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文学研究论文

人气:285 ℃/2021-01-28 06:00:33
【导读】 陕西文学研究论文,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陕西是延安文学的诞生地与发祥地,延安文学的萌生与发展和陕西当地的文化资源密不可分,陕西文学在对延安文学的传承和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欢迎浏览。篇一《 陕西省文学旅游初探 》【...

陕西是延安文学的诞生地与发祥地,延安文学的萌生与发展和陕西当地的文化资源密不可分,陕西文学在对延安文学的传承和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欢迎浏览。

篇一

《 陕西省文学旅游初探 》

【摘要】自古至今,陕西省都是文学大省,在这里诞生了很多著名的诗人、作家,特别是在汉唐时期,西安作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学中心,吸引了很多文人墨客旅居于此,也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家的故居、作品的描述地以及发生地与其他旅游资源结合在一起,成为吸引文学爱好者和其他游客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随着旅游者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出游方式的日趋个性化和主题化,如果对陕西省文学旅游资源作以科学地开发,势必成为陕西省现有旅游模式的有益补充,成为一个新的旅游亮点。

【关键词】陕西;旅游;文学旅游

文学是旅游的灵魂之一,对构建旅游地的形象和内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知名作家的故居及其作品的创造也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1],吸引着大批游客前往游览。从古代的杜牧到现代的路遥、贾平凹、陈忠实等,都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些作家的故居、纪念馆及其作品的诞生地、作品内容的背景之地以及文学作品本身形成了陕西独特而多样的文学旅游资源,这些文学旅游资源或独立成景,或锦上添花,都能对游客产生独特的吸引力和影响[2][6]。

1.陕西省开发文学旅游的优势

1.1 文学资源丰富,作家及作品众多,且影响力很大

在汉唐时代,长安作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留下了大量的的诗词歌赋和散文曲艺,涉及到陕西众多的风俗文化、地域建筑。众多的诗人出生于此,比如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就出生在长安,他晚年所居住的樊川别墅被他视为灵魂的居所。也有很多诗人到陕西省游历并留下了与之相关的诗篇佳作,例如唐朝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霸陵行送别》和《忆秦娥》、杜甫的《饮中八仙歌》等等[5][8]。

到了现代,陕西更被称为“文学大省”。路遥、陈忠实、贾平凹成为当时颇具影响力的知名作家,他们的作品在当时被广泛传播。此后高建群、杨争光、叶广苓等作家在小说、散文等领域的建树也很高。如此众多优秀的作家作品不仅增加了陕西省的文化底蕴,更为陕西省发展文学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1.2 国际国内旅游发展倾向,为我们开发文学旅游资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条件

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和成熟,很多旅游者的出游目的越来越个性化和主题化,其中大量以文学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受到了众多文学爱好者的青睐,在这样的旅游环境下,陕西省的文学旅游资源如果开发地合理得当,势必会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

2.陕西省在发展文学旅游中存在的问题

陕西省旅游资源的开发大多以丰富的文化传统为主要对象,而在文学旅游资源方面,目前做的比较成功的只有华清池的《长恨歌》,而其他的诸如杜甫的樊川别墅、灞桥等很多文学作品中提到的地方如今早已不见当年的盛景。除此之外,对于陕西当代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是少之又少。路遥、贾平凹、陈忠实等在中国文坛颇有影响力的作家,其出生、生活过的地方,几乎没有得到任何的重视和开发,让很多慕名前去的游客大失所望。

就目前来说,陕西省大部分的文学旅游资源都没有得到开发,即使是那些少数已经开发的,也是处于肤浅的层次。与其作品相关的活动形式更是很鲜见。如果不加以宣传,便会“养在深闺无人识”。比如到过商洛的游客可能会去丹江体验“西北第一漂”,但可能会忘记了这也是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故乡,是其代表作品《秦腔》的真实再现,游客到了这里,难免会忽略或忘记在偏僻的里巷深处,还有一座贾平凹的老宅静静地伫立在此。

3.对陕西省发展文学旅游的几点建议

3.1 充分重视文学旅游资源的意义和价值

对于那些文化水平较高的游客来说,文学旅游资源是吸引他们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它感化和促进了旅游主体的游兴[4]。所以应该重视文化的协同和推进作用,而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就理所应当地受到足够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向游客展示一个不仅有历史而且有文化的陕西。

3.2 深度挖掘文学旅游资源,发展多种形式的文学旅游产品

3.2.1 重现诗歌或小说等文学作品中故事的发生场景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小说《伊豆的舞女》出版后,小说中的旧天城隧道、河津川的溪谷以及木桥对岸的福田家成为了观光步行道,众多文学旅游爱好者流连于此,切身体会小说中所描写的的伊豆。我国的绍兴本也是因为是鲁迅先生的故乡而被人们所熟知。据调查,到绍兴的游客60%都是冲着鲁迅去的。对于陕西来说,诸如此类的素材比比皆是,王维和元二话别的旅馆,李白笔下的霸陵,以及李白饮酒作诗的酒肆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都可以增强旅游的体验感[3]。

3.2.2 举办话剧等演出活动

话剧、舞蹈等演出形式是游客最为喜闻乐见的,它可以生动直接地表达文学作品的情节,引发游客的兴趣,所以故事情节很强的文学作品,完全可以排演成经典的话剧或其它舞台作品,就像大型山水历史舞剧《长恨歌》这样,既可以带给顾客深刻的体验,也有利于打造陕西文学旅游资源的品牌形象。还可以邀请国内外知名作家,举办各种论坛和演讲,宣传陕西的文学旅游资源。

3.2.3 开放各种文学交流场所

在作家博物馆中,展览古代和现代作家的著作手稿、信件、肖像和私人物品等,向世人展示这些文学作家的风采。

在文学酒吧里,服务员应该会朗诵名家作品中的经典段落,会表演戏剧中的某一场景。酒吧会供应文学作品里主人公用过的午餐,喝过的黄桂稠酒,播放着主人公听过的某首曲子。同时为了增强游客的互动,酒吧还可以就作品或作者举办一些有奖知识竞猜,引导人们去关注作者及作品,增强游客的体验。

3.2.4 根据作品设计旅游线路

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旅游管理部门根据按照小说《尤利西斯》中的描述,设计了作品的主人公利奥波德·布鲁姆和斯蒂芬·迪达拉斯在此游荡的4条步行旅游路线,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尤利西斯迷”体验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发生地。对于陕西来说,旅行社等部门也可以设计这样的旅游线路,比如白居易的《长恨歌》讲述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这样就可以设计出“临潼一西安一兴平一周至”的旅游线路,带领游客去体验不一样下转第58页上接第45页的《长恨歌》[5]。

3.3 采取多渠道的宣传和促销方式,提高陕西省文学旅游的品牌和知名度

在这个信息庞杂的时代,宣传成为提升产品知名度、吸引顾客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尤其是对于常常处于蜗居状态的文学爱好者来说,有效的宣传可以促使他们走出书本世界,走向现实世界去探寻他们所熟知的作家及作品的创作地和发生地,另一方面,很多作家的故居或作品的产生地都在比较偏远的地区,只有通过宣传,才能向外界展示其风采。因此,要使陕西的文学旅游资源发挥其应有的效应,就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和市场化的手段,对这些文学旅游资源进行宣传和包装,引发游客对它们的关注,提高其知名度。

参考文献:

[1]张畅.论文学旅游资源的价值与开发策略[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62-64.

[2]丁晨.论文学的旅游价值与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J].湖南社会科学,20062:125-127.

[3]邓鑫.跟着文学去旅游[N].深圳特区报,20124.

[4]袁园.对河南文学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14:109-111.

[5]袁方.论陕西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6:69-73.

[6]肖洪根.再论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4:46-48.

[7]余靖华,李江风.刍议文学旅游附加值的资源载入及开发模式[J].理论与实践理论月刊,20091:82-84.

[8]廖高会,任占文,王明端.山西文学旅游资源开发策略初探[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89-91

篇二

《 陕西当代文学的外来影响 》

[摘 要] 在文化全球化时代,伴随着日益频繁的文化交流和文学接触,民族文学中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世界性因素。在此背景下,陕西当代作家的创作在创作方法、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技巧等方面都受到了异质文学明显的影响。这在路遥、陈忠实等作家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关键词] 文化全球化 陕西当代文学 外来影响 路遥 陈忠实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陕西当代文学的外来影响及对陕西文学发展的启示研究”编号:09JK01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时代,不同文化、文学之间的交流、影响、融合已经日益频繁而深入,民族文学之间互相碰撞、互相影响,形成多元共存的格局。在新时期的陕西当代文坛上,无论是成名已久的老将,还是初入文坛的新秀,在全球化的氛围中都受到了明显的外来影响,并使其创作烙下多元文化的印痕。这种情况在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作家的创作中得到了清楚的表现。

路遥作品中的世界性因素

路遥虽然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浸染,但毕竟生活在全球化的语境之中,明显地受到了来自外民族异质文化的影响,并在其基础之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文学创作。

1.路遥作品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借鉴

路遥酷爱外国文学,认为有必要“借鉴一切优秀的域外文学以更好地发展我们民族的新文学”[1]P262。为此,他阅读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路遥也曾坦言,“也许列夫·托尔斯泰、巴尔扎克、司汤达……等现实主义大师对我的影响要更深一些。”[1]P262正是在这些作家现实主义创作观的影响下,路遥认为:“作者只是力图真实地记录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中发生了什么……作者真诚地描绘了生活,并没有‘弄虚作假’,同时还率直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认识,这一切就足够了。”[1]P285正是这样一种创作原则,使他坚定地走上了现实主义的正道。

在创作中,路遥力图完成对整个社会和时代的真实反映,表达出作者对社会和生活的态度,而这种态度,“看似作者的态度,其实基本应该是那个历史条件下人物的态度”,亦即对特定的环境下社会、时代和人物的生活进行真实的描写;而且,“作者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上,真正体现巴尔扎克所说的‘书记官’的职能,”[1]P265通过自己的创作去反映整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在路遥的创作中,即就是描写普通的日常生活和男女之间的爱情,“也常常顺应了人物命运和性格的发展而折射出丰富的时代内容”。[2]P44同时,受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影响,路遥的作品包含着强烈的“编年史”意识,某些作品前后相连,成为一组系列作品。《平凡的世界》,“以放射性结构形态集社会政治史、经济史与人的命运史于一体,从而全方位,全景式摄录了平凡世界的全貌。”[3]P63正是由于这种现实主义的写实风格,才使得路遥的某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成为20世纪60年代~8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从广阔的角度为当代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转型期留下了史诗般的历史画卷。

2.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安排方面的外来影响

路遥还从托尔斯泰、司汤达等现实主义文学大师那里受到影响,注意到了典型人物和社会、时代之间的密切关系,努力在作品中塑造具有社会意义、反映时代特点、体现时代脉搏的典型人物。路遥强调,文学形象必须具有高度的典型性,而作家的全部工作就在于要把生活中的一般事件变成具有巨大社会意义的事件。这样,就可以通过对具体事件和人物的描写,反映出广阔的社会和时代。事实上,路遥通过他作品中马建强、马延雄、高家林、孙少平等形象,确实真实地反映了那个特定年代广阔的社会生活。

此外,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安排方面,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无疑给路遥的创作以巨大的影响。在人物的安排上,《人间喜剧》使用“人物再现法”,让作品中的一些人物在不同的作品中反复出现。路遥在构建《平凡的世界》时,似乎也借鉴了这种方法,尽管二者在规模上相差甚远。路遥说:“所有的人物应该尽可能早地出场,以便有足够的长度完成他们。尤其是一些次要人物,如果早一点出现,你随时都可以东鳞西爪地表现他们。尽管在每个局部他们仅仅可能闪现一下,到全书结束,他们就可能成为丰富而完整的形象。”[1]P270基于这种考虑,作者就必须使人物尽可能早地出场,而这和托尔斯泰的安排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战争与和平》中,开始部分通过安娜·帕夫洛夫娜·舍列尔举行的晚会使主要人物纷纷登场;而在《平凡的世界》中则通过王满银因卖老鼠药而被劳教的事件,“大约用了七万字的篇幅,使全部主要人物和全书近百个人物中的七十多个人物都出现”了。[1]P270据统计,在《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孙少安、润叶、晓霞、田福堂、田福军等十余人有专章进行集中描写,而其余次要人物在不同章节中均有所提及,至于有些重要人物则在几十章当中都曾出现。这样,在整部书中,作者就有足够的篇幅去表现他们不同阶段的不同性格侧面,并最终给我们留下一个丰富、完整的形象。比如孙少平,就有艰难求学时的孙少平、村办中学教书时的孙少平、在家务农时的孙少平、黄原揽工时的孙少平、组织暑假夏令营的孙少平、铜城煤矿做矿工的孙少平……这许多阶段的性格侧面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孙少平。此外,路遥的创作在结构设计、对典型性格的刻画、通过几条平行发展又时有交错的线索达到对广阔社会生活的描写等方面,也受到了外国文学明显的影响。在此不再赘述。

陈忠实创作的外来影响

陈忠实也一直喜欢阅读外国文学。自从陈忠实上初中时阅读了第一部翻译小说《静静的顿河》后,便产生了喜欢欧美小说的偏向以及对“俄国和苏联文学的浓厚兴趣”。[4]P79

此后,陈忠实将他所能找到的外国文学作品尽数阅读,并深入地“研究当代的、现代的、各流派的”作品。不仅如此,陈忠实在和路遥等作家的讨论中,“话题总是集中到苏联作家和作品的阅读感受上,艾特玛托夫、舒克申、瓦西里耶夫,还有颇为神秘的索尔仁尼琴,等等。”[4]P90陈忠实发现“欧洲作家创造的这些不朽作品,和我的情感发生过完全的融会”[4]P88,并激起了他更大的阅读兴趣,以至于面对“欧美以及拉美几乎所有流行过和正在流行的文学流派”,都能够兴趣十足地阅读。这对陈忠实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此过程中,陈忠实对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阅读和接受,是最具代表性的。陈忠实是我国接触《百年孤独》最早的读者之一。早在《百年孤独》尚未出版之时,陈忠实就从一个编辑朋友郑万隆那里看到尚待出版的中译本。这次阅读经历,使陈忠实对《百年孤独》产生了极高的评价。“一旦目触奥雷连诺那块神秘的‘冰块’,我就在全新的惊奇里吟诵起来”,尽管《百年孤独》的叙述形式他还不完全适应,但他已经“十分专注地沉入一个陌生而神秘的生活世界和陌生而又迷人的语言世界”之中[4]P92。

上述阅读经历使陈忠实的创作观发生了转变,“从传统的现实主义转向了‘开放的现实主义’,吸纳了强烈的现代生命意识和诸多现代小说技法”[4]P59。在此基础上,“现实主义者也应该开放艺术视野,博采各流派之长,创造出色彩斑斓的现实主义。”[4]P32创作观的转变直接影响了《白鹿原》的创作,使其在创作方法、语言形式、情节安排、艺术技巧等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创新性,最终创作出了一部死后可以垫棺作枕的著作——《白鹿原》。在此,仅从对广阔社会生活的全景式的描写以及魔幻手法的成功运用方面入手,探讨其对《白鹿原》创作的影响。

1.对广阔社会生活的全景式的描写

作为一部当代拉丁美洲的百科全书,《百年孤独》通过对马孔多小镇的兴衰以及布恩蒂亚家族七代人命运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上半叶的历史演变和现实生活。马孔多就是拉丁美洲的缩影,透过作者描写的马孔多小镇,我们看到的是整个拉丁美洲的历史和社会生活画面。与此相近,《白鹿原》作为“一个民族的秘史”,也通过浓缩了时空的白鹿原以及白、鹿两大家族的三代子孙几十年的恩恩怨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恢宏的、动态的、纵深感很强的关于我们民族灵魂的现实主义的画卷”。[4]P137《白鹿原》中,白鹿原偏居西北一隅,相对狭小、封闭。但也必然无法摆脱社会历史事件的影响。透过白鹿原人们的生活我们能够清楚地感受到的却是历史脉搏的跳动和时代风云的变幻,我们能够看到的是一幅作为人们生活大背景的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画面。《白鹿原》表面上是写白鹿原上白、鹿两家的兴衰史,但实际上上演的是中华民族的发展史,表现的却是中国社会各阶层广阔的社会生活,融注于其中的还有对中华民族厚重历史文化的深入思考。

2.对魔幻手法的成功借鉴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在创作方法和技巧上,受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以神奇、魔幻的手法反映拉美各国的现实生活,把神魔、鬼怪、巫术、幻境等内容插入到对现实的叙事和描写中,使作品既表现出强烈的现实性,又带有明显的魔幻性。

在《百年孤独》中,作者通过魔幻的手法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魔幻色彩的奇异世界,为其蒙上了一种强烈的魔幻色彩。而在《白鹿原》中同样能够看到明显异于现实生活的魔幻性。比如,白嘉轩的第六个女人胡氏曾经诉说了她梦见的鬼怪——白嘉轩之前娶的五房女人,但是“令嘉轩大惑不解的是,胡氏并没有见过死掉的任何一个女人,而她说出的那五个死者的相貌特征一个一个都与真人相吻合”[5]P16。更奇特的是,为了驱邪,白家请来的法官在经过一番动作后,“最后从二门的拐角抓住了鬼,把一个用红布蒙口扎紧了脖颈的瓷罐呈到灯下,那蒙口的红布不断动弹,像是有老鼠往外冲撞。”[5]P17最终,在把抓到的鬼“煮死再焙干”之后,白嘉轩家里“此后果真不再闹鬼”。[5]P17这些情节打破生与死、人与鬼、人间与冥世的界限,看似荒诞不经,却丰富了小说的内涵,为小说平添了一份魔幻色彩,能够明显看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对其的影响。贾平凹曾坦言,“我近年写小说,主要想借鉴西方文学的境界。如何用中国水墨画写现代的东西……”[6]P299而这“实际上是把西方的东西拿来,破碎在自己的创作中进行再度整合重构,产生出一种崭新的观念、崭新的风格、崭新的书写”[7]P20,这在《高老庄》、《土门》等作品中都有一定的体现。

总之,我们认为,陕西当代作家的创作受到了明显的外来影响,使得陕西当代作家的创作具有了较多的世界性因素。

参考文献:

[1]路遥.路遥文集1、2合卷本[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2]王海.从爱情描写看路遥的现实主义精神[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6,2.

[3]王春云.论路遥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0,2.

[4]雷达.陈忠实研究资料[C].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5]陈忠实.白鹿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6]孙见喜.贾平凹前传[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3.

[7]韦建国.试论贾平凹“用中国水墨画写现代的东西”探索得失[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1.

有关推荐: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