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人气:499 ℃/2022-08-01 11:09:39
【导读】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鱼游到了纸上》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记述了“我”认识了一位看鱼非常专心的聋哑青年,并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鱼游到了纸上》...

《鱼游到了纸上》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记述了“我”认识了一位看鱼非常专心的聋哑青年,并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绣花、挥笔、厂徽、聋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略

布置、检查预习,正确读写生字新词;初读课文,了解内容,感知人物形象;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这位青年人的初步印象,并说一说理由;也可按事情发展顺序,即作者对年轻人的认识举止特别—画技高超—骄傲—令人敬佩来进行交流。初步感知人物形象,感受作者由欣赏、误解到由衷敬佩的情感变化。

第二课时

一、引入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鱼游到了纸上》板书同学们读一读课题,第一次读课题哪个字让你眼前一亮?

生:“游”字、“纸上”……

师:这个“游”字怎么就让你眼睛为之一亮呢?

为什么说金鱼游到了纸上?这话是谁说的?

二、第一次读书交流: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

1、师:让我们到课文中去找找吧。明确读书要求:“鱼游到了纸上”这句话是谁说的?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2、生按读书要求读书、思考。

3、师生交流:

◆这句话是谁说的?出示句子并指导朗读:抓住“惊奇”、“叫”。

◆当时你就在现场,听到女孩惊叫声,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你挤过去,看到了那青年是

4、学习青年画鱼的段落

◆出示画鱼的句子自由地读读这一段话,你读出了青年的什么?

“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流动。”

◆你想怎样夸赞那青年画的鱼呢?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5、再次指导朗读女孩说的话。

◆师:面对如此逼真传神的金鱼画作,难怪那位围观的女孩会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叫。手一挥,全班齐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写话说话师:她这一叫可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啊,围观的人都纷纷议论着、赞叹着。请同学们仔细看看文中的插图,观察他们的神态,猜想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呢?也可以想想当时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夸?

那儿******着许多爱鱼的人:有老人,有孩子,也有青年.大家赞叹着,议论着。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一个男孩挤到跟前,也随声附和:“!”

一位老人说:“!”

那位男青年:“!”

◆齐读女孩说的话你们夸得不错,让我们把所有的称赞融为一句话。

三、第二次读书交流:鱼为什么游到了纸上?

1、师:过渡这位青年为什么能让鱼游到了纸上?最好能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生:思考、交流“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或他坚持不懈、勤奋专注等

师:明确第二次读书要求怪不得呢!课文中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青年爱鱼爱到忘我的境界?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动笔圈画写批注。找到句段后多读几遍,并和你的同学交流,想办法理解它。

2、学生自由读书、画找句子、讨论交流。时间保证不少于5分钟。

3、师生交流、相机指导读书、语言训练。

◆生:第4自然段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谈谈你的理解,你为什么找到这句话?突出“老是”换词—总是、经常、“呆呆地”、“静静地”理解句意、指导朗读。小结过渡:真是一个“特别”的青年,他爱鱼竟到了忘我的境界。

◆生:第8自然段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理解“融为一体”。小结过渡:美丽的风景没有吸引他,围观者的议论也没有打扰他,此时此刻,他自己也不记得“金鱼是我”还是“我是金鱼”了。

◆生:第9自然段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那他记着什么呢?

◆生:第12自然段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为什么会忘呢?小结过渡:是呵!青年是多么勤奋专注啊!一整天了,他心里只有鱼。

小结过渡:能把鱼画得栩栩如生,青年花了多少时间去观察鱼、画鱼呀!没有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的精神是很难做到的。正是心中有“鱼”板书,才让人们夸赞那青年“鱼游到了纸上”。所以当我把女孩说的这句话告诉这位青年时,他回答:鱼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四、第三次读书交流:体会作者的心,进一步认识聋哑青年

◆理解“咯噔”一词:同学们,聋哑人是我们生活中寻常可见的,作者何以看到青年厂徽时,心里会咯噔一跳呢?请不要忙着回答,自己再联系前文来谈谈。

◆师:看似简单的“咯噔”一词,其实并不简单。在它的背后有作者没有说出的许多的话,有作者的复杂情感在里面啊!一个命运不眷顾的聋哑人,能如此孜孜追求喜欢的艺术,使自己的无声世界,变得如此多姿多彩,使自己的人生变得这样不同寻常,该让多少人心怀感动、心生感慨啊!齐读11自然段

五、联系生活实践,拓展悟情:说说对聋哑青年的敬佩

◆写话:面对这位聋哑人,作者心里咯噔一跳,现在你认识了这位青年,读完了课文,你的心里会怎样呢?

◆师总结:心中有鱼,才能纸上有鱼;心中有鱼,才能落笔生辉。马克吐温说过:“人的专注力是十分了不起的,主要你认真地专注于自己所钟爱的事,坚持不懈,你就能做出连你自己都感到吃惊的事情来。——仅仅一年的时间,一位聋哑青年做出了让我们如此敬佩之事。那么,如果我们也能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相信也会有所成就的。

板书设计:鱼先游到了心里鱼游到了纸上

专注投入废寝忘食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鱼游到了纸上》说课稿

一、说教材:

《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记叙的是“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看鱼非常专心的聋哑青年,并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赞扬了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作者对这位身残志坚的青年由衷地敬佩,以聋哑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为主要线索,写成了这篇内容生动、具体的文章。

本文在写作方法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作者细腻生动地描写了聋哑青年的外貌、神态和动作,刻画传神。语言平实而含义深刻,令人回味无穷。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中年段“如何抓住重点词语及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文章内容,更好的落实三维课程目标”,结合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青年的优秀品质。

技能目标:

1、抓描写青年看鱼、画鱼的句子,感悟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从而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先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2、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情感目标: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抓描写青年看鱼、画鱼的句子,感悟青年品质,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我采用“表达感受——想象叙述——感情朗读”的方法进行教学。想象说话,是培养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力的有效方法。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学懂课文,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本册教材编写中指出:“特别要重视朗读的指导,教学时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并在朗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我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按以上精神让学生在理解中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设计意图:几种方法交替使用,不断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点,使学生在课堂始终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法:根据以上教学方法,学生采用“划一划,说一说,读一读,找一找”的方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划”划文中的重点词句,“说”自己的感受,“读”文中的重点词句。

设计意图: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动笔,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五、说教学过程:

教学中,如何达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呢?可以分作五个板块进行教学设计。

一、创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师:我们都知道鱼儿喜欢在水里游泳,但是我们今天所学得是鱼却在纸上游动。想弄清怎么回事吗?引出课题。

2、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三四年级阅读教学,要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可见,在开始新课之前,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

二、品“画鱼”,理解“鱼游到了纸上”。

1、快速地通读全文,画出青年画鱼的句子,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 设计意图:促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2、看图识义。先简单解释工笔和速写,再出示两幅分别用工笔和速写作的图让学生进行分辨,明白工笔和速写的这两个词汇的区别,受到了美的熏陶,也为感知青年精湛的画技作铺垫。

3、谈感受。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青年画鱼时的认真和画技的高超。在教学过和程中我相机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一丝不苟”的意思,抓住“一丝不苟”“细致”“很快地”“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等关键词句感受青年画鱼认真细致,技艺高超,用一个词来概括青年画鱼时的认真劲,理解“鱼游到了纸上!”。

4、补白想象。一是想象青年画的鱼会有哪些动态,二是通过引导想象当时周围人的会如何赞叹青年的画。主要引导从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去想。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感受青年高超的画技,同时也体会了“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也为后面的理解鱼游到了心里作铺垫。

5、感情朗读。采用男女分读,指名读、师范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比如,让女生用缓慢的语速读工笔细描部分,体会青年的一丝不苟;让男生用稍快的语速读挥笔速写部分,感受青年画技的娴熟。 设计意图:在于通过读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以心感悟文本,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以达到与作者产生共鸣的效果。在阅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读出感情,加深印象,提高阅读能力。

三、悟“看鱼”感受“鱼游到了心里”

聋哑青年之所以能够将金鱼画得栩栩如生,正是因为他能做到长年累月、坚持不懈地“静静地看”。这一部分教学,采用了划、悟、读三步教学策略:

1划。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能够表现聋哑青年看鱼到了“忘我”境界的语句。

2悟。紧扣文本语言,体会聋哑青年那份专注、认真,感受青年已经完全沉浸在“忘我”的境界里,可以让学生从“老是”、“呆呆地”、“静静地”、“从来不说一句话”、“每个星期天”、“常常”、“一整天”、“一年多”等词眼中进行感悟。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中年级阅读教学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所以,教学中让学生抓重点词句既让学生感受到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品质,又能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

3读。安排了两种形式的朗读:一是感悟后的朗读:在学生感悟文本语言之后,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对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这一品质的理解表达出来;二是创设情境读:如果按一年365天算,那么他观察了五十来天!这五十来天不管严寒酷暑,无论刮风下雨,他从不间断,说明了这位青年有什么样的精神?教师引读

这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天,只见这位青年生接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这是一个烈日炎炎的星期天,只见这位青年……

这是一个大雨滂沱的星期天,只见这位青年……

这是一个寒风凛冽的星期天,只见这位青年……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一个创设情境的朗读,让学生体会到聋哑青年爱鱼如痴,观鱼似醉,使学生增进了感悟,深化了情感,又能更好地理解鱼游到了心里。更好地突破难点。

四、理解“游到心里”与“游到纸上”的关系。

1、通过前面悟“看鱼”和品“画鱼”,学生感受到了青年的忘我,从而理解了青年的话“鱼先游到了心里”,并借助“胸有成竹”的故事加深理解。

2、用一组关联词把鱼游到了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连起来。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面对板书,用关联词,把他们的关系连起来说,既突破了重难点又回归了整体。从而让学生理解因为只有把鱼形记得牢,所以才能把鱼画得活。

五、拓展延伸。

1、谈启发,从这个人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你今后准备怎么做? 设计意图:语文不是无情物,它有着丰富的人物内涵。学习语文除了弄清楚字里含间的含义外,更重要的是从中受到思想文化的洗礼和熏陶。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体现了学以致用。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