,镇区人口曾多达5万人。建国初期设八区区公所。1993年改设龙潭区工委,辖七乡一镇。

龙潭古镇至今仍保存有距今已200多年的石板老街、四合院、封火墙是其独特的建筑。镇上以火砖砌成的围墙,高达十几米或二三十米不等,再用铁或木料砌成约1米高的楔子护墙,内修房舍。一层楼名"印子屋",其形像一枚方印,此即独具特色的封火桶子。[1]石板街从瓦厂弯牌坊经永兴街、中心街、永胜街至永胜下街的梭子桥垮纸厂沟全长约3公里的石板街被磨的青幽如玉,光可鉴人。另一条街起自福兴桥、下抵江西潭顺河街、全长0.5公里,主街宽约5米,全用方块青石铺成,因年代久无,历经行人步履,石板光滑,行走其间,尤须格外小心。

龙潭古镇的建筑

古建筑,由南向北河作长形分布,房屋总建筑面积86473平方米,宅基阶沿多为细钻条石砌成,大街小巷均为石板路,其多梯坎。如名古建筑,禹王宫、万寿宫、祠、庙宇、天主教堂、经院、书院等,公共建筑均以巨木作梁柱,院落间常见青砖花墙盖瓦,以石灰粉檐,沿街一面全为店铺,开间大小不等,但庭院幽深,内有二、三重天井,后面作主宅或仓库,部份富裕商家内设亭阁花园,水榭戏台,廊廊回环,很有气派。50多座土家族民居建筑----吊楼形态美观,翘角飞檐。150余堵封火墙把古镇隔离出200多个古朴幽静的四合院,其中有著名的赵世炎的故居,丁铃笔下的酉阳中学龙潭中学和好友"梦柯"王剑虹的旧居都在这里。

龙潭古镇的特色

古镇上,文昌宫、天后宫、轩辕宫、禹王宫、万寿宫、龙王庙、火神庙等古建筑窗棂门楣,画栋雕梁,

飞檐翘角,秀丽壮观。内的黄龙上滩、猫儿镇潭、仙人挂榜、懒蛇下山、罗汉岩像、二龙滚江、九桥溪泛、龙洞堡山等名胜,景色优美,风光迷人。在浓郁的民族风情中,春节的灯会,火树银花,鸭子龙、脱节老龙、火龙与狮子灯、篷篷灯、花灯、牌灯并驾齐驱,翩翩起舞,热闹非凡;小端阳的龙舟竟渡与大端阳陆地上的干龙船过街,独具特色,妙趣横生。龙潭古镇,民族风情浓郁,是专家、学者、作家及诗人采风的好地方。苗族著名作家沈从文,在龙潭写过18岁古怪"女匪首"王幺妹的故事;著名女作家丁玲,也描述过古色古香的龙潭中学。

龙潭古镇的特色小吃推荐

辣茶

相传为清乾隆年间,酉阳废除土司而“改土归流”后,酉阳的首任知府发明。据传,该知府赴任后,因水土不服而患感冒,用尽偏土方,仍久治不愈。数月不能过问政事,心烦意乱,导致病情越发严重。一日,知府手端酷好的产于宜居乡的宜居茶,便突发其想:以茶治病,当即吩咐其管家以宜居茶、辣椒、胡椒、苏叶、薄荷等原料熬汤,待汤浓稠,盛碗加阴米土家另一风味小吃和炒熟的豆子。知府趁热喝下,顿觉大汗淋漓,精神倍爽,郁闷全无。心中大喜,遂取名“辣茶”。即吩咐管家将用料悉数记录,作为家传偏方收藏。但管家为龙潭古镇人,极有商业头脑,看到了“辣茶”所包含的药用与经济价值,当知府辞官回江浙老家之际,他回到家乡龙潭经营“辣茶”。由于“辣茶”有特别的药用功能,又兼有风味小吃辅料,一时广为大众欢迎,名列古镇传统饮食之首。但不幸的是因管家后代人丁不旺,使“辣茶”药用配方失传。酉阳县旅游部门正组织力量对其配方进行抢救性保护发掘。相信不久,前往龙潭旅游的游客定能喝上香辣可口的“辣茶”,拂去他们旅程的疲劳。

李正元羊肉面

这道名小吃是古镇小食店主李正元用其一生的心血,在三十年代所创,主料是武陵当地山养肉,肉用山泉水浸透,切片后入锅、旺火炒,加土酒烧,放入辣椒、八角、茴香等掺水煮沸成臊子。待面条煮熟,将泔子舀于面条上,再加以香菜即可。此小吃之特点是毫无羊肉腥味,肉质鲜嫩、爽滑。其品牌在当时名躁一时,闻名于渝鄂湘黔四省边区。其孙李国权得其真传,但也面临失传。酉阳县旅游部门在当地政府的协助下,正积极组织力量进行抢救性保护开发。

肖麻子米豆腐

由于肖麻子在解放初期去世,其独特的工艺失传。据龙潭镇76岁离休教师梁文瑞老先生回忆,肖麻子米豆腐的工艺是加碱灰含量适当,特点是米豆腐质地细嫩、绵而不腻。做法是将米豆腐切成团,放入沸水中煮透、盛碗再放入香辣为主的泔子。此小吃在当时风靡古镇,其独特之风味,食客无不称道。

汽汽糕

主料以优质的龙潭大米为主料。将米泡涨,用石磨磨成浆,放入木盆,再经特殊工艺发酵之后捏成团,放入特制磨具,再放入蒸笼,大火蒸。拌以红糖、芝麻、豆面,吃之化渣、香甜可口、古镇居民黄吉贵得其真传。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