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一个人的三观是无法改变的,都在为自己的三观买单

人气:391 ℃/2024-02-19 01:06:09

依赖单一舒适的环境,环境也会反驯你。

作者:每晚·晨琰

来源:每晚一卷书原创

知乎上有个话题:毁掉一个人最快的方式是什么?

有一个高赞回答是:让他只与自己相似的人在一起。

人天生就喜欢与跟自己相似的人亲近,一半为着舒服,一半为着偷懒。

于是,“三观”成了我们挑选朋友最好的挡箭牌,只要遇到一丁点不合,就会急得跳脚,以“三观不同,不必强融”为由把人推得远远的。

殊不知,我们的认知和思维,很大程度上,是由所处的环境和圈子决定的。

作家刘传说过:“依赖单一舒适的环境,环境也会反驯你。”

在一个环境里面待久了,你的认知就会被固化,反而会忽视更长远和更有价值的事物。

这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

如果你想成长,就必须先跳出自己过去的认知框架,多和三观不同的人来往。

01

只和三观相同的人交往,是一种束缚

我有一个朋友小张,人很善良,也有能力,但事业上总是遇到瓶颈上不去。

我很疑惑,为什么他打拼了这么多年,就是没太大的进步。

后来,我才知道,他仅仅只会按部就班的工作。

下班后,他总是约几个朋友去吃吃喝喝,而这些朋友都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不求上进,只求抱团,做一条幸福的咸鱼。

在他们的观念里,做好手上的工作,拿份死工资就可以了。

有同事好心劝他,你这样不行,要趁年轻多学点东西,多增长见识,对自己的事业,人生都有帮助。

小张听了不以为然,反而觉得三观不同,不相为谋,对同事慢慢疏远起来。

他的朋友听到后,也纷纷调侃,“你努力上进有个屁用,兄弟别干了,出来跟我们混,吃香的喝辣的。”

就这样,小张一直清闲着。

直到前不久,公司由于经营方面的原因开始裁员,小张首当其冲。

老板在谈及裁他的理由时,说:“工作懒散,不思进取,有吃有喝就满足的人,根本创造不了什么价值。”

小张开始四处投递简历,发了好几个过去,结果都不行,这几年过得舒服又清闲,他已经丧失了正常上班族的战斗力,能力还停留在刚毕业的阶段,但年龄已近三十,人至中年。

他说,以前总觉得要和待着舒服的人在一起,三观不同少来往。站在30岁却又一事无成的门槛上,才发现三观就像一个网,束缚了我的成长。

整天与三观相合的人在一起,看似轻松,往往才最沉重。

就像留几手说的:

“你只跟自己三观相符的人来往,只关注自己喜欢的人和事,只听顺耳的话,潜意识里排斥那些自己瞧不起、讨厌的人。

慢慢的,你会发现自己的圈子越来越‘和谐’、‘美好’,以为自己的观点就是主流,自己永远是对的,其实你只是和一群跟自己一样傻逼的人在自娱自乐罢了,这是人生最大的牢笼。”

我们的三观,很多时候都是画地为牢。

被自己所知道的,牢牢的局限死。

如果检查我们犯过的错,摔过的坑,不难发现:

绝大多数过失,都是我们不思进取带来的,而不能突破所谓和谐的“圈子”,不能接受新事物,就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和自己三观对抗的过程。

02

多和三观不同的人交往,你才能成长

前段时间,偶然看到岳云鹏参加某节目的视频。

在节目中,岳云鹏坦言,自己的成功,全凭搭档孙越一句话。

多年前,岳云鹏刚刚走红那阵子,他办专场演出,开到近半时,园子里面坐了300多人,园子外面站了100多人,门口还出现了票贩子。

面对事业的爆红,岳云鹏一度飘飘然,觉得自己的相声很不错。

但这时,搭档孙越找到他,狠狠地泼了他一头冷水:“以后,你不能再说一些‘屎尿屁’,说一些那方面的作品,你再说那样的,我就不给你捧哏了。”

岳云鹏非常不理解,“你凭什么控制不让我说,那东西那么火,观众爱听,为什么不说。”

孙越想了想说,“不高级,你登不了更大的舞台。”

岳云鹏顿觉非常焦虑,“你让我扔掉这些东西,我怎么办,怎么让观众喜欢?”

但经过一番思索后,他还是决定,丢掉那些低俗的东西,扎扎实实打磨作品,创作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相声风格。

终于,2015年,他搭档孙越在春晚讲了一段《我忍不了》,成为相声界最出圈的艺人。

2016年,他又凭着《欢乐喜剧人》的“喜剧之王”红到发紫。

在接受采访时,岳云鹏说:

“当喜剧人找到我们的时候,我开始创造,我才发现不困难,甚至游刃有余,再回头想想,这都跟孙越的坚持是有关系的。”

在我看来,岳云鹏最可贵的地方在于,能打开自己的三观通道,清醒地去认知自己的不足,并且坦然地接受他人不同的观念。

所以,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具备接纳不同,离开舒适区的能力。

试想一下,如果当时岳云鹏没有接受孙越的建议,那他还有可能取得如今的成就吗?

人与人之间,三观碰撞产生的不只是不同,还有成长。

我们的三观,也会在不断的崩塌和重塑中日趋完善。

可怕的不是碰撞本身,而是我们在四周建立起了高高的围墙,隔绝了改变的可能。

一个人的世界越大,就越需要和三观不同的人相处。

从他们身上,发现看问题不同的角度,理解不同人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看见自己的局限,才不会总觉得自己最优秀。

03

别让三观的局限,成为你一生的瓶颈

曾经看过一档节目《赢在中国》,国内互联网先驱慧聪网CEO郭凡生,作为嘉宾出席。

当时,慧聪网已经在香港上市3年,风光无两,而马云创办的阿里才刚刚起步。

节目现场,一个小伙子对郭凡生说:“我现在做的项目属于传统商业模式,但是我想颠覆这种模式,我相信我的商业眼光。

而我不太看好慧聪网的未来,因为经营模式有问题,五年内阿里必将整合完资源,腾出手吃掉慧聪。”

这个观点遭到了郭凡生的强烈反驳和嘲讽,全场哄然大笑。

郭凡生嘲笑他:“我已经这么成功了,你还认为我不行,你凭什么让他们信任你,一个比我还不成功的人!”

20年过去,是非成败,终有定论,阿里确实将慧聪网拍死在了沙滩上。

而当年籍籍无名,被嘲讽的小伙子,也创办了万网,华丽转身成为了商界的传奇人物。

人的一生,其实都是在为自己的三观买单。

死守三观的人,总是喜欢抱着过去的经验,思想僵化、固步自封;

三观开放的人,却能一次次打破固有经验,放下成见、虚怀若谷。

所谓成长,不过就是迭代三观,熔断成见,重新出发。

就像杨受成在《争气》里说的:

“不要总是局限在自己所见的角度,你要结交更多的人,对方是君子也好,出了名的大奸大恶也罢,都不必拒人于千里之外。 要能够,并且有勇气接受自己的三观被对方捣毁,然后再重建,这才是一个人真正的成熟所在。”

也许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无论走出多远,都走不出心中对自我的成见。

但我们可以让自己三观的边界,足够的大,能够容下我们的人生和未来,能够让我们周转自如。

老子说,知其白,守其黑,知道身在牢笼,才会看到笼外的广阔天地,知道三观有局限,才会有不断的破局与重建。

怕什么三观不同,每一次碰撞都有一次的欢喜。

要知道,三观的边界每扩大一点,带给我们的都是无尽的成长,与希望!

搜索更多有关“一个人的三观是无法改变的,都在为自己的三观买单”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