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品德教育真正内化为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人气:300 ℃/2021-11-13 13:22:18
【导读】 如何使品德教育真正内化为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素质教育就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促进全体中小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主动地发展的教育,它的基本要求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创造。而在德、智、体诸方面教育中,...

素质教育就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促进全体中小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主动地发展的教育,它的基本要求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创造。而在德、智、体诸方面教育中,德育位居首位,可见培养中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是极为重要的,它对中小学生健康人格形成、自身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好坏对其成长及成才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有良好品德,就意味着这个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坚定的信念,就会在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过程中不畏困难,锲而不舍:有良好品德,也意味着这个人就会按照社会规范做事,能勇敢承担社会责任,自觉履行社会义务,也能根据环境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行动,使自己的成长得到有力的正向推动并最终走向成功。因此,教育孩子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家长、学校、社会重要的责任。

多年来,自己在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发现:虽然中小学生在课内学习到了系统的道德知识,也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认识,但是在课外的生活实践中,却不能完全保证他们就有良好的道德行为。究其原因,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品德教育中存在重“知”轻“行”倾向。现在学校的思想品德教程虽然是以生活作为课程构建的基础,注重了教学与学生成长特点的结合,坚持了正确理论和价值观念的引导。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仍以说教为主,即便是书中大量的体现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生活实例,学生也是学习有余,体验不足,没能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再加之品德教育除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外,课外也缺乏真正有效的活动载体,于是就形成了“道德规范讲得多,扎实的行为训练做得少;道德境界方面的要求多,行为养成方面的要求少”这样一种理论引导与行为养成脱节的局面。

二、生活环境中“表”“里”不一现象影响。课堂上学生们接受的是这种道德观念教育,可实际生活中部分老师、家长或是邻居、亲戚、熟人却在用另一种道德规范做事、对人。这种成人世界里“表”“里”严重不符、或采用两种道德标准来进行评判的现象势必会导致未成年的中小学生对所接受的道德观念的质疑或否定,如果一个孩子长期受这样的环境“浸润”就会模糊了是与非的标准、混淆了善与恶的界线,对于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就会缺少道德情感与道德认知上的筛选。

三、成人对孩子品德形成中言行不一的粗暴态度。中小学生在道德品质养成期都必然要经过他律阶段,在这一阶段,他们因为不完全具备独立判断或自我约束的能力,行为动机和行为结果就可能出现不完全一致的现象,因而就会有“言行不一”的表现。于是,不少教师和家长就会采用粗暴的态度来对待孩子。不能进行“和风细雨”的引导,最终就会把一些孩子彻底推进“言行不一”之列。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品德教育真正内化为他们生活中的良好道德行为呢?通过多年来与学生朝夕相处的体会,我感受到在对中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既要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与道德情操,也要提高他们的道德自觉意识和自我约束力,最有效的方法是从细节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开始,从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开始。

一要强化“知”的教育,注重“行”的实践。道德认知与行为实践是学生在进行品德养成教育中并重的两个方面。通过品德教育。学生们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认知,培养了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感,这也就具备了促使他们养成良好品德的基础。因为一个人的道德行为是由他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来综合体现的,因此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其道德行为的好坏,所以孩子道德行为的养成。需要家庭、学校、社会进行系统的道德认知教育,教育他们哪些是善的,哪些是恶的,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决不能做的。只有道德认知正确了才能保证孩子在实际生活中出现良好的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更要注重行动实践。家庭、学校、社会需要给学生实践的机会,高度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和践行。各方面应有意识地训练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开始、从点滴小事做起,关心集体、善待家人、关爱他人、讲究协作、乐于奉献、善于吃苦等,促使他们在生活中磨炼意志,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转化的能力,从而将这些日常生活行为养成为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为稳定的道德品质,最终达到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只有这样,学生们的道德认识与他们的道德行为才能真正一致,品德教育才最终得以真正内化。

二要营造“善”的氛围,保持“行”的一致。学生们在品德教育课堂上获得的道德认知,毕竟还只是停留在认识的浅显层面上,它需要学生们在生活实际中去思考、去感悟、去践行,可因为生活的复杂与多样性、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上一部分人形成“一切向钱看”的错误思想,他们的价值取向完全私有化,把以权谋私、损公肥私、请客送礼等错误行为当成一种资本来炫耀,这就“潜移默化”地冲击了学生们已有的正确道德评判标准,致使他们在行动时会不自觉地模仿成人行为,出现认知与行动上的不一致。这主要是因为道德上的善恶标准对学生们的行为具有导向性、规范性和约束性。所以为了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就要求家庭、学校、社会统一认识,积极营造“善”的氛围,行动保持一致。尤其是每天与学生接触的教师和家长更应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多关心他人与集体,多做有益于他人与集体的事,多谈奉献,少讲索取,这样坚持下去,才会逐渐感染学生,使他们的道德情操得到陶冶。

三要包容学生“行”的偏差,引导他们“德”的发展。学生在品德养成时期,会因为自身活动能力或是规范整合能力的局限,在实际言谈举止中出现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上的偏差,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言行不一”。有些教师就用“言行一致”与否作为衡量学生品德良好与否的常用标准,这是极其错误的。因为有研究表明:一个人可能处在某一逻辑发展阶段,但未必有与之平行的品德发展水平。实际上学生们接受品德教育的过程,也就是他们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也包括行为动机与行为结果不断磨合的过程,如果教师、家长能够包容学生这种偏差,并积极采取措施纠正这种偏差,随着学生成人意识的勃发和自我约束力的提升,他们就会在实践中逐渐意识到活动规范、交往规范,并以实际行动进行自我协调,那么学生们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平等公正的道德范畴也会逐步与他们的行为相契合。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是孩子学习知识的黄金期,也是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而道德行为习惯是道德品质形成最重要的标志,所以家庭、学校和社会要重视学生习惯培养。从道德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四个方面进行训练,并应尽可能形成一致性的教育要求,以学校为龙头,推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并最终将社会的道德规范与要求,内化为学生个体内心的道德需求。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飞跃。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