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练习题

人气:323 ℃/2022-02-10 15:38:29
【导读】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练习题,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九年级语文的练习是提高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在九年级语文上册的课文第一课的课程即将结束之际,教师们要准备哪些同步训练题供学生们练习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一、语言训练1、...

九年级语文的练习是提高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在九年级语文上册的课文第一课的课程即将结束之际,教师们要准备哪些同步训练题供学生们练习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语言训练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和平hé 分外fèn 妖娆ráo 轻柔róu

B、成吉思汗hàn 今朝zhāo 俨然yǎn

茂密mào

C、自称chēng 更衣gēng 单于chán 殉职xùn

D、陌生mò 接洽qià 数风流人物shǔ 手帕pà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冰封 莽莽 滔滔

B、蜡象 晴日 素裹

C、竞折腰 文采 风骚

D、天娇 大雕 风流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惟余莽莽 只,无边无际的意思

B、原驰蜡象 指高原,即秦晋高原

C、须晴日 等到

D、稍逊风骚 指风流倜傥

4、仿照对偶例句,以物为话题,写出一个句子。

例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仿句:

二、语段训练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江山如此多娇 一代天骄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成吉思汗

惜秦皇汉武 只识弯弓谢大雕

略输文采 俱往矣

唐宗宋祖 数风流人物

稍逊风骚 还看今朝

1、这一段词是《沁园春·雪》的下阕,请简要说明其大意。

2、词的下阕有过渡句,有双关语,请分别写出。

3、诗人在评说古人时,用了一个“惜”领起,那么“惜”是什么意思?它管到什么地方?有何作用?

二盼 雪

又是冬天了。这是我南下广州的第一个冬天。虽然明白大雪难以过秦岭,但我还是同往年一样,盼望着一场大雪的降临。

雪就是美,雪就是诗。有关雪的诗句,人人都能信口诵来。“燕山雪花大如席”“梅花欢喜漫天雪”“一片一片又一片……飞入梅花都不见”,说不尽的是对雪的那份钟情,那种喜恋;而“瑞雪兆丰年”则寄托了以农为本的中国人对来年的祝福和期望。

雪几乎是北方的专利,在南国是难得一见的。大约是前年,粤北的一场短暂的小雪,曾经让南人欣喜若狂。从报上看到的这条消息时,我真为自己生在中原,能经常欣赏到雪而得意、满足。“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东坡先生大概是在享受荔枝时写下这些诗句的。如果他在赏雪时来了诗兴,大概又会说“年赏瑞雪一两场,更愿长作北国人”了。说到这里,我又不免为自己南下谋生,失去了经常赏雪的机会而遗憾不已。

小时候,地处大别山区的家乡每个冬天都要下几场雪。有雪的时候,我总是兴奋异常。跟小伙伴们打雪仗、堆雪人、滑雪板,我乐此不疲。小手冻得通红,也浑然不觉。虽然大雪使我到三里之外的学校上学麻烦许多,但我毫不在乎,学着大人的样子,用稻草绳绑着腿,深一脚浅一脚,寒风刺骨全不顾,积雪没膝趣最多……而我最喜欢的还是雪下得正欢的时候。或是伸出小手迎接碎玉般的雪花,或是在漫天飞雪中跑着、跳着,任雪花打在脸上、落在瓜皮帽上。然而,雪却常常在夜深人静时静悄悄地开始降落,到天亮时,留给千家万户一个开门的惊喜。“哇,好大的雪呀!”一听到爷爷、奶奶开门时的惊叹,平时最爱赖床、不烘热棉裤不起来的我,就会抬起头,先看看窗外,然后一骨碌爬起来……

如今,雪越来越稀罕了。大雪变成小雪,多雪变成了少雪,少雪变成了无雪。

奶奶说,她曾见过三尺深的大雪。而我所见过的最大的雪只是一尺多深,那也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原以为,到了家乡以北的郑州,会见到更大的雪,但在郑州八年,却只见过一两次半尺以上的雪。近两年,更是连半尺雪也见不到了。每个冬天,我都盼雪,数着一九、二九、三九,盘算着冬天还剩下多少时间,即使到了春天,还常常盼望来一次“倒春雪”,下一场“桃花雪”,然而,冬去春又来,等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科学家说,这是气候变暖的原因,气候变暖是因为“温室效应”,而“温室效应”是因为工业化带来的大气污染。我越来越感到,我们失去的已不仅仅是雪,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我所企盼的也不仅仅是雪,还包括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

虽然身在南国,不敢奢望在这里见到大雪,但我盼望着家乡再一次出现“大雪封门”,盼望着北国重现“万里雪飘”的壮景。前不久,有气象学家说,持续十多年的“暖冬”,可能在今年告一段落,出现一个寒冷的冬季,但愿这个预言能变成现实。

我天天关注着天气预报,我一年更比一年盼雪。

1、选文中引用了不少关于雪的诗句,下面是一些关于雪的诗句,你能写出它们的作者及出处吗?

①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②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③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2、选文中引用了苏东坡的诗句,请你把这首诗的前两句补出来。

3、选文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列举并说明这种手法的妙处?

4、你能谈谈对“瑞雪兆丰年”的农本思想的认识吗?

答案:

一、1、A,2、D,3、D,4、春回大地,花满枝头类似的对偶即可。

二、1下阕侧重于抒情和议论。千古英雄已成过去,展望未来,真正称得上英雄人物的是谁呢?是今天的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2、过渡句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双关语是“须晴日”。3、“惜”是“可惜”,有美中不足之意。它管到“射大雕”一句,统领下面对历代帝王的议论,概括了他们的不足。

二1、①白居易《卖炭翁》,②杜甫《绝句》,③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3、将“南方”与“北方”比,通过对比突出南北气温差别较大,强调自己对雪的喜爱,对北中国的留恋。4、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强求一致,思路正确即可。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