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随机讲解第六周:20151116道德经解析

人气:281 ℃/2023-10-15 18:52:41
【导读】 道德经随机讲解第六周:20151116道德经解析,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学 习 提 示文传君:本文为“文化传统《道德经》学习交流群”的随机讲解摘录,对每章的重点内容和全部章节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讲解,不逐字逐句绎读,可与平台上发布的公版《道德经》微学习课程互参。微信群里每天...

学 习 提 示

文传君:本文为“文化传统《道德经》学习交流群”的随机讲解摘录,对每章的重点内容和全部章节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讲解,不逐字逐句绎读,可与平台上发布的公版《道德经》微学习课程互参。微信群里每天学习一章《道德经》,每周6章,周日复习,大约14周不到100天完成全部81章的朗读背诵。这样循环往复,很快大家就会有所印象、受益,完成学习《道德经》的百日筑基。感兴趣的朋友请点击下文加入学习。

《道德经》微学习计划

本周助教:豫尚。学习内容如下:周一:第二十七章讲解

周二:第七十九章讲解

周三:第八章讲解

周四:第五十一章讲解

周五:第六十二章讲解

周六:第六十五章讲解

周一:第二十七章讲解

善行无辙迹

善言无瑕谪

善数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

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

不爱其资

虽智大迷

是谓要妙

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啊,好比911这应该也是进入了一个新的拐点,所以温习这章我们有种新的意义。

这一章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七大善,跟第八章的七小善,做个有趣的对比记忆。还有别的章节的,如: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这个善,在《道德经》里面出现很多,也包括在天下篇还会有很多,如善为士者不武等等,加起来我觉得应该有20来个。哪个做到都不易。但是我们至少知道有个方向,时不时地可以做个比较认知。

善行无辙迹:上周六我们学习41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所以呢,行是行于大道、行道。七大善这里面,行在第一位,说明行是最重要的。知而后行。读经的关键在于行。行才能有真知,想是怎么也想不明白的。那么善于行道,是没有痕迹的,意思是不一定是要坐在高台,摆个pose,侃侃而谈。辙迹,是车轮的痕迹,这也是巧妙的设喻,显意和密意的结合。那么怎样才是行道?这个就要自己有种自然的明。在我看来,还是要讲和,做到和。无论是身和、家和、单位和,还是国家和、天下和、天地和,这个和还是最重要的。人类没有必要生活在矛盾痛苦和忧患之中。

善言无瑕谪:那怎么样才能做到和?我看三觀的正确还是最重要。还是要用经典的思想、圣人的思想来充实自己的头脑、识神。言,就是立言。圣人善于立言,而没有瑕疵可以指谪。比如上周的64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这就是把当下的生活行动和远大的目标以及过程控制结合的很好。这就是善言无瑕谪。所以《道德经》五千言,这个是可以称言的;而我们只能是叫做大白话。善言无瑕谪的含义是,他可以任意地复制、推广而不会有任何问题。当然我们不能望文生义,不能断章取义,所以要把这5000言全面熟读和正确解读。今天早晨我就在想,以后可以出本网络电子书,叫作“98天精通《道德经》”,把我们的14周的讲解汇总成册,我觉得或许更有意义。

善数不用筹策:这个数是啥意思?数东西的数(shu第三声),还是数术的数、数学的数(shu第四声)?我觉得第三声不太对。圣人数数这个算什么?所以数术的数、气数的数,比较合理。这个数,是一种运筹帷幄,所以有个筹策,筹策这两个字上面都有竹字头,所以都是竹子做的东西来帮助辅助运算。圣人他都是大脑里面的推演,就好像是现在的玄幻小说讲的元神的推演,类似军事上的沙盘的推演,只不过都在无形之中运算推演完毕,而不需要形而下的筹策。所以善数不用筹策。当然數也有他的奥妙。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这个闭是什么意思?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关与楗是拒门的木头,一横一竖形成闭门的关楗。这里应该还是指的是关闭对物质的欲望,关注形而上。当然在军事上我觉得应该有一解,生活之中也会有一解。这个留给大家以后印证参详。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道德经》里面有解其纷。这里是不可解,就好像是善于约束、束缚什么,看上去好像是没有有形的绳子约束捆绑,但是却解不开。圣人奥义或许我们隐隐有着理解但是能表达出来也不容易。

是以圣人:有了以上的五种奥妙相辅相成,所以呢圣人他就能做到。

常善救人故无弃人:总是很善于救人,别人看上去这个人就是个废物,没啥用,但是圣人都能让他有合理的用处,安排他做个事情,还很合理,做得很好。这个思想很伟大。生活之中,我们处处能用上,比如家庭之中,比如单位之中。国家级别的圣人、领导人他考虑的跟我们不一样,要全面很多,要让每个人都要生活有尊严、有饭吃,而不是依赖别人的施舍。任何一个人内心深处他也不愿意成为社会的无用,但是他可能有种身体的残疾,也可能有精神的残疾,有种古怪和坏脾气。这是万物的自然,人的自然。他要能有用处,内心就没有一种愤怒嗔恨;那么,我们这个社会就变得美好很多,氣氛和谐很多,天地相合以降甘露;社会就趋向正常演化,而不会有各种奇奇怪怪的事情发生。那么,我们虽然不是圣人,只是普通人,生活之中一样是可以奉行的,就从我们的家庭和单位,以及身边的人做起就好了。内心有种善,善于救人,当然也救自己。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生活之中要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天地之间没有垃圾,都能物尽其用,就能保护我们的赖以生存的环境。地球不能到处都是垃圾堆。随着医术的进步,社会的稳定,肯定是人口会越来越多的。上天固然有好生之德,但是如何承载这么多的生命,还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所以秉持这个思想,我们文化传统的粉丝还做了个网站,叫作旧衣捐赠网(jiuyjz),但是现在还没有精力开通运行。我想呢,或者我们明年开春或者什么时候也开始运行,这里就先打个小广告,广而告之一下下。这样我们传播《道德经》救人、救物就都全面了。当然本质上还是救自己。

是谓袭明:能做到善于救人善于救物,看出这个一般人认为的废人、废物的用途,这就说明圣人内心有种明,叫作襲明。这个襲是啥意思?从字的本意看,上面是龙,下面是衣,说明在古代这个是很庄重的很贵重的很高级的大衣,上面绣着龙,估计不是一般人也许是帝王级别才能穿。这一件衣服就算是现在也是一样要耗费无数的人工巧匠才能做成,所以呢他不能就穿一次两次也不能就传一次,他要能继承下去,所以要承袭;也因为他是大衣,所以有种掩藏遮盖,所以袭击的襲就是这个意思。那么结合两个意思,一个是这个明是掩藏着的,一般人不解也看不出;一个是这个明,也是一种承袭古人的真知、传承,才能逐渐明。

故:这个故,我们曾经解读过,应该是在23章希言自然。故,可以做缘故解。它的原因在哪里呢?指的是以上的善救人与善救物。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善人呢可以作为不善人的老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善人呢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助手、资助。一般解读为借鉴。意思是你看他不善,我们不该这样,有点反面教材的意思。我现在觉得还可以作为善人的辅助。他仅仅是不善于而已,但是可以作为辅助和助手。

不贵其师:不去贵重他的老师,这指的是不善人。所以也可以理解为我们都是不善人。想想七大善七小善,我们能做到吗?所以还是不善人。所以就要去贵重他的老师,这样才能趋向善。当然了,善都是指的善于。比如与善仁,这个比较接近我们现在说的善人,善于为人,跟谁都能合。

不爱其资:这个是指的善人,虽然善人,但是你也要爱你的助手,你的资助。靠圣人一个人也做不成事,需要无数人的辅助、资助。这就好像是前后相随,跟随你的,才成就你。没有跟随你的,自然就没有你在前面引路。

虽智大迷:所以不去相互贵爱,看上去好像是很聪明,有种说不出的那种劲,但是其实是一种内心的迷,而不是明。

是谓要妙:如果能贵其师爱其资,这就是掌握了行道修道的诀窍和奥妙,也会逐渐地有各种妙用。这个妙也指生活越来越美好。

所以结合现实我们还是要多读经,熟读经,善言行,让我们生活越来越美妙。

本段讲解与公版课程互参

点击此处查看

周二:第七十九章讲解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

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

常与善人

感觉到进入新常态。我想把每年的春秋的线下交流形成一个惯例,大概是在4月中下旬和10月下旬,在我们1、7月的中间,在北京做线下的交流。原因很多,我觉得一个是线下交流的时机成熟,一个是这样也能提高效率。人多也有很多好处,我们可以安排一起静坐,这样效果也很好。时间固定之後大家也能提前安排自己的时间和报名。今年比较晚,比较仓促些,什么事情有个开头就好了。我们就期待11月28日周六吧。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这里重点讲和。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有了大怨再和解,那么必然有留下些余怨化解不了,这个我们生活之中是可以理解的。人与人的关系破裂了再弥合也会有裂痕。所以老子认为,这怎么可能是叫作善呢?所以他的思想还是很明确且贯彻全文始终。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这是他的主要思想,无为嘛。

所以生活之中我们没有必要与任何人结怨,要柔弱些,无为些,这个就需要有一定的修为、静氣、阅历,也要有一些实用的技术辅助,比如返观心情急躁的时候就少开口,不开口。我心浮气躁的时候,就不说话,缓缓,站起来走几圈。那么就能感觉到自己的氣变化了,稳定了,浮躁的氣沉下来了。心乱的有时候会静坐会,就会觉得头脑清醒,神清气爽,不一样了。这样就不至于冲动的情况下出口伤人,言多必失啊,或者别的什么举动伤到别人。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所以圣人呢虽然拿着契约的债权部分,但是他不去责讨,而是宽松对待欠债的人。过去的圣人就是帝王,因为公乃王,选举为大家的领袖。当然也说明借钱借物的是人民,本来也是从国库之中借去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要是他没有能力还我估计也就算了。当然他肯定还有配套的法律作为支持。过去人还是很淳朴,包括我们小时候的大人们我觉得都挺淳朴的,真有能力还,还不至于欠钱不给。所以他就是不追讨,不逼得太狠。

当然我们生活之中也要变通理解这句话,也就是说,如何做到呢?就是得理不要不饶人,也要放人一马,没有必要激化矛盾。这就跟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结合起来理解了。

所以这里体现出生活之中和为贵。当然了这些都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不是大事。

有德司契:有德的人呢就好像是圣人掌管契约一样,不去与人追讨什么,宽容待人。

无德司彻:这个彻,就是周朝当时的税法。这个税法是十一税,就是从田亩收入之中拿出十分之一作为税收。所以呢司彻,就是税务官,要完成任务,就要追讨税,当然没有好脾气好颜色。这是个比喻,没有德的人就是这样,追讨的厉害。

天道无亲:这个思想还是一致的,天之道不会特别对待某个人,不可得而亲疏利害贵贱。

常与善人:这里也是一样,常,我们一般理解为经常,常常,但是也说明也可能不这样,有种不确定。那么常,换为恆就不一样了。那么天道无亲,虽然对谁都是一视同仁,但是表现为总是给与善人。这就体现为一种无形的规律。给了什么呢?通过什么方式给出来?

我们的生活阅历会发现,当我们无意之间做了一件好事的时候,内心总是有种说不出的愉悦。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无私的奉献,所以合于道。那么自然就与道相通,就通过无形的徼,或者竅,有种自然的得到,所以有种悦。这个悦,从心从兑,兑为开口,所以是打开了心,开心,感应到了无形的混沌元氣。生命由此得以升华,所以表现为一种身心的愉悦。从13章宠辱若惊可知,这就是一种自然的益,所以表现为内心的宠的感受。这个时候淡定些,返观内在的氣化规律,以后视为新常态即可。

所以《道德经》的每一章熟读之後都能跟我们的生活结合,干货很多,熟读背诵会自然领悟出很多的奥妙。

今天这一章比较简单,所以我们也就讲到这里。大道总是至简的,但是奥妙也总是无穷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可能给与的方式还有很多。留待以后大家慢慢体会,不局限于我的解读。

本段讲解与公版课程互参

点击此处查看

周三:第八章讲解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

心善渊

与善仁

言善信

正善治

事善能

动善时

夫唯不争

故无尤

到年底忙就成为新常态,各种事情比较多,不过这个讲解的时间还能有,只不过不一定是一大早了。明年的春节比较早,大概是2月8日。大约是一月份的第二个周一开始yy讲课。那个时候这个98天的大循环也就基本走完了。

这一章上善若水还是耳熟能详的,也是老子的金句、名句。但是一般人只知道上善若水,水有哪几善,这几善是水的什么特点,都是什么意思,那就没几个能说得出来。

上善若水:善有很多级别,这个最高级别的善,是可用水来做个比喻的,就好像是水一样。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个水啊很善于给万物利益,让万物受益,但是从来不向万物争什么,默默无闻的奉献。

处众人之所恶:一般人都喜欢出名,喜欢站在高处为众人所知。水呢,默默无闻和处于低处,水往低处流,这个是一般人都不愿意的,不喜欢的。

故几于道:道隐无名,所以呢,水的这种特点,就跟道很接近。

居善地:这个指的是水往低处流的谦下之德。溪谷江河湖海,一个比一个低,越低越多。所以生活之中我们要心态低些,越低越好。因为每个人都有种他的特点优点,也指的是善于学习,善于用人,心态一低,氣就能接通了。氣也如水,也是从高处流到低处的。所以圣人也好大邦也好,也是越低越好。越低越能汇聚人氣,人的力量。生活之中这种低姿态的人,谁都愿意与他来往,反而成就了他的事业。

心善渊:这个是取得水的渊深之象。地上总是有深潭的。内心有种渊深,不可测。这个也是需要的,做人不要浅薄外露,要深沉点,内涵着点,举止从容,行有余力,有种余味。但是这是如何做到的?多读经,多体会,内心丰富了,阅历多了,受挫了,也就自然做到了。有时候人难免有种张扬,张扬之後就容易受挫从而懂得分寸,将欲歙之必固张之。知止,这样就开始收敛,慢慢就有种渊深。

与善仁:这个是取得水的柔弱之象。水嘛他很细腻,没有棱角,所以在任何容器之中都能随着容器的形状而随方就圆。常有的比喻,比如一个容器先后放进石头、黄豆、沙子,还能倒进去水。这里比喻我们为人要善于适应各种人,跟谁都能合,合于他的特点。这是内心的一种哲思,看到每个人都有他的特点,往往我们无法选择合作伙伴和家人,所以都要和。但是,往往我们也有种个性,不容易跟别人和。所以呢,明白之後,开始把自己的这种棱角去掉,挫其锐。所谓的锐利就是一种比喻,指的是人的个性、特点,不容易跟人和。所以要像水一样的柔弱就能与任何人和。这种柔弱其实指氣质,而不是软弱无能。

言善信:这个是取的如潮水一样的有信用之象,准时到达。所以呢我们做人要言而有信,假如我们有个约会啥的就要准时到达。推而广之,答应别人的事情都要做到,这就是有信用。

政善治:这个正,取得是水的清静的象。清静为天下正。政,就是要正天下,所以象水一样的清静,自然能为天下正。39章,天得一以清。所以这个清,很重要。在氣质上要比较清澈,在治理国家上比喻没有贪腐;静呢,又有种镜子一样的功能,没有遗漏和变形。

事善能:这个能,取得是水的势能。在古时候就是水车,还能用来做些别的事情。现在呢,用来水力发电,以及航运,指的是水的能力。所以呢上善就是要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出来。应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在于神定气闲,这样就容易发挥。心不能乱才好。

动善时:这个是取得水的善于按照时间节律而行。风调雨顺就是指的雨水该来就来了;水的形态很多,那么雨雪都是水的形态,该下雪也要下雪。这样农作物也合理过冬等等。那么我们行动也要善于把握时机。好像是春天就要播种,错过时机,就要等下一年了。生活之中处处可以看到时机。有时候说话做事时机上提前或者错后都不对。那么心里有了这个时机的概念,我们自己就知道如何去把握了。

所以以上就是水的七善,我们称之七小善。上善若水就是个比喻。有了这个比喻之後我们完全可以脱离比喻而得这个意,那么生活之中为人处事就知道该如何去做,而不一定要抓住水来讲这个事情。

居善地:谦下

心善渊:深沉内敛

言善信:守信用

与善仁:与人和

政善治:清静为身家乡正

事善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动善时:做事把握天时,也包括地利(居善地)、人和(与善仁)

所以注意把握这七小善,结合前天的七大善,包括以后要讲的,我们哪一点能落实到,我们的人生就进步很多。对照就好了。

夫唯不争故无尤:做到七小善,自然也做了很多事情,但是因为不争,与世无争什么,所以没有各种复杂的矛盾,也就没有什么不好的后果。尤可以多解,从我们的内心解读和实践看,就是没有烦恼、忧虑、担心。要理解这是做到七小善之後的一种很高的境界,内心坦然,以及什么事情都有种安排,预留余量;也能得到方方面面的有形的无形的支持,即使难免地有一些反对、阻碍,也不成大问题,都能克服,故无尤。

这种无尤也是一种境界,大家以后慢慢都会体会到。熟读、背诵经典,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都自然能达到。

本段讲解与公版课程互参

点击此处查看

周四:第五十一章讲解

道生之

德畜之

物形之

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

德之贵

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道生之

德畜之

长之

育之

亭之

毒之

养之

覆之

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这个《道德经》啊,基本上每个名都有它的定义的出处。比如道的定义在25章。德的定义在51章。无和有在第一章。25和51,好象也是一半一半的进程,用之辅助我们记忆章节名吧。

道生之:道生了万物。在21章讲这个过程,象物精信,最后讲了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这个众甫,也就是万物的甫始。所以呢我读《道德经》熟悉之后,我内心就认为,万物都是在混沌之中孕育而生。当然包括我们的万物之灵长--人物,也包含了动物,也包含了植物。只不过,在天地分开之後,就逐渐有个形而下的形状而已。所以《道德经》里面有形,有状。理解这个生,实际上就类似我们现在人在娘胎里面孕育,然后从牝门出生。所以,大道孕育和生出万物。但是最甫始的时候,还在混沌之中。老子返观到了象物精信,所以他能知万物的混沌的时候的形状。只不过那个时候还是形之始也。

德畜之:这个畜,应该指的是从无到有到出生这个过程。还是以人类母亲举例,母亲怀胎十月,这种过程充满了无私的母爱,这就是德。德蓄积让万物从无到有到出生这个过程,当然也包含了后面的长之育之等过程,都是大道的德,无形却有实质。

应该说,万物的各种特点、秉性、天赋、素质,都在混沌之中就孕育了。比如太始形之始也,太素质之始也。但是在混沌之中是没有形而下的形质的,但是为何万物各有他的形状素质?就是在混沌之中就已经定好了,天赋不同的氣质,也就是禀氣不同而已。

所以见素抱樸,就是去掉染着,回复到最初始的生命的状态。但是呢这个时候又知形而下,如28章的知守有无两端。所以说是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樸。当然了我认为没有一成不变的人事,所以生命也是可以升华的。

物形之:这个阶段应该是万物在地球上形成了形而下的可以看见的外形,我们现在就不能随便说形状、形质,都各有不同的含义。比如形与质,就是两个意思。举例说明,我们可以做个印章,假如都是用石材,那么印章的外形可以基本相同,但是质地就可以不同,可以有汉白玉、田黄石、鸡血石等等。所以理解汉字的一字一意,尤其是《道德经》之中每个字都要深究下。

势成之:这个势很广义,生命成长的各种外在环境,如地域、时间、条件、家庭等等,风花雪月、雷电雨露、温湿度、营养、顺逆等等,都包含在这个势之中,让我们生命得以成长。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正因为万物是道生之德畜之,所以万物他就没有不尊道而贵德的。后面这句就加以解释为啥?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万物之所以尊道而贵德,没有谁让万物这样而是一种他的永恒的自然。这个背后的含义是啥呢?因为万物都是大道孕育大道的玄德蓄养而生的。所以对道德有种天然的仰慕和尊贵。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有德也必有道,有道也必有德,这两个是形影不离的。

道生之德畜之:这个就不再重复。前面已有解。

长之:长之育之一般是连在一起说的,但是我绎读的时候发现,未必形成一种连续的关系,或者并列或者相反相成的关系。所以我分开来讲,大家也可以看看是否合适。长之,就是让万物成长、长大这个过程。

育之:这个育,就是现在的教育,教育使他为善。这是有论证的,参见绎读。

亭之:这个亭是安定的意思,心安而不乱。从万物角度看,有个稳定的发展而不偏离。

毒之:就是自然界之中还有些不利的因素,他也不可能让你疯长而不成熟、结果,要让你收敛下。毒的含义毋生,上面的[sheng],实际上是生,这个字我在手机上手写能出来;下面的母,实际上是毋;毒,就是毋生。现在大陆的印刷体搞错了,但是在港台日本相对还保留正确;韩国跟着我们搞错了。

所以从自然的四氣变化看,秋冬就有种收敛、深藏的感觉,对万物来说也是一种毒、伤害,所以古人讲秋刑;但是唯此才能将生长过程的得到营养物质收敛为精华而最终深藏。那么我们也可以理解,除了自然的节氣变化之外,我们生活成长过程之中的各种感觉到的一种挫折伤害失败沮丧等等,也是成长的自然,由此反思,能更加深沉、内敛、深藏,是有好处的。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张扬之後会有个收敛,毒毒更加健康。毒之与祸兮福之所依,这个是我们遇到失败挫折之後的治愈良药。

养之:这个养,写成繁体字就清楚。飬,是给与食物。

覆之:覆盖万物,形容一种保护。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所以能天长地久嘛。

后面就是玄德的定义了。

生而不有:生了万物并不拥有它。功成而不名有,并不宣称占有。

为而不恃:做了以上那么多事情,并不觉得有何可以凭恃的。

长而不宰:让万物成长,而不去主宰他的命运,任凭他自由发展。

是谓玄德:这就是大道的玄德。所以理解玄德乃是大道的一种自然。

所以读这章我觉得最受益的就是毒之和玄德。毒之让我们遇到事情而能够坦然,这是我们绝好的成长机会,自己的各种不足暴露出来,可以反思而纠偏、补上漏洞。玄德是告诉我们即使对家庭对孩子对他人做了什么有益的事情,也要如大道之玄德一样,不要觉得有啥凭恃,也不要去主宰他人的命运,让他做啥。这样我们才能算是有德,也才算是有道,仅仅是辅万物之自然而已。

毒之,这里指成熟,是任继愈先生的绎读;当然河上公和某些版本直接就是熟之。熟之就没有毒之有各种韵味在,结合我们的人生阅历,值得反复寻味、玩味、品味。味无味。

本段讲解与公版课程互参

点击此处查看

周五:第六十二章讲解

道者万物之奥

善人之宝

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

尊行可以加人

人之不善

何弃之有?

故:

立天子

置三公

虽有拱璧以先驷马

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

不曰:

求以得

有罪以免耶?

故为天下贵

年底进入新的常态,就是事多,忙。古人这个时候就歇了,进入冬藏。所以呢我们现在的节律跟古人似乎已经不同,但这也是一种自然。也理解为大的时间节律,如六十甲子跟上一个也是在变化的。也许整个更大的时间节律在进入一个新的节点,如邵康节讲一元十二会,一元是129600,一会为10800,假设我们现在处于两会的交界处,是否就表现为一种与过去有个大的不同呢。当然这个谈不上好事或者坏事,自然而已,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自然的遵循。

那么,读经,也是是随着内心的节律而动,而不是有意的去做啥。这一章读来就感觉有些不一样,一种奥妙。奥妙在哪里呢?

道者万物之奥:道生万物,那么大道就是万物的无穷的奥妙、宝藏。这理解为万物与大道之间有着隐隐的不可见的通道,可以通往大道,好像是一个宝藏在等待我们去发现、发掘。有无之间有个界面,叫作徼。所以我感觉到人与大道是可以相通的,可以自然取得这里面的宝藏。宝藏是个比喻了。

善人之宝:善人,其实就是善于行道的人。所以说读经不是道,静坐不是道,但是读经静坐是通过行道的一个必须的过程阶段,并且要贯穿始终。我们还是普通人,跟真人的真知相距太远,所以呢,还是多读经多静修,自然领悟很多。即使有所理解,开始行于大道了,还是要多读经多静修。因为与上古真人境界差距太大,所以经典始终是我们的真知的源泉,读的时候就有种自然的感应。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感通大道,取得其中的宝藏,是善人的无穷的宝藏。

不善人之所保:不善人不是坏人,而是不善于行道的人;他知道这是个好东西,所以要保住他、抱住他,不要脱落了。善抱者不脱。宝、保、抱,谐音,就有种相通。不是好东西需要去抱吗?所以要抱一、抱樸。不善人呢就要以善人为师,亦步亦趋,一开始要有种学习模仿,慢慢就找到自己的素,知道自己的自然,慢慢就成为善人,就上道了。

美言可以市:81章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所以呢,即使是美言,都可以用来交换达到一个目的吧。市,就是集市,交换的所在,如骡马市等等。古人没有货币时候,就是以物易物。这样其实还省去一些克扣。当然货币作为等价物,也有他的方便之处。古时候,城应该是要有围墙的,市就可以没有。但是市发展大了,各种服务业也会跟上,人多了,也会发展为一个城。所以,后来的城,就命名为市;如北京市等等。

尊行可以加人:尊行,那就是让人肃然起敬的、让人尊重他的行。言行古人分的很清楚,既要听他说什么,还要看他做什么,言行是否合拍?也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实操,实际做了什么有益人的事情。那么这个加人,就是给人加分的。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这个就是个倒装句,意思是,美言尊行都那么有用,那不善人为啥要放弃大道呢?这其实是老子对后人的勉励,意思是,即使你们不善于行道、言道,没有关系,不要放弃。以善人为师,逐渐就能取得大道的无穷的宝藏。

故:这个故,有时候没有啥可解释的,就是行文的转折点。

立天子:这个应该是天子的就位仪式。

置三公:这也是三公的就位仪式。绎读还专门查了下三公,就是:太师太傅太保。所以看古小说,也有太子太保这样的头衔。

虽有拱璧以先驷马:所以呢这个仪式要有一些礼物。拱璧在先,驷马在后。拱璧我理解为很大的玉璧,需要合拱抱着、值钱东西;驷马,就是拉车的四匹大马,跟现在的劳斯莱斯应该还要珍贵很多,毕竟是个活的东西。*********去英国,你看英国的礼仪,就是马车。数数几匹马应该很有意思。这个主要也是我们中国一直是农业国,跟草原比较远,所以得到这些宝马不是很容易,就显得很珍贵。

不如坐进此道:这些好东西啊,都不如大道更加珍贵,不如进献大道。坐进,就是进献。当然了,大道无形无象,可传而不可授,所以只能是心领神会,而不可能跟形而下的物一样直接给出去。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那上古之人为啥这么宝贝、贵重这个道呢?所以这里面也隐隐有层意思,就是在老子那个年代,人们已经不知有道了,或者更加重视形而下了,而不重道了。

不曰:不就是说。

求以得有罪以免耶:有求就会得到,有罪也会免除吗?

这句就是这一章的精华之所在。老子认为,感悟道、行道、得道,就能求以得有罪以免。所以呢,这就是老子给我们的后世人的背书,照做就好了。什么是求以得:就是内心所求必然会得到;什么是有罪以免?这个罪,其实就是人生的一些挫折坎坷磨难,就是我们口语经常说的,这个人遭罪了,遭大罪了。所以传统的东西有时候是在口语中保留下来真意。

我们一般讲,性格决定命运。这是为何?因为性格决定了当人们遇到事情的时候的反应、应对、举动、措施。一般都是固化的,没有弹性的、变通的,基本上都是唯一解,所以决定了命运。假如有一定的岁月阅历,那么得承认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是正确的。反言之,我们假设有个更好的性格,比如当时不这么说,不这么做,那么命运也就随着有种变化,或许就可以少走弯路,少受磨难,少受挫折;那不就有罪以免吗?

性格,顾名思义,就是个人的个性的格局,往往就看成是不可变的,无法改变的。我返观性格,认为更多的是后天的家庭环境、教育、遗传等因素构成,在人的素上的一种无形的染着、扭曲、变形。经过多年的静修读经之後,也包括老师口传心授、点化之後,我就逐渐体会到,将性格换成氣质比较合理,就显得氣质能改变,有方法、有途径。宋代儒家讲:半日静坐半日读书变化氣质。他们找到了变化氣质的一条道路,就是读经静坐。在《道德经》怎么讲呢?涤除玄览,见素抱樸,用其光复归其明。这些都是一种用形而下来说明形而上。但是形而上也不等于没有实质,而是一种形而下与形而上的相通的说法。如我们常言这个人比较矜持、端着,即是人类的通常的说法,用形而下来说明一种无形的感觉。

那么氣质往哪些方向变化?就是柔弱、有弹性、细腻、不僵硬、靈活、善曲折变化,自然能渗透,能无形之中化解掉一些无形的阻力、障碍、滞涩。这样不就求以得,善于做成事情;也因为灵活而不起强烈的冲突,自然就各种顺利;而身体不因为无形的冲击,神寜氣和形安,不遭罪吗?而越高级别的氣,就越细腻越柔弱越清湛,这是实际体会到的。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那如何才能变化而具有这样的氣质呢?氣质是无形的,是感应、交流到更高级别的氣而自然变化的。读经、静修、明师点化,都能有种无形的交流感应,慢慢氣质就有种自然的变化;知而行,行于大道而自然感应得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什么是明理呢?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道是这样,还知道无形的氣化规律,为什么是这样。

故为天下贵:所以呢古时候的人们知道道的重要,所以天下人都珍贵这个道。那么我们到了相距老子2500年之後的2015年吧,我感觉到似乎传统在有一种复兴,也许从时间节律看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那么我们现在起步读经静修还是非常必要的。我的强烈建议就是背下来,不怕堆积在心。人心最灵,他会自己消化的,自然会思索,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所以现在读经静修还是初步,初步不可少,逐渐就自然行于大道了。这个时候就自然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就有源源不断的真知,取得无穷的宝藏。

周六:第六十五章讲解

古之善为道者

非以明民

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以智治国国之贼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者亦稽式

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

与物反矣

然后乃至大顺

今天周六了。我们不知不觉就到了第六周的周六。这周末嘛要复习本周的内容,还得找一周复习下,看看哪些记忆已经淡忘的抓紧强化下就好了。

瑞雪兆丰年。今年北京雨雪都多也没有那么干燥了,所以预兆着明年的丰收年。人与民的区别在哪里呢?就是心中有天地,时刻注意维护天地氣化的正常格局,包括我们的活动和内心的情志都合于节氣,这样既有顺应还有强化的内涵。人的内心所思所想所行,预示着他的不同级别。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是任运自然的,万物自然在其中浮沉、生存、竞争,形成一个完整的生物链条;圣人呢,他关注的是无形的氣化格局,也关注到民的整体的心氣、行为。人的言行都是从心出发。而心与心,就有无形的感应和交流。所以,他治理国家主要是从自己的无为清静无事无欲来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

古之善为道者:所以上古那些善于修道的圣人、国家的管理者。什么是修道成功了?就是修之于天下到一定水平,就成了。我是这么理解的,而不是个人的隐居深山。当然,隐居深山他可能也在无形之中维护局部氣化,这也有可能。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嘛。

非以明民:这个明民的明,是显意,也就是耳聪目明的明,关注形而下。不是要启发他去关注形而下。也就是人多技巧奇物滋起,不搞这些奇物。

将以愚之:而是要让她心态纯樸而混沌,不失天真。这里的愚,反而是密意,不是现在人说的傻子的意思。也就是老子说的,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进入一种混沌,感应无形的氣化,懂得无形的氣和。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老百姓之所以难以管理而不走正道,就是因为他的聪明多了,就失去纯樸,智多无用反而有害。所以水浒上有个智多星叫吴用,谐音无用。

智多就容易用机心待人,而不是诚恳纯樸,反而不容易把事情做好,国家管理好。这是因为人心看上去无形却最灵,人与人之间是否有隔阂、是否真诚直达,都能感应到。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所以呢如果侯王用这种外在的聪明智慧来治理国家,上下会产生无形的隔阂,不通氣,就好像是人与人之间有无形的隔阂一样,自然运作就不灵活了,慢慢就产生各种问题,就会危害到国家的正常运作,所以称之为国之贼,国家的灾难。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侯王走诚恳纯樸没有机心的道路,对百姓都能以诚对待,自然上下通气氤氲和合,人间氣化祥和,天地之间也就没有隔阂而氣化正常,自然也就风调雨顺,瑞雪丰年,所以呢是国家人民的的福气。

所以今年北京感觉到比往年要氣候好很多,包括今年出现了很多特别清朗的天氣等等,也包括今年的雨雪多,说明我们无形的氣化环境在逐渐的改善,这显然是政治清明的表现,值得百姓拥护和鼓舞。我看到标语: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团结有力量。我就在想,这个信仰指的是什么?这就是应该指的是对上古的祖先、真人的教下的信仰,那么我们的民族就有希望,人民的心氣连接在一起,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所以从这里理解善结,就是善于把大家的心氣摶成一團结在一起,没有谁能打破我们民族的团结。万众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从这里理解传统文化的复兴是一种必然。

知此两者亦稽式:这个两者,就是以智治国和不以智治国。知道这两者的差别、好坏,就是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法则。

常知稽式是谓玄德:这个常,指的是不改变,永恒。总是把握住这个治国的法则,这样人民自然安居乐业,环境自然趋向良好,这就是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玄,本来就有黑色的意思,也自然有种看不见、难以理解的意思。玄德很深、也很远,很难看到。这也说明,德也可能不是一般人的表面的理解。

与物反矣:与物的发展方向正好相反。一般的物,都是趋向僵硬而死亡。而有玄德的人呢,就好像是婴儿一样。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氣质纯樸柔弱而有弹性、不僵硬。

然后乃至大顺:而在这种有玄德的领导人的带领下,不去追求物质的奢华,而是走向简单、纯樸生活,自然就会走向最大的顺利本段讲解与公版课程互参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