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娱乐>正文

钢的琴电影故事背景:电影钢的琴以梦想为主题

人气:422 ℃/2023-10-12 05:26:49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请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常听人说左手梦想、右手现实,感叹的是人选择的艰难。世人常在其左右之间摇摆不定、顾盼生疑。人拥有的不是非黑即白的思维,所以会质疑着自己在一瞬间的抉择,它会成为成功路上助你一臂之力的垫脚石,还是在失败的途中又一次让我们心力交瘁的拦路虎?

没有人知道答案!命运的女神并没有赐予我们看透世界、洞察未来的第三只眼。是向左走,能抵达梦想胜利的彼岸,还是向右走,能获得现实的幸福,我们不得而知,正如影片中的陈桂林也不得而知一样。

电影的叙事情况

《钢的琴》片种是故事片,样式是荒诞喜剧,其叙事结构是传统的戏剧式的叙事,叙述方式是顺序。它也跟一般的故事片一样,呈现出相同的叙事范式:出现问题———解决问题。

陈桂林与妻子离婚,双方都在争夺对女儿小元的抚养权,在陈桂林眼中女儿能留下的重要砝码就是要有一台钢琴,或是能让孩子有一个练琴的地方。而此时问题出现了,他所有能让孩子练琴的去处都失去了,又买不起钢琴,而孩子有钱的母亲又随时可能以给孩子更好的教育环境为借口带走小元,在这样的情形下,陈桂林必须在短时间内拿出一架钢琴来。

于是影片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尝试,借钱买琴、找人盗琴、请人造琴,在这个过程中,剧中人物喜忧参半,经历着情感的高高低低。生活就是问题重着问题,只要你活着一天,你就必须去解决一个接着一个的问题,这是生活的游戏规则。

只是在解决的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遇到的事不同、人不同,得到的感悟也不同。因而有相同叙事结构的影片却能散发出不同的魅力。同是解决问题,但如何解决,解决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事件,会遇到什么样的人物,这就要考验导演的功力了。

本片中陈桂林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先借钱买琴。在借钱的过程中,他忽悠过跟他一样下岗在家养猪的屠夫大刘,试探过他的二姐,厚着脸皮追赶过混混胖头,但都换来了同样的结局———没钱,不仅如此,他还“赔了夫人又折兵”地损失了一块猪肉和20元钱。

陈桂林人性中的善良并没有因为贫苦而有所改变,当他知道二姐家的难处时,他要借钱的话也憋了回去,哪怕是二姐已经慷慨地说了,“有什么难处就和姐说”。在找胖头借钱时,小混混胖头因与人打牌时出老千而被一群女人追赶,桂林替他解了围,打发给别人20块钱,但胖头没有领他的情,可桂林并没有计较那么多。

因为他明白,自己的这些朋友、亲人也跟他一样因时代的变迁而朝不保夕,他只能让这些朋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了,于是引出了“找人盗琴”这出令人捧腹的闹剧。一帮醉醺醺的朋友,带着革命情怀,坐着冷冻车,一路欢歌地跑到学校,这荒诞的一幕注定是要失败的。

如果是在现实中问题的解决方案就可能到此为止了,但在电影这个人为的想象世界里,陈桂林具备了一切可以造琴的条件,他本身懂音乐,而退休干部汪工可以制图,江湖大哥季哥可以提供场地和材料,他的二姐夫会木工,连他最需要的做琴键的人快手,也突然回来开了锁店。

这就是电影与现实的不同,电影中导演就如神笔马良,你缺什么,他就能想着法给你来个巧合,整个偶遇。可这也是最容易出现漏洞的地方,一切的巧合与偶遇都要在它来之前先做个铺垫,才显得合情合理。但片中江湖大哥季哥的出现是那么的突兀,没有丝毫预兆,好像从天而降一个福星,又提供场地又提供材料,还亲手干了浇筑钢琴外壳这件大事,这有些不合情理,既然是如此重要的一个人物,为何前面的叙事中没有为他铺陈一些线索呢?

原因可能是:在影片中,季哥这个人物如果在借钱买琴这个环节中出现,以季哥的财力和如此义气的性格,他不可能不借,可他如果借了,那影片也就进行不下去了,也就没有后面的造琴了,但在造琴这个环节上,季哥又不得不出现,因为造琴不是用纸糊个模型那么简单。为了保证情节的真实,有说服力,导演就必须找一个人来,为桂林提供一个实现他梦想的地方。这个漏洞是影片中无法避免的。

表意、象征

这部影片在表意和象征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下面来做一个梳理。

1、00:00:38-00:01:34桂林和妻子站在厂房前,正对镜头,没有什么肢体动作,只是在口头上你一句我一句地讨论着离婚的问题。作为背景的厂房房顶像鸟翼一样张开,但在陈桂林一侧的房顶已破烂不堪,无法遮风挡雨,而小菊的那一侧却羽翼丰满;这样一个中景象征了桂林处境的窘迫,即使他愿意尽他最大的可能把孩子领到艺术的道路上,可他在物质上的匮乏,却使他再也无力带着孩子走下去。

2、00:03:48-00:04:22导演利用一个由右到左的移动,展现了陈桂林的工作环境(给丧礼伴奏),主唱淑娴唱着高亢的俄罗斯民歌《三套车》,但在送葬家属的要求下换成了《欢乐颂》,这一悲一喜的两首曲子交叉演绎,奠定了全片的基调,就是悲中带喜,喜中见悲,悲喜交加的人生常态。

这一段还出现了耍杂技的小孩的特写镜头,从而反映出两个层次:(1)表面上是东北农村的习俗,在丧礼上有耍杂技的艺人表演。(2)在深层次上却代表着另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就如同砸向小孩头上的啤酒瓶,猝不及防,当头一棒,虽然是把人打懵了,但还是阻挡不了它干脆地打下去。

这一段的最后,镜头不断向后拉,呈现出一个全景,三个高耸的烟囱下,是祭奠逝者的灵台,幡布上写着“沉痛悼念母亲”。这个场景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高耸的大烟囱代表着过去那个轰轰烈烈、热情似火的钢铁年代,我们祭奠着、怀念着那个年代,留念它但不得不放手。

全片贯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有着现实的意义。不可否认,改革开放带给了全国人民物质和生活上的极大提高,可宏观的叙述往往会遮蔽被历史遗忘的那一个个鲜活微小的生命,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状态、他们的理想被社会所遗忘,而《钢的琴》中,又被导演张猛捡了回来,这是一种人文关怀的进步。

3、00:32:10-00:32:27陈桂林邀上好友去学校盗琴,没成想计划失败,被人发现了。当陈桂林爬不出学校围墙的时候,他毅然悲怆地转身走到被丢弃在操场上的钢琴旁,此时一个摇镜头自上而下,最后定格在陈桂林雪下弹琴的中景上,只见雪花纷纷而下,而陈的四周背景却全部消失,连抓他的人都不见了,只留下他自我陶醉于琴声中的模样。

这一段画面充满了浪漫、梦幻的情怀,表面上似乎与这部表现现实主义的电影格格不入,但实质上却能反映陈当时的心境,他如一个失势的英雄,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他只想再为女儿弹一首曲子。他弹的是《致爱丽丝》(是贝多芬当年为他最喜爱的邻居家的女儿写的),琴声中有一种怜惜之情悠然而生,桂林对女儿的爱、对自己生活的无法压抑的失望,都发泄在了这首曲子里。

4、00:56:39-00:56:36造钢琴前的聚会,众人在画面中唱着《送战友》,在镜头前摆着像英雄雕塑一样的造型,好像每一个人都找到了当年的自己,眼中泛泪,心中澎湃。难道造一架钢琴就真的成了他们伟大的梦想?或许只是造琴这件事让他们又找到了一种集体的归属感,这种早已离他们远去、久违了的感觉。

当年集体主义带来的强烈认同感,给每一个在那个年代长大的人的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但当这样的一群人因国企改革而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带出了集体抛弃在市场的洪流中,任其自生自灭时,这种被“母亲”抛弃的痛是常人难以理解的。如今,在造琴的共同目标下,他们又凑到了一起,他们对生活的激情再次被点燃。

5、01:34:51-01:36:35在片尾,斗牛曲与造钢琴合二为一,淑娴穿着舞衣,桂林带着他的小乐队坐着火星四溅的运钢车庄严地由远及近缓缓而来,这堪称神来之笔。现实与幻境结合,穿着火红舞衣的淑娴与一群舞者在破旧的工厂里跳着斗牛舞,周围是正在运行的机床和喷火的钢水,这看似荒诞,但荒诞下却反衬出:再卑微的人也会像斗牛的勇士一样,直面人生,对生活满怀希望,也会为了亲情、友情、爱情而不顾一切。这是人在困难面前爆发出的不可阻挡的求生的力量。激情、梦想都溅落在钢水里,肆意地迸发出来。

麦茨曾提过:互看———被看的内容不在一侧;单看———一切内容都在被看的一侧。前者是一种不纯粹的窥视,后者是一种纯粹的窥视。在生活中的互看,看虽不是纯粹的,裸却是真正的。而在电影的观看中,看是纯粹的,裸露却不是真正的。因为任何符号都具有多义性,能指与所指可以一一对应,但所指引出的意义却可以众说纷纭。

一部影片中,哪怕是一个镜头、一个画面都蕴涵着导演的巧妙构思,而受众在观看时,根据自己兴趣的不同,有的观众可能注意到了对白,有的注意到了色彩,哪怕是注意到了同样的东西,也可能会因为自身素养的不同而带来不同甚至相反的解释。这样一来,电影的裸露便不是真正的裸露。看的乐趣,就在于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家凭着自己的喜好来领悟生活。

结语

《钢的琴》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意象就是珍惜自己的一切。当自己想放弃自己的梦想时,当自己懒惰无知时,请想想雪地里弹琴的陈桂林为了希望而努力挣扎生活的样子,如张爱玲笔下美丽而凄凉的手势,他孤独而优雅。

搜索更多有关“钢的琴电影故事背景:电影钢的琴以梦想为主题”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