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恩施未来五年城市规划,高山出河谷,恩施市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出炉

人气:155 ℃/2023-12-04 07:59:52

4月2日,小编从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恩施市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已获得州城规划建设管委会原则通过,现将城市设计主要内容进行公示。公示期为2019年4月2日至5月3日。

一、项目概况

为“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彰显恩施地域特色,延续城市文脉,体现时代风貌,提升城市竞争力,制定恩施市中心城区城市设计。

设计范围:恩施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12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范围,其中建设用地约65平方公里。恩施市中心城区范围:北起龙凤,南至大沙坝,长约20公里,宽10公里的地域,包括现状城区办事处范围,经济开发区和龙凤镇部分地区。

二、特色定位与系统引导

结合中央要求与地方相关规划研究基础,周边城市特色主题梳理、现状城市建设的内在需求,提出“人间仙谷,云上恩施”的城市形象定位。恩施在生态文明新时代,留住并利用好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基因,在同类型的城市建设中,抢占城市发展的制高点,打造一个新时代山地民族城市发展典范。

人间仙谷,仙居恩施

三、白云之上的高山河谷

城在谷中,人栖城中,高山河谷,风景如画。恩施中心城区位于清江河谷之中,与凤凰山、五峰山等城中心相随,整体地形呈现出四周高、中部低的独特“大盆景”的空间形态。九水绕红丘,别有洞天。在喀斯特地貌的围合下,城市内部以红层丘陵为主——盐水溪、麻园河、龙洞河等九条河谷环绕分隔形成多个组团的景象。

规划提出守护“高山出河谷”的山水格局,提倡丘陵城市中因山就势,因势利导的间歇式建设模式。合理组织山环水绕,自由起伏的路网模式,保护城丘互望,城谷眺望的景观视域体系。

恩施中心城区视廓控制图

四、自由呼吸的健康城市。

为缓解恩施城市静风、大气污染难以扩散的问题,规划建设5条一级通风廊道和2条二级通风廊道。

一级通风廊道:①从南部头道水现状农田补偿区,沿清江向北延伸至火车站以北山地补偿区及带水河两侧区域;

②连通大沙坝、龙洞河郊野公园、向东北方向延伸至青树林生态补偿区;

③依托清江上游峡口至大龙潭水库构建通风廊道;

④依托龙洞河构建通风廊道,作用于两侧区域;

⑤依托高桥河构建通风廊道,作用于两侧区域;

二级通风廊道:

①高井河二级通风廊道;

②徐家坪高低次级通风廊道。

基于盆地静风城市恩施的现状,为使城市有效通风,城市组团应形成中间高四周低的“丘状”建筑模式,以为为依据空置各组团建筑高度。

在总规确定的各片区中心基础上,结合城市重要干道,如施州大道、金桂大道、金凤大道、高旗大道等。沿线形成高层建筑适当发展区。

与“一江一山城,九谷绕江丘”的中心城区特色空间结构相衔接,围绕谷地地区“溪田宅山”的特色空间基因,打造结合地形依山而建的低层为主的谷地建筑群落。

将几条重要视廊视域范围内的建筑高度控制在24米以下,包括青树林州政府府前视廊,历史城区南门视廊,火车站站前视廊,民族路视廊等。

五、诗情画意的土苗风情

恩施市全国最年轻少数民族自治州,呈现出巴文化、儒家文化、抗战与革命文化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共存的局面。在城市空间与人文特色的相互交织下,恩施展现出诗情画意的土苗风情。

规划重点提升一江一古城的整体风貌,精心塑造恩施特有的溪谷空间人文景观,以土苗风情为主导元素引导城市建筑风貌与色彩,构建特色的城市地标与开放空间体系,策划更有活力的城市夜景活动。

建筑风貌分区图

城市设计总平面图

此次恩施市中心城区城市设计方案,涉及特色定位、生态环境保护、大气污染治理、土苗风情展现等多个方面,涵盖恩施城的绝大多数区域,对各个地区的建设与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从龙凤到大沙坝,从盐水溪到龙洞河,从施州大道到高旗大道...每一处的建设与变更,都浓缩着对恩施发展的希冀,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空气更好,交通更便捷,城市更美丽的恩施城将在不久的未来出现在我们眼前。

搜索更多有关“恩施未来五年城市规划,高山出河谷,恩施市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出炉”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