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知识产权法期末重点笔记:第3课,知识产权法

人气:220 ℃/2023-12-26 03:00:06

著作权

著作权概念及其特征

1.著作权的概念

著作权也称为版权,是指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对文学艺术或学科作品所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的总称。

英美法系国家最早使用“版权”的概念来描述著作权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

版权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的组织。

大陆法系国家著作权法所采用的“作者权”概念起源于法国,作者只能是自然人。2.作者权的特征

作者权的独特品质:

内容的双重性。是指由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能依法同时享有财产权和人身权两个方面的权利。

具体化的专有性。著作权的专有性就是禁止他人对其作品进行复制抄袭剽窃翻译等。

著作人身权利保护期的无限性。法律规定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但是也不是绝对的,著作人身权的发表权与财产权的保护期相同,具有时间限制。

著作权与其他权利的区别

著作权与所有权

同为民事权利,著作权与所有权都具有绝对性,排他性等共同属性,但仍然存在区别。

著作权客体具有无形性。

著作权利用上的特殊性。

著作权存续的有限性。著作权则有一定的保护期,保护期届满即丧失著作财产权。

著作权权能的可分性。所有权的各项权能只能处分一次,著作权的同一权能却可以处分多次。

著作权具有人身性。著作权具有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双重性质,同时在作品上享有名誉、声誉及其他无形人身权利。

著作权与专利权

保护对象不同。专利权保护创造人的思想内容,著作权保护思想内容的表达形式。

保护条件不同。专利权要求发明创造具有着创性,著作权要求作品具有独创性。

权利产生程序不同。专利权采取国家行政授权的方式产生,著作权在大多数国家一创作完成而自动产生。

适用领域不同。著作权主要涉及文学艺术领域,专利权主要发生在商业活动领域。

著作权与商标权。权利属性,商标权仅为财产权,而著作权则包含人身权与财产权。条件方面,商标权要求标识具有显著性与可识别性(显著特征)。而著作权则要求作品具有独创性与可复制性。取得方式,作品只要是各自独立完成,无论他们之间是否相同,类似都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商标。凡与已注册的同类商品或类似商标的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标识,依照各国的商标法往往不能取得专用权。著作权和商标权在一定情况下还可能发生交叉关系即商标设计图案可以作为商标做商标法的保护,也可以构成一件艺术作品受著作权法的保护。著作权和商标权也可能发生抵触,即未经他人同意以其作品作为商标标志的,则可能侵犯他人的著作权。

著作权法历史演化

著作权制度的起源

著作权制度的产生晚于一般财产所有权制度。发生的关键因素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及广泛应用。

著作权的保护制度最早起源于我国宋朝的令状制度,禁止随意反印他人图书,学界称之为“禁擅镌令”。在15世纪末威尼斯共和国授予印刷商冯.托贝叶为期5年的印刷出版专有权,被认为是西方第1个保护翻印特许权。

西方诸国著作权法律制度的沿革

170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世界上总部著作权法《为鼓励知识创作而授予作者及购买者就其已印刷成册的图书在一定时期内之权利的法》,简称《安娜法令》。著作权由最初的“印刷翻印权"演变成具有现代意义的"版权"。

法国大革命之后,资产阶级则更进一步把著作权提高到"人权"的高度。

现在著作权制度的发展变化

国际著作权保护体系逐渐形成。

新的著作权权项和与著作权相关的权利制度陆续出现。

著作权的保护范围不断扩大。

两大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著作权立法的,差异逐渐缩小。

我国著作权法律制度的演进。******战争以后伴随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和文化侵略,西方国家也将著作权制度带入了中国。1903年清政府和美国签订的《中美续仪议通用行船条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涉及著作权的条约也是近代著作权法律制度引入我国的开端。1910年清政府颁布的我国第一部著作权法《大清著作权律》。

1990年9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经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1991年6月1日正式实施。

搜索更多有关“知识产权法期末重点笔记:第3课,知识产权法”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