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语文阅读习题

人气:320 ℃/2023-12-14 11:10:54
【导读】 八年级下语文阅读习题,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想要提高八年级语文阅读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多练,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欢迎同学们阅读练习。原文:① 每次在马路边看到这位老人,我都会停下来。② 老人是个罗匠,七十来岁的样子,紫红脸膛,一蓬花白的长胡...

想要提高八年级语文阅读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多练,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欢迎同学们阅读练习。

原文:

① 每次在马路边看到这位老人,我都会停下来。

② 老人是个罗匠,七十来岁的样子,紫红脸膛,一蓬花白的长胡子在秋风中抖动。

③我停下来,主要是看老人干活儿。老人喜欢坐在第七棵槐树下,他的左手边是一辆加重二八自行车,驮着他的全部家当:后座两根“V”字型立木,捆扎着竹条、罗圈等实木原料;前梁上挂一大号的帆布包,盛放着羊角锤、老虎钳、小锯、剪刀、鞋钉、刮刀、饼干、茶杯、枸杞散酒等物什,车把上搭着网纱和衣服。每天早上七点半,老人会准时出现在马路边。先是袖着手看景致儿,一辆电动车“哧”一声过去了,他的目光追上老远,而后回来;一辆轿车“嘎”地来个急刹车,他瞪大眼睛惊讶半天。看够了就开始干活。他把巴掌宽的薄木片裁好,用羊角锤轻轻敲一遍,钉成罗圈;接着刮掉竹条上的突起,削成窄窄的蔑片;再把铜质或塑丝的细纱剪好。一阵叮叮咣咣,十面大大小小的罗就做好了。老人把罗码在前面的砖地上,然后静等买主,这将是他一天的营生。④老人的手艺很娴熟,我每次停下来,都会看完他干活的全过程,直看得眼热,心热。我这样做,倒并非要学老人的本事,而是不期然地想起了一些乡村往事。在我们豫西老家,磨粮食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劳动。那时拉磨不是用牛或驴,而是完全要靠人力去推。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每逢下雨天,干不成农活,母亲都要召集一家人到磨坊推磨。石磨发出隆隆的低吼,罗在笸箩里穿梭游动,两根磨杆缠绕着我们半天甚至一天的单调和疲劳。艰难的生活没有诗意,滋生的却只有温暖和搀扶。

多年以后,我在城市喧嚣的街头再看见罗,心里悄然涌起的却是久违的亲切。

⑤眼前的这位老人,我不知道他有着怎样的身世和经历,但我相信他和我一样,对他的罗及他的手艺有着很深的依恋,他是遥远岁月的守望者。老人喜欢抽烟,坐在那里的时候,他手里总握着一根拇指粗细的竹制烟杆,铜烟锅,玉石烟嘴儿,黑色的烟袋子晃晃悠悠。他吧嗒吧嗒地抽着,叶子烟细细密密的烟雾袅娜着,从他的头上升起,随后四处弥漫。他的神态恬静而安然,仿佛陶醉在叶子烟烈烈的烟雾里。似乎那十面大大小小的罗能否卖得出,卖多少钱并不重要,他坐在那儿就是为了抽烟,为了观看槐树枯黄的叶子像蝴蝶一样地飘落。

⑥每次骑车离开,骑出去很远了,我都禁不住要扭过头去。老人依然坐在马扎上,秋风中,他瘦弱的身影,好像岁月伸出来的一截枯木。他的背后是高大茂盛的槐树,槐树后面是苍茫的天空。在这个秋意渐浓的时节,老人用他的打坐诠释着一种抗拒。现代生活中,他是一个迷失者,也是一个守望者,他的执拗让这个萧瑟的世界有了一丝暖意。

1.本文以“槐树下的守望者”为题目,有什么含义?

2.“秋风”在文中出现两次,试分析其在结构和表达上的作用。

3.赏析句子

1先是袖着手看景致儿,一辆电动车“哧”一声过去了,他的目光追上老远,而后回来;一辆轿车“嘎”地来个急刹车,他瞪大眼睛惊讶半天。

2似乎那十面大大小小的罗能否卖得出,卖多少钱并不重要,他坐在那儿就是为了抽烟,为了观看槐树枯黄的叶子像蝴蝶一样地飘落。

4.作者说老人让他不期然想起了一些乡村往事,属于哪种叙述方式?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5.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守望者”的理解

答案:

1、表面之槐树下守望的老人,实际指老人对本色生活状态的守望。

2、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秋风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老人的孤独悲壮,表达作者的内心触动。

3、 1抓住老人的神态描写

2重点在老人的动作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4、插叙 对乡村生活的怀念,对童年的怀念,对本色生活状态的怀恋

5、守望心灵;守望传统;守望宁静;守望故土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