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王阳明如何悟道?王阳明的弟子-----王银居然做了一个梦就悟道了

人气:289 ℃/2024-03-27 20:45:43

泰州学派形成于明朝中期,以王艮为代表的平民儒学家发展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反对束缚人性,致力于实现学派憧憬的“尧舜之梦”,引领了明朝中晚期的思想解放潮流,被称为“中国封建制社会后期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第一个启蒙学派”。

明代灶户的社会地位低下,简直类似囚徒。王银的祖上多人担任盐场的百夫长,不仅自己要烧出一定数量的盐,还要负责管理灶长,督理煎盐,催办课税。王银从小就是一个灶丁(亦称“亭子”)。他7岁入乡塾即崭露头角,11岁时因贫辍学随父烧盐,19岁时贩运私盐到山东一带出售,到21岁时变得富裕起来,并开始接济左邻右舍。25岁这一年,他在贩盐经过曲阜孔庙时,忽觉心中豁然开朗,他认为自己找到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这就是效法孔孟等圣贤,通过儒家思想的宣传,师法君王,教化民众,使“君为尧舜之君”“民为尧舜之民”,从而使社会达到理想的状态。经过几年的在外闯荡,王银积累起了一笔不小的财富,像很多人一样,他也回乡置办了不少田产,不仅能够养活自己的家庭,而且还时常能够接济乡党。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成为一个“土豪”似的人物,相反,他在有了经济实力之后,更加重视自己的精神追求。

从曲阜回家后,王银发愤读书。夜以继日,在他29岁时有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天崩,梦见天塌,天瞬间就压在了他的身上,压得他浑身难受大汗淋漓,而且同时看到千万人在呼救,在奔跑,这时王银猛的一下就把天给托了起来,结果抬头一看,日月星辰全部挪位了,他就把太阳安放在了原来的地方,把月亮也重新放回了原处,经过这么一折腾浑身都虚脱了,但是这么一虚脱陡然感到心地空明,许多没有悟出来的道理竟然都悟出来了,一觉醒来,王银非常的轻松,他开始得出一个结论,过去种种悟不透的道理,根本不需要去外边去悟,只需要去自己内心里去悟,便能找到答案。(这和王阳明的龙场悟道极其相似)

有一次,有一位来客听到了王银的讲学,他觉得非常诧异,不禁感叹道:“先生讲的怎么跟阳明先生讲的如此相似呢?”

王银一听这话顿时觉得好奇,他平时与之打交道的多是社会下层人物,对于士林中人人熟知的“阳明先生”虽偶有耳闻,但却并不知晓其为学的宗旨。

如今经这来客一点拨,王银遂决定前往江西拜谒守仁(即王阳明)。唯恐王阳明 “以学术误天下” 便决定去考察一番,于是身着古冠服,手执木简,以自己作的两首诗为见面礼,来到了王阳明的府邸。

守仁请他上坐, 王银也不跟身为巡抚的王阳明客气,便安然就坐。王阳明还真没见过有人这番穿戴,不免好奇,于是问道:“先生所戴何冠?”

“呵呵,不瞒诸位,这是有虞氏冠。”有虞氏就是指上古圣王之一的舜,怪不得自己没见过,原来这王银是根据传说弄的这身行头。

“那先生所穿何服?”

“老莱子服。”

老莱子是出了名的孝子,守仁会意:“看来先生是要学老莱子了!”

“然也。”

守仁自然晓得,自己的父亲就是一位活生生的“老莱子”,但是不知道这王银真的能做到如此至孝吗?守仁于是又问道:“先生是只学老莱子的服装,还是连他上堂诈跌、掩面啼哭的举动也一块学了呢?”

王银本来只是一种外在的标榜,尽管他有些孝名,但毕竟没到老莱子那样的地步;经王阳明这样一说,他倒觉得有些心虚了,同时也感到王阳明的学术观点“简易直截”,自己比不上,于是跪拜在王阳明面前,拜王阳明为师。

回到馆舍后,王银反复思考论辩过程,愈发不能信服,第二天又去见王阳明说:“我昨天拜师太草率了!要与你再次进行论辩。

王阳明高兴地说:“好啊!有疑问就是有疑问,可相信才相信,而不是无原则地盲从,这是我最愿意看到也是感到十分高兴的啊!

王阳明说:“君子考虑问题应当在自己的职责范围之内。”言下之意是,思考国家大事不是你这小老百姓的职责所在。

王银回答:“我虽然是一介小小的穷乡僻壤的百姓,但是一天也不敢忘记像尧舜那样爱护百姓的君主。”话外之音是盼望当今社会出现像尧舜这样的好君主。

在讨论“致良知”问题时,两人又反反复复地辩论,对一些问题穷根究底。终于,王银从内心里对王阳明的见识十分佩服,又重新走下座位,纳头跪拜,再次行起弟子之礼。王银的这一行为,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生动诠释。

王阳明感慨地对弟子们说:“当年我在抓住叛乱的宁王宸濠时,内心里连一丝波动也没有,今天却因为这个人而感动了。”

王艮原来的名字叫“王银”,王阳明为他改名“艮”,取字汝止。有人认为,王阳明改“银”为“艮”,是要王艮从此停止胡思乱想,做该做的事情,不该做的事情就要停止,要行事谨慎而不可虚妄。因为“艮”的字义是“极限”之意;也有人认为,王阳明认为王艮从北方来,所以取“艮”卦之意。但不管是何意,王阳明对王艮的器重和钟爱可见一斑。

一日,王艮从街上回来,告诉王阳明说,今天他发现街上的人都是圣人。王艮的这番话得到了王阳明的认可,也是王艮自己的造诣升华的一个体现。他认为“百姓日用即道”,出身底层的他认为“道”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也不需要花费大量的功夫去修道,相当于绕了个大圈子仍然回到了原点。他认为百姓都是圣人,只不过是潜在的圣人罢了。圣人的日常生活和百姓的日常生活是相同的,只不过圣人往往能够保持中和有序的状态而不偏离这个状态,百姓只有在体悟出这一点之后才能成为真正的现实中的圣人。

从阳明处回归,他开创了泰州学派。并体悟出一种“乐学思想”,认为学习是真正的乐事。李丕洋把王艮的乐学思想归纳为:“人心本来是自由而快乐的,只是因为困缚于私欲而变得狭隘、执着",不过,人类的良知对此有自知之明,只要依从良知的指引,消除内心过度失中的私欲之缚,人心依旧变得快乐、逍遥。”即所谓“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

搜索更多有关“王阳明如何悟道?王阳明的弟子-----王银居然做了一个梦就悟道了”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