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熊胆的功效与作用

人气:372 ℃/2021-10-26 07:13:14
【导读】 中药熊胆的功效与作用,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熊胆,为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胆囊。中医等亚洲传统医学认为熊胆汁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杀虫止血的功效。因此,亚洲各国都有延续数千年的杀熊取胆的传统。那么你知道熊胆的功效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准备...

熊胆,为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胆囊。中医等亚洲传统医学认为熊胆汁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杀虫止血的功效。因此,亚洲各国都有延续数千年的杀熊取胆的传统。那么你知道熊胆的功效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准备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熊胆的形态特征

1.黑熊,体形较大,长1.5-1.7m,体重约150kg。头部宽圆。吻部短而尖;鼻端裸露,眼小;耳较长且被有长毛,伸出头顶两侧。颈部短粗,两侧毛特别长。胸部有一倒人字形白斑。尾很短。毛较一致漆黑色,有光泽。四肢粗健,前后足均具5趾,前足腕垫宽大与掌垫相连,后足跖垫亦宽大且肥厚,前宽后窄,内侧中部无毛间隔。具爪。除其鼻面部棕色、下颌白色、倒人字白斑外,全身均为黑色并带有光泽。

2.棕熊,体形较大,长约2m,重200-300kg。头阔而圆,吻部较长鼻也较阔,其端裸出,略侧扁。耳小,能动,内外被毛。肩端隆起,腰粗壮,尾短。四肢粗壮,前后足均具5趾,前足的爪长于后足。爪侧扁而弯曲,呈暗褐色。全身为黑棕色,或近黑色以至很淡的银灰色、棕黄色或棕红色。成体胸部无白色斑纹。

熊胆的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0.2-0.5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点眼。

熊胆的注意事项

虚证禁服。

①《药性论》:恶防己、地黄。

②《本经逢原》:凡实热之证,用之咸宜,苟涉虚象,便当严禁。

熊胆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平肝明目;杀虫止血。主湿热黄疸;暑湿泻痢;热病惊痫;目赤翳障;喉痹;鼻蚀;疔疮;痔漏;疳疾;蛔虫,多种出血。用于小儿热盛惊风,癫痫,抽搐,黄疸;外用治痈肿,痔疮,目赤云翳。

①《药性论》:主小儿五疳,杀虫,治恶疮。

②《唐本草》:疗时气热盛变为黄疸,暑月久利,疳匿心痛。

③《日华子本草》:治疳疮,耳鼻疮,及诸疳疾。

④《医学入门》:点眼去翳开盲。涂恶疮、痔瘘。

⑤《纲目》:退热,清心,平肝,明目去翳,杀蛔、蛲虫。

⑥《本草述》:治喉痹。

⑦《本草求原》:治蓄血,血淋。

⑧《随息居饮食谱》:治疔疽。

熊胆的附方

①治小儿惊痫瘈疭:熊胆二大豆许,和乳汁及竹沥服。并得去心中诞。《食疗本草》

②治小儿一切疳疾,心腹虚胀,爱食泥土,四肢壮热:熊胆一钱研,麝香半钱研,壁宫一枚去头、足、尾,面裹煨熟,研,黄连去须,取末一钱。上同研极细,以蟾酥和丸,黍米大。每服五丸,米汤送下。量大小加减,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熊胆麝香丸

③治疳羸瘦:熊胆、使君子仁各等分。研细,放入瓷器中,蒸熔,宿蒸饼,就丸麻子大。米饮送下二十丸,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熊胆丸

④治小儿奶疳黄瘦,体热心烦:熊胆一分,青黛半两,蟾酥半两,黄连末半两,牛黄一分。上药,都研如粉,以猪胆汁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粥饮下五丸,日三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圣惠方》

⑤治蛔心痛:熊胆如大豆,和水服。《外台》

⑥治目赤障翳:熊胆少许。化开,入冰片一、二片,铜器点之。或泪痒,加生姜粉些须。《齐东野语》熊胆丸

⑦治五痔十年不瘥:涂熊胆,取瘥止。《千金方》

⑧治风虫牙痛:熊胆三钱,片脑四分。上为末,用猪胆汁调搽患处。《摄生众妙方》

⑨治小儿疳疮蚀鼻:熊胆半分。以汤化,调涂于鼻中。《圣惠方》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