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一个人顶级的智慧的处世之道:最好的处世,物来顺应未来不迎

人气:247 ℃/2024-02-12 05:39:11

大家好,这里是秉烛行游记。

今天聊聊儒家宗圣——曾子的七十世孙,后人称为“半圣”的晚晴重臣曾国藩的省身箴言:

“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这十六字箴言出自《曾国藩日记》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的内容,原文如下:

“早起,至会馆敬神,便拜客五家,巳正归。在车中看《中孚卦》,思人必中虚,不著一物而后能真实无妄,盖实者不欺之谓也。人之所以欺人者,必心中别著一物,心中别有私见,不敢告人,而后造伪言以欺人。若心中不著私物,又何必欺人哉?其所以自欺者,亦以心中别著私物也。所知在好德,而所私在好色,不能去好色之私,则不能不欺其好德之知矣。是故诚者,不欺者也。不欺者,心无私著也。无私著者,至虚者也。是故天下之至虚,天下之至诚者也。当读书则读书,心无著于见客也;当见客则见客,心无著于读书也。一有著则私也。灵明无著,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是之谓虚而已矣,是之谓诚而已矣。”

今天用白话来讲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早上起来,先去长沙会馆进行敬拜和自省,而后会客五拨,中午回到家中。途中在车上看《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六十一卦“中孚卦”,卦相讲豚鱼献祭,虽物薄但心诚,信而有实。于是我就在想,做人内心坦荡无所牵挂之后才能做到真实无错,这真说的很正确。人之所以虚伪,内心中一定会有特别的事,因为心中有私,又不能告诉别人,所以才会说假话骗人。如果心中无私无挂,又有什么不能告诉别人的,更何况去骗人?所以欺骗自己的人,也是心中有私。外人知道有好德之心,而实际内心有好色这种私意,如果不能解决好色的问题,就一定会在好德的外在表现上有所虚伪。所以说到诚,是不做虚伪。不做虚伪,内心就不能有私意。内心没有私意,就会坦荡而毫无牵挂。因此内心坦荡无挂做到极致,也就一定是真诚无错做到极致的人。该读书的时候,心无旁骛一心去读书,不要心里再想着去见客这件事;该见客时就认真去见客,心里也不要再去想着读书这件事。一旦心中有了其他旁事的念头,就会有私意。心无杂念,事情到来之时顺势做好应对,未来仍未发生之事勿做无谓焦虑,做事之时不要心中长草,事情已经过去也不要内心纠缠。

曾国藩的思考和体会与《庄子·内篇·应帝王》的“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的主张基本一致。

*********年轻之时饱读曾国藩的著作,对曾国藩评价甚高,点评其“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更在致友人信中直接引述曾国藩之言:

“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我生平坐犯无恒的弊病,实在受害不小。当翰林时,应留心诗字,则好涉猎他书,以纷其志。读性理书时,则杂以诗文各集,以歧其趋。在六部时,又不甚实力讲求公事。在外带兵,又不能竭力专治军事,或读书写字以乱其志意。坐是垂老而百无一成。”

曾国藩真迹 清

曾国藩真迹 清

曾国藩真迹 清

曾国藩真迹 清

史泰龙编剧并主演的电影《洛奇6》中巴尔博亚有一段台词,正好献给正在经历人生低谷的人们:

“你会对自己的孩子说什么?这个世界并不是总有阳光和彩虹,生活中充满荆棘。我们处在一个完全物质化的社会里,无论你想象自己有多么坚强,生命中的痛苦总会压得你抬不起头,让你停滞不前……

如果你不反抗,听从命运的摆布,就会在纠缠的困境之中越陷越深。

但是,生活所带给你的不只是痛苦,还培养了你对痛苦的反击能力,并从中找到继续前进的信心。

如果你知道自己的价值,就去争取你的价值,但是你要做好准备,迎接为此需要承受的一切打击。”

最后,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半圣曾文正公的十六字箴言:

——“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感谢收看,如果您觉得有价值,欢迎关注【秉烛行游记】,让我们每天抽出几分钟时间,秉烛伴行,照亮彼此。

咱们下期再见。

搜索更多有关“一个人顶级的智慧的处世之道:最好的处世,物来顺应未来不迎”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